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20

[心情点滴] 56 个中外合办项目关停:学生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9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悄然关闭其在中国的四所微型校区,所有项目将于本学期末终止。这一决定影响了总计2200名学生、36名教师及4名员工。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期后,中外合作办学目前正进入一个“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阶段。关停的中外合办项目又有多少?项目停办之后,学生又将何去何从?作者丨Leah  来源 | 新学说(微信号:NSI-cm)


01
1.webp
56个中外合办项目/机构关停
2.webp


近年来,中外合办项目关停事件已不是新鲜事。


从早期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到如今的上交密院、川大匹兹堡,中外合办项目“下线”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厘清究竟有多少中外合办项目已退出中国,新学说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对其中标注为“停止招生”“终止办学”“已注销”或“已终止”的项目进行了系统统计。



根据名单显示,目前全国共有56个中外合办项目关停:其中包括6个机构和50个项目。从停办项目的数量和专业分布来看,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3.webp

上下滑动浏览



中美合作项目停办数量最多


此次停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方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德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


其中,中美合办项目的停办数量最多。在56个停办项目中,有27个合作方来自美国,占比超过48%,几乎占到总数的一半。这一数据背后,与美国政府近年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近年来,美国政府频繁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审查。2024年,美国众议院发布报告,指出部分合作可能涉及“技术转移”或“意识形态渗透”,导致多所美国高校为规避风险、避免联邦资金被削减,纷纷主动终止合作。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在华校区的关停,便是这一背景下的典型案例——根据美方发布的相关报告,共有13个中美合作项目被列为“高风险”,亚利桑那大学与河北工业大学共建的“河北理工亚利桑那学院”便在其中。


澳大利亚是停办项目数量第二多的合作方,共有11个中澳合办项目停办。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节奏,往往也受到政治气候的直接影响,此前,随着中澳两国关系一度遇冷,不仅新增合作办学项目的审批陷入停滞,部分已开展的项目也受到波及,最终走向终止。


其余停办项目的合作方包括:加拿大7个、英国4个,中国台湾、俄罗斯、爱尔兰、荷兰、德国、新西兰、韩国各有1个。


STEM专业成为“重灾区”


在专业设置方面,工科类专业成为关停的“重灾区”。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方向的停办项目数量最多,占比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些专业大多属于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范畴。这一领域的合作停办,与前文提及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审查政策直接相关——过去几年,西方国家频繁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外合办项目中的STEM领域合作保持高度敏感,审查力度持续加大。


2024年,美方在《CCP on the Quad》《From PhD to PLA》等报告中,多次将合作办学项目列为“知识外流风险区”,特别点名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等STEM专业。为规避审查压力、防止联邦科研经费被削减,不少美国高校选择主动终止合作,这也使得STEM相关项目在关停潮中首当其冲。


4.webp




此外,商科与管理类专业的停办比例仅次于工科,约占25%,涉及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方向。


部分语言类(如德语)、农学类(如农业资源与环境)和艺术设计类项目也出现在停办名单中,反映出中外合作办学调整的范围正在扩大。


合作历史较长、知名度较高的项目也不乏其中


在这些停办的项目中,也不乏合作历史较长、知名度较高的项目。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工科领域中外合作办学的标杆,以其极高的生源质量、全英文教学和紧密的国际化对接闻名。


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创建于2014年 ,其招生的三个专业领域均是匹兹堡大学的优势学科,提供多个热门工科专业,采用全英文授课,曾是国内工科领域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5.webp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于2020年3月批准正式设立,2024年1月,双方还通过合作研发出全世界首创的功能性“石墨烯半导体”。


19个项目因“并入”方式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有19个项目因为“并入”方式“消失”,这种模式占总停办项目的24.4%。


6.webp



具体来看,此类案例并不少见:例如,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的4个本科专业全部并入温州肯恩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与美国西密歇根大学合作的会计学专业并入贵州财经大学西密歇根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的2个本科专业并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

02
7.webp
学生何去何从?

8.webp


当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停办时,在校学生的安置是首要问题。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终止办学的机构和项目必须制定详细的学生安置方案。通常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一是“原校消化”,即由中方高校承接后续培养任务,继续完成学生学业;


二是“协议转移”,将学生协调至其他类似项目或专业继续学习;


三是“出境完成”,鼓励和支持学生赴外方院校完成剩余学业。


以部分近年停办的项目为例,各校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安置措施:


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在项目停办后,为在读学生提供了多元选择:既可选择转入四川大学相关专业继续学业,也可申请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完成学位,并可获得专门的奖学金支持与学分转换服务。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在2024年9月美方退出合作后,明确承诺保障当时在读的约300名学生继续完成学业。截至2025年6月,学院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剩余200多名学生按计划将于次年春季毕业。与此同时,中方也在积极与欧洲、新加坡等地的高水平大学接洽,探索新的合作路径。


