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导 读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一个更老的世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首次突破500万大关,达到5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3.5%。与此同时, 一些养老问题、消费陷阱也在搅扰着他们的晚年生活。值此重阳节之际,“问北京”聚焦三类老年朋友遇到的糟心事,一起寻找破解之策,提醒更多老年朋友远离陷阱,也祝愿每位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低价养老小院”竟是连环骗局?近期,北京市顺义区、昌平区出现多起以“养老院改造”为名的骗局。其中,京保颐年(北京)康养服务有限公司以长期入住权为诱饵,通过展示精心打造的样板间,承诺长期入住权益,吸引老年人缴纳数十万元会员费或租金。随后,项目烂尾、负责人失联。不少老人的养老钱被卷走,维权艰难。
全款入会 项目烂尾 退费无门?
“不让他们再去骗老头老太太……”
“(老年人)确实可怜,推个小车哆哆嗦的。”
说话的是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村演艺小镇养老院改造项目的施工队工作人员。此前,他们曾与京保颐年(北京)康养服务有限公司的高姓负责人签订施工合同,将小院装修改造成“京保颐养院”。然而,几家施工队做好样板间后,发现高姓负责人失联,项目随即烂尾。在此之前,已有两套样板间租给老人。
回忆起整个事件过程,施工队吴先生认为,这是精心设计的连环骗局,“这是两个坑,京保颐年养老第一个坑,我们跳进去,十家八家跳进来,一分不付出,只进保证金、好处费;第二步棋就是有样板间了,卖出去,让老头老太太往里跳。我们发觉得早,只卖了两套,其余的交了定金,五套或者六套交了5000到10000定金。”
演艺小镇小院东北角,两间样板间已装修完毕/记者 摄
10月12日,“问北京”记者来到演艺小镇,院内北侧与西侧各有一排白色二层楼,东北角两间样板间已装修完毕,其余多数房屋仍处于未完工状态。样板间内部整洁简约,两层总面积约100平方米。施工队周先生告诉记者,这两间已被京保颐年以每套25.6万元的价格出租。“全款25.6万。老两口是两个老教授,现在已经病了,就让他们给因为这事窝囊出病来了。”周先生说。
样板间一层整洁简约/记者 摄
“问北京”记者多次尝试联系这两位老人,但是他们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老人表示,近期身体不适,已“不想提及此事,并且现在不相信任何人”。记者了解到,双方签订的是“会员服务合同”,其中明确,甲方京保颐年签订本合同之日起提供给乙方入会服务期限为11年,自2025年7月9日到2036年7月8日,乙方需要向甲方缴纳会员入会资格费25.6万元。
双方签订的“会员服务合同”/受访者 供图
有施工人员透露,高姓负责人拒不支付工程款,项目8月16日停工,老人预付的数十万元资金难以追回,施工队也被拖欠款项,形成“双向收割”的陷阱。“一辈子几十万买(租)个房子,那跟咱们的父母没啥区别,我们要制止这方面,不希望以后再有这事再发生。上岁数的人想找个地方养老,租个房都让人骗了,你说这东西是不是……”施工队的周先生说。
演艺小镇主楼/记者 摄
“低价养老小院”是连环骗局?
遭遇同样情况的,还有昌平区崔村镇瑶台温泉酒店和十三陵镇老君堂村的养老院改造项目。崔村镇瑶台温泉酒店养老院改造项目的施工队负责人彭先生介绍,“我们这儿总共是17间房,高某某租出去了14间。当时我们也不知道他租出去那么多,他跟我们说,等我把这房租出去,钱就给你。等到最后租户一来,我们才知道这房,人家都已经交了三年的租金了,收他们应该收走150万左右。”
京保颐年高姓负责人不仅没有支付施工队工程款,还在收取租金后失联。彭先生说,租这些房子的人,有一半是老年人。
无独有偶,昌平区十三陵镇老君堂村的养老院改造项目施工队负责人明先生也表示,今年3月,改造项目开工,5月发现,京保颐年高姓负责人在项目未完工时,私自租出了一套样板房,这才让他们窥见“骗局”一角。明先生说:“一套28.8万,我看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进来,我问进来干嘛呢?他们说,那房子卖给我们了,那个姓高的把房子卖了,他也不给我们钱,然后我们就停工了。”
昌平区十三陵镇老君堂村的养老院改造项目/记者 摄
10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昌平区十三陵镇老君堂村的养老院改造项目,这里部分一层平房已经装修完成,房间约50平方米,厨房、卫生间、卧室配套齐全,小院路面已经铺设完成,院内仅有北侧靠山位置,部分房屋还没有完成装修改造。施工队明先生介绍,整个项目依山傍水,是大家常说的“上风上水”之地,但是谁也没想到,原本让人期许的养老项目,如今烂尾。
