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回复: 21

[科学观察] “北极地下沉睡4万年古生物正在醒来”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2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近日报道,北极地下沉睡4万年的古生物正在醒来。
1.webp

就像约翰·卡彭特1982年执导的经典恐怖电影《怪形》一样,为发掘古代生物,科学家正在探索地球上冰冻的永冻层,如果这些微生物(其中一些约有4万年历史)因北极气温变暖而醒来,它们可能会向已然充满温室气体的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至少这是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杂志·生物地球科学》上的一项新研究所描绘的画面。为了完成这项工作,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特里斯坦·卡罗和其团队深入探寻了阿拉斯加中部永久冻土隧道研究设施。该设施深入永冻层350英尺(约合100米),你可以看到古代猛犸象和野牛的骨头从墙里伸出来。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卡罗在一份新闻声明中说:“当你进去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难闻的气味。它闻起来就像一个废弃了很久的发霉的地下室。但对于微生物学家来说,这相当令人兴奋,因为这种气味通常是微生物所发出的味道。”卡罗及其团队正在寻找4万年前的微生物。他们从隧道墙壁上收集样本之后会加入重水,也就是氧化氘(以跟踪微生物是如何利用这些水的),然后将温度调高到54华氏度(约12摄氏度),几乎是宜人的温度。卡罗说:“我们想要模拟阿拉斯加的夏天。看看会发生什么,在未来的气候条件下,这种温度会触及永久冻土的深处。”就像所有骇人的恐怖电影一样,刚开始事情进展缓慢。微生物菌落的增长也非常缓慢,每天10万个细胞中只有一个发生更替。但到了第6个月时,微生物发生了戏剧性的重组,甚至产生了肉眼可见的生物膜。虽与现代微生物不同,但古代微生物也同样活跃。北极的变暖速度是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的四倍,高纬度地区的夏季持续时间更长,升高的温度可深入到长期冻结的永久冻土中,这一点很糟糕。不过研究也表明,微生物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苏醒,这意味着长时间高温很久之后,影响才会显现。卡罗在一份新闻声明中说:“在阿拉斯加的夏天,可能会有几天很热,但更关键的是夏季的延长,这种温度可能会延续到秋天和春天。”
来源:@参考消息编辑:韩娇娇
责编:赵一凡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像打开了一个未知的潘多拉魔盒。这些古微生物释放的温室气体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形成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我们真的在亲手加速一场生态灾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项研究应该成为各国气候谈判桌上的重要参考资料。它用数据告诉我们,永冻层融化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正在发生的、有量化数据的紧迫威胁。减排行动必须加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觉得个人的力量好渺小,但也不能躺平。减少碳排放,支持绿色能源,每个人的微小努力汇聚起来,或许就能延缓夏季延长到永冻层深处的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2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面积醒来会带来什么影响?@元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2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北极融化,也就是30年左右,那时候全球人口也就10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宝  如果你能跟古微生物交流,你最想问它们一件什么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2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古大型魔兽正在醒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2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恶性循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2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像《怪形》里考察队钻进雪地的感觉,只不过现实版里科学家拿的不是火焰喷射器,而是重水和温度控制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2 19:23 , Processed in 0.19531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