亚利桑那大学合作项目在2025年秋季突然终止后,多所中方合作高校也及时启动了应对机制:中国海洋大学校方提供了线上课程等替代方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微信等渠道通知学生,并承诺妥善安排后续学习。


总体来看,在项目停办后,绝大多数中方高校都积极履行主体责任,通过退还学费、专业分流、课程延续等方式实现“兜底”安置。

03
9.webp
中外合办项目会凉凉吗?
10.webp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陆续停办,难免引发网友议论,有人甚至感叹中外合办是不是“凉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领域并非在萎缩,而是进入了一场深刻的“洗牌”,其核心是从重“量”向重“质”的转变,整体正在走向优化和强化。

“进”与“出”之间的动态调整

不可否认,一批中外合作项目已经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表面上看是“关停潮”,背后却是明确的政策导向——“劣质出清”。被终止的项目中,许多是外方院校实质性投入不足、课程体系“水土不服”,甚至是以合作办学之名行留学中介之实的“僵尸项目”或违规项目。


与此同时,优质的新鲜血液仍在不断涌入。仅2025年上半年,教育部就新批准了44个本科合作机构和68个项目。这些新增项目展现出鲜明的“优质资源”导向:超过半数的外方合作院校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并且布局上更注重区域均衡,中西部省份的占比显著提升。


更不要说,如今的政策层面仍然释放出积极信号:《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要“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并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开展合作办学。


11.webp



优质项目的“另一番天地”

与那些被淘汰的项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批办学质量高、社会认可度好的合作项目,它们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


以2025年昆山杜克大学的本科招生为例,学校共收到来自全球144个国家的超过1.1万份入学申请,申请人数连续三年创下新高。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作为国内最早的中外合作商学院之一,不仅成功通过国际精英商学院(AACSB)认证,其毕业生也实现了接近100%的就业落实率


12.webp

这也充分说明,市场对真正优质的中外合作办学资源有着旺盛且持续的需求。

中美合办项目仍然存在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中美合办项目停办数量较多,但在新增的中外合办项目中,中美合作类型并未完全消失。


13.webp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美国学校选择“换个姿势”继续合作。例如,美国匹兹堡大学在与四川大学终止合作后,并未退出中国市场,而是与武汉轻工大学合作成立了新的联合学院。


14.webp



而上交密院也打算“换号重生”:今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一则重磅消息:在现有办学基础上设立“浦江国际学院(暂定名)”,并以新名称开展2025年度招生工作。


15.webp



合作模式“转型升级”

为适应新的环境,中外合作办学自身也在进行深刻调整与合作模式的升级。


一方面,合作的地域和对象更加多元化,不再过度依赖少数国家。近年来,来自马来西亚、新西兰、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的合作项目明显增多。这些国家大多对华友好,政治立场相对中立,签证政策也较为宽松,有助于提升合作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合作的内涵正从“教学合作”迈向“科教融汇”。许多领先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已不再满足于引进课程和进行人才培养,而是致力于打造“创新策源地”。它们纷纷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设前沿学科,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开展科研攻关。

而以上种种都足以说明,中外合作办学不是“凉了”,而是正在“洗牌”变强。


16.webp
17.webp
18.webp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态势,与国际教育的整体走向具有相似之处,且都呈现出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首先,无论是合作办学还是国际化学校,都进入了以“存量”为主的发展阶段。经过早期的快速扩张,现在到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时候。未来能够持续发展的,必定是那些真正具备办学特色、保证教育质量、契合市场需求的优质项目。


其次,在留学选择上,不再局限于少数传统国家已成为明显趋势。过去学生和家长可能主要关注美国、英国等热门目的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欧洲、亚洲等其他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变化既源于国际形势的影响,也反映出大家对教育路径的考量更加理性务实。



来源:本文版权为新学说所有,已获得授权,作者 Leah

编辑:李嘉祺
终审:旭艾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上去是合作办学搞发展,实际上是内外合作搞钱,现在是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梦醒了,他们也赚不到钱了,只能停办合作,散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10-24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这些联学机构就是圈钱的,现在透亮了办不下去了肯定跑路呀。大家应关注这些学校的学生。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外合作、都是交高费专业,退出是好事,相信所有的家长都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国家安全为由&中国国家安全为由... 正解:关门各干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坑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骗钱的,教的内容都差不多,最多弄两次出国交流,学费几十万一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饿了么、美团,福利好空缺多、虽然学历有一定要求、但是只要读到博士就有资格送外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全球化越来越严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脱钩吧,互不打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9 23:20 , Processed in 0.23115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