小院内已经装修好的房间/受访者 供图
明先生说:“老人攒两个钱也不容易,那么大岁数了。两个老人都找村委会去了,村委会说了,第一你钱没交到我这,第二,姓高的他的租金还没给我。这两个老人就找这个姓高的,姓高的又把他们忽悠顺义去了。”
据明先生介绍,这套长租租金为28.8万元的套房,最终并没有兑付。在京保颐年高姓负责人的操作下,入会的两位老人被转到了顺义区赵全营镇的演艺小镇养老院项目,没想到,这个项目竟是套路相同的“骗局”。记者致电十三陵镇老君堂村委会询问这两位老人后续维权的情况,村委会表示,他们不清楚具体情况,“大房东就是村委会,村委会直接租给这个姓高的了,现在给那姓高的打电话,他也不接”。
老君堂村养老院改造项目四周环境/记者 摄
据了解,京保颐年还曾通过视频号宣传“低价养老小院”,以样板间吸引老人支付高额费用。记者搜到了一个名叫“小浩推荐好房源”的账号,在7月30日发布的顺义区赵全营镇演艺小镇养老院项目宣传视频中,销售称:“这是北京北六环集中开发的联排别墅院子,户户送菜地,总价只需要23.8万一套……”
视频封面
当记者在视频评论区询问该房源还有没有时,销售表示“没有了”。顺义区赵全营镇演艺小镇施工队的吴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向老年人推荐房源的部分销售明知是骗局仍参与其中。施工队曾收集到一些销售的工作笔记,其中记录:“部分项目被查封,销售渠道本就如惊弓之鸟,以二期为饵诱,一期无法落实”。
吴先生还透露,他从一名销售口中得知,因为昌平区、顺义区这几个养老院改造项目被发现暴雷的情况较早,所以京保颐年还没有将“骗术”实施到最后一步。而这所谓的最后一步,就是劝说已经入会租房的老年人签订“还款协议”。“销售告诉我,下一步原来要签一个还款协议——这个地方房子我卖不了了,有施工方给我捣乱,签个还款协议先还你10000、5000,分期还款,有可能一年我就还你了,只要老人这一签,又是纠纷,你打官司去吧。”吴先生说。
京保颐年销售的工作笔记/受访者 供图
如何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银发经济驶入快车道,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以虚假养老项目为幌子的骗局也在趁机滋生蔓延。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张默律师指出,“若京保颐年在提供养老服务相关合作时,存在故意告知老年人虚假的养老小院建设情况,或故意隐瞒养老小院真实建设进度、运营可行性等关键信息的情形,导致老年人基于该错误认知与京保颐年订立合同并缴纳高额入会费,则京保颐年的前述行为符合民事欺诈的构成要件,老年人作为受欺诈方,有权依据法律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案涉合同。”
张默律师介绍,2019年,民政部联合中国银保监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发布四项风险提示,揭露了涉老诈骗的四大套路。在这些套路中,综合养老服务领域的非法集资及诈骗案件尤为频发,具体表现为以提供“养老服务”名义收取会员费、床位费等形式。
昌平区十三陵镇老君堂村的养老院改造项目/记者 摄
记者在微信视频号搜索“北京六环养老小院”后发现,有很多销售发布各种真假难辨的房源视频。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陷阱”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张默律师提醒,选择养老服务时需秉持审慎态度,重点核实项目真实性与合法性,避免一次性支付大额资金。“第一,要仔细看养老机构的经营模式,除了线上宣传资料之外,有无实体项目,关注资金募集后的具体投向、使用路径,以及享受养老服务的具体内容与标准等种种细节;第二,提高资金安全保障意识,一次性大额支付或提前预付多年会员费,风险较高,如果选择按月或按季支付,可以把资金损失风险降低;第三,重大决策作出之前,多与家人亲属沟通,毕竟年轻朋友可能对于涉及到互联网的宣传,更有警觉性,借助年轻家属对互联网宣传的风险识别能力,可以进一步防范养老服务相关的欺诈风险。”张默律师说。
守护好老年人的 “养老钱”、筑牢老年人消费权益的"防护网",需要家庭、社会与政府多方协同发力,才能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欢迎广大网友持续为“问北京”提供新闻线索!→新闻报料
小 问 说
“养老骗局”花样翻新
连环套式骗术让维权举步维艰
困局破解还需多方协同发力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记者丨蔡殊 实习记者丨怡君
编辑丨蔡殊
值班主编丨紫苏 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