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回复: 3

[科学观察] 安徽宣城一动物园老虎咬伤狮子耳朵,从小一起长大它们为何还会爆发暴力冲突?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狮子竟然被老虎咬伤了耳朵!这是近日发生在安徽宣城一野生动物园的一幕。视频中,一只老虎和一只狮子正在激烈搏斗,狮子被老虎狠狠压制,旁边还有两只老虎在围观,而另一只狮子试图去帮忙。
1.webp


2.webp


虽然冲突一度缓和,但最终狮子还是被老虎咬伤了耳朵。动物园工作人员回应称,狮子和老虎是在园里出生的,从小一起长大。那么从小玩到大的它们为何还会爆发暴力冲突呢?
3.webp


老虎是典型的独居猫科动物,对“核心活动空间”领地意识极强。虽然幼年时,老虎和狮子因体型小、本能未觉醒可以和平相处,但成年后体型增大、激素水平变化,本能会彻底压倒“童年熟悉感”,将狮子视为“领地入侵者”。
4.webp


尤其当空间有限时,领地竞争会更激烈。而且即使动物园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大型猫科动物仍会对“潜在资源”产生竞争意识,这种竞争并非“缺资源”,而是物种演化中形成的“资源掌控本能”,即使在人工环境中,也无法完全消除。
5.webp


此外,老虎的独居习性与狮子的群居习性,在成年后会形成“需求冲突”。老虎需要独立空间,狮子需要群体互动,长期同养会导致两者均处于“应激状态”。
6.webp


此次虎狮搏斗,是成年后物种本能觉醒的必然结果。狮子仅耳朵受伤,老虎未出现“锁喉、撕咬腹部”等致命攻击动作,属于“仪式化竞争”。大型猫科动物在非生死搏斗时,会通过试探性扑击、咬耳朵 、爪子等方式威慑对方,而非直接下死手,目的是“确立地位”而非“杀死对手”。
7.webp


人工饲养不同物种的大型猫科动物时,不能仅依赖 “幼年共处” 维持和平,需充分尊重成年后的物种习性,才能真正保障动物福利与安全。现在该动物园的狮子和老虎已被分开饲养。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4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虎就是老虎,狮子永远是狮子,虎王之座永不侵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4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咦,那么善于交际交流的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亲和与相互排斥的不同感觉形式;那动物与动物之间,咬掉了一只耳朵的事就不足为奇了吧,没有把对方搞掉都算是有慈悲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11-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虎像美国一样想独霸世界,而狮子像俄罗斯那样想搞社会合作搞互利共赢。因为双方理念、文化上的差异,所以永远走不到一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5 16:05 , Processed in 0.19885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