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12

[心情点滴] 直击英国开学:地铁挤满中国学生,北京早高峰不过如此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家好,我是Lucy,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读书。前两天刚开学,返校的我就被大大震惊到了。地铁挤得像北京的早高峰,校园里几乎每个角落都挤满了学生,教学楼里更是人满为患,无从下脚。最夸张的是,学校的网络都给挤崩溃了,4G和5G无法正常使用,被很多中国留学生发到社交媒体上吐槽。
1.webp

■有中国同学说,排队拿ID卡都要一小时(图源@小红书用户Yee起地球探险)
在这所QS排名第9的大学里,「人多」其实是每一年UCL新生的共同感受。一个最新的新闻就是,今年由于UCL录取了太多人,导致了CAS配额用尽,很多国际生无法得到学生签证,不能在秋季顺利入学,只能选择延期或2026年再来。
2.webp

而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还有另一重感受就是「中国人太多了」。
作为英国G5大学之一的UCL,本来就是录取了大量国际学生的「大校」,而这两年人数暴涨的中国留学生,更是有一大部分被UCL收入囊中。上个年度,赴英留学的中国内地学生就高达约15万人,同比增长了5.5%,是英国最大的生源国。
在这15万人之中,本科留学生在3万出头,有一万多人进入了UCL入读,也让UCL成了接收最多本科留学生的大学。像我的高中深国交,每年将几百号人齐齐整整输送到英国,光是UCL就收了150多份录取信。这也不难理解,UCL为什么常年成为「反向留学」吐槽最猛的风暴中心。很多人问过我,中国学生越来越多,这样的留学还值得去吗?而在伦敦度过了有点难熬的第一年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3.webp

4.webp

 
多亏了中国学生多
说实话,
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留学生来说,第一年是难熬的


而像我这样有些细腻敏感、爱胡思乱想,需要社交,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生活的菜鸟来说,被猛烈吐槽的「反向留学」,反倒为我织成了一张安全网

犹记得去年九月初,我即将踏上飞往伦敦的航班。


当看着同学们都领到了宿舍安排,我的却迟迟不到就很心慌。上网一查,原来是五月底填写宿舍申请时,我竟然粗心大意忘了点提交!

第一次出国本就焦虑,现在还要面临睡大街的风险,我真是急得坐立难安。
那几天,
离家远行的不舍、找房子的焦虑、异乡生活的恐惧,轮番折磨我。

5.webp

■英国最知名的5所大学联盟G5,包括牛津、剑桥、伦敦政经、帝国理工和 UCL。

所幸,最后还是在小红书刷到有留学生在找舍友,才总算在落地前搞定住宿。而且
房子的性价比、位置都很不错,没有影响我留学的信心。

得益于中国留学生比较多,我顺利地和四个中国女生一起合租。
宿舍很多元,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大家的专业有艺术、文科、理科。
大家背景互不相同,交流中能学到很多新的东西。置办家具和生活用品
时,也多亏了大家的帮忙,让焦头烂额的我不至于孤立无援。
最庆幸的是,生病的时候还有同学、舍友之间互相照顾,一起度过了难关。
每次想到这一点,我都觉得自己很幸运,以我这种比较细腻敏感、爱胡思乱想、比较健谈的性格,能在陌生的国度找到一个温馨的落脚点,实现了留学生活的「软着陆」。
6.webp

节假
日的时候和同学逛超市



7.webp

 
微信群构建的安全网
我就读的考古学与人类学是一个相对小众的专业,中国同学的比例大概在20%左右。

刚开学的那一个星期,对一切都很陌生。

但好在有中国同学。
那段时间自己一个人去逛超市,退后时不小心撞到了人,下意识说了句
对不起
,结果听见一句字正腔圆的
没关系
」。

回头一看,巧了,对方也是中国留学生。

不得不说,这给了初次来到异国他乡的我很大的安全感。

学校还有很多深国交的校友。
大家
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互相帮助的氛围很浓厚。

我到伦敦的第一天,高中的学姐学长请我吃了一顿饭。那天晚上和他们在伦敦街头漫步,眼前的街景陌生而新奇,身边熟悉的朋友却让我感到温暖和心安。

8.webp

■UCL 位置绝佳,位于伦敦市中心,其中一个校区在黄金位置。

中国同学多,一个好处就是经常能找到
听课搭子

教室里会有一群中国朋友坐在一个固定位置,大家坐到一块,要是课上有不会的问题,可以用中国话及时进行小组讨论。

另一个好处,就是有各种各样主题的微信群,比学校的邮件方便太多了。

刚开学那一阵子,各种围绕着UCL学生建立的微信群每天24小时滚动着,如交易二手生活用品、租房找舍友、寻找同专业同学等信息,
留学初期遇到的生活问题,基本上都能得到解答和帮助。

有时候,学校邮件太多看不过来,也不用担心,同系的中国同学会在群里互相传递,
即使看漏了邮件也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

专业课上搞不懂的知识点,也可以在微信上行随时和中国同学一起探讨。

就这样,一张由中国学生建立的强大的生活网络,
成了我这样的菜鸟留学生很依赖的
「安
全网

9.webp


10.webp

 
「英文没什么进步」
另一面是,中国同学太多也会对留学生带来一些苦恼。

感觉是反向留学
,就读于UCL生物医学系的同学跟我说,系里大概有30%的中国人。

据他描述,除了建筑物和街景,上学体验和国内很像。

社交方面,只和中国人交流就足够满足社交需求,这种舒适圈内的社交和生活容易形成惰性,因此原本就从国际高中毕业的他感觉:

自己的英语在留学的一年中并没有多大进步。

出国留学不仅仅是学知识,同时还是出来开眼看世界的,
但如果不主动话,基本就还是在舒适圈打转。

这样的同学也不少,也
会加强一种中国学生比较内向的刻板印象。
只和中国人社交也会错失很多有趣的机遇,
比如社团的活动,或者一些本地的工作机会。

而且,如果只关注中国人圈子里的消息,会感觉很卷,大家的竞争比较激烈。

留学有互相帮助的一面,也有竞争激烈的一面
,有同学告诉我。

11.webp

■UCL官网设有中国学生专页,放眼望去亚洲面孔占多半。

我还有两个同学,平时常常和专业里的外国同学聊天。

我问他们
如何看待「中国学生爱抱团」这个观点

他们认为,中国学生的确喜欢和中国同学一起玩,但其实其他族裔的同学也喜欢相互抱团。

不同的是,印度裔朋友和黑人同学,虽然会各自抱团,但因为他们的母语是英语,使用的社交软件如Instagram、Twitter和WhatsApp等都和本地的习惯相近,其实并不影响他们融入本地人群。

而中国学生之间的抱团,是语言和文化隔阂所导致的结果。

对于中国学生,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使用的社交媒体、流行的文化都和英语国家不同,导致我们难以融入,继而更加抱团。

12.webp

■UCL的一栋教学楼
13.webp
不能那么苛责「抱团」
不过,我们都认为不应就此事对留学生太过苛责,
更不能认为留学生都很抗拒和外国同学社交。

一方面,国内外的区别并不只是换个城市生活这么容易,流行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巨大的差异。

和国人社交在文化和习惯上要更舒服,也更容易交到好朋友

留学生活不易,大家都在异国他乡努力照顾好自己,先理解才有下一步。

另一方面,正如一位同学所说,每个人社交习惯有很大的差别,开朗外向的学生不管到哪里都会和身边人社交,而有的同学就是比较难迈出第一步,需要时间。

但当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就发现:
交流就是消除偏见的过程。

比如F同学就分享说,来之前以为外国同学很爱party,没那么热衷于学习,但事实上大家对于学习还是非常在意的,系里大神、卷王也很多。

14.webp


■UCL的图书馆

对于我自己来说,今年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没能多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交流。

我本身非常外向和健谈,因为刚来的时候花了好些功夫适应,加上各种各样的事情,导致心情不好而封闭了自己。

我下载了WhatsApp,但我平时根本不看,也没有下载Twitter、Facebook这些外国朋友常用的社交软件。

平时,虽然偶尔也有和外国的同学在课上交流,但是也没有很热情地回应她们的善意,导致失去了一些能和她们成为朋友的机会。

事实上,本地同学很多都非常热情,很愿意帮忙。

尤其是伦敦本地同学,很乐意帮你适应环境。
如果我能课后抛开害羞和同学多聊几句,交到几个新朋友,体验一些新事物,或许去年会开心很多。

15.webp


■伦敦2022年的圣诞节。




16.webp

留学第一年有点难熬
我问了问身边的同学们后发现,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留学生来说,第一年出国留学的生活,都是难熬的

伦敦的生活成本很高
,令许多留学生感觉到经济上的压力。

伦敦的天气就如同传闻一般不好
,尤其是秋冬季节,每天都是阴雨连绵,晴天是罕见的恩赐。冬天顶着刺骨的狂风步行上下学,每天回到家我都得好一会才能缓过劲。

另外,
伦敦的治安比起国内有点糟糕
,经常有恶性事件发生,中国留学生还是骗子的重点下手对象。

还有
对未来的迷茫。
原本感觉自己和社会之间隔了很多层垫子,毕业、升学,随着我们跨过一个个节点,这些垫子一层一层被抽走了。

而当我们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和一万公里以外的父母求助,而是和身边的同胞
抱团取暖,在互帮互助中
冲抵掉恐惧感、
无助
感。

17.webp

留学除了学习,还有一大部分是学会独立、自理的生活。

中国人多,
意味着你身后有一个资源强大、同根同源的关系网
,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问题都能找到人帮忙。


所以,被猛烈吐槽的反向留学,纵然
有一些遗憾,也依然带给我很多温暖的安心时刻。

这让我能慢慢调整自己,一点点迈出第一步,从而有勇气去尝试,去交流,去理解,去探索,去享受,去打开心扉。

而这,也是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他乡留学的意义所在。

就以我很喜欢的作家柏瑞尔在《夜航西飞》里的话来收个尾:

……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更好,因为它们已经消亡。

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能被轻易跨越,而未来隐藏在迷雾中,看来叫人胆怯。

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18.webp

■伦敦初雪。我也相信,冬天总会过去,冰雪总会消融,这段留学经历终会成为人生的美好回忆

*
以上只是我自己和部分同学的观点,
不代表其他人。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在UCL交换时也经历过抢ID卡排长队,中国学生互助真的暖心,虽然英语进步慢但安全感满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国内的央企,国企,公务员都拒绝西方留学生,为什么还要花这么高的成本去留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走捷径的,是不是捷径还得看以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求你了回来吧,外国很乱,回来吧,中国好,中国幸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国家为了彻底搞垮中国🇨🇳,唯一能够做到就是:从中国未成年人下手,“好饭不怕晚”,提前布局,只争朝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能看到把孩子去留学的意义说的正常一点的文章。不是上来就说,留学不好找工作的认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赚钱,外国消费是‘常规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30%的中国学生并不算多啊,每三个人里有两老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和新颖的视角,中国学生在海外留学互相关照是好事,特别是新生,不要太拘泥于英文口语没有提高,等自己熟悉环境适应学校生活了再交外国朋友不迟。孩子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21:05 , Processed in 0.24401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