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9|回复: 11

[科学观察] TikTok:有国家撑腰真好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美国国会通过“不卖就禁”法案给TikTok戴上最后期限的紧箍咒,这事儿耗时很长,在国际上讨论热度也很多。但很少有人能料到,会在西班牙马德里迎来逆转。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9月15日晚间表示,中美双方已就如何合作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初步共识,同时双方还同意减少投资障碍、促进经贸合作。
李成钢在会后发布会上说,这两天双方团队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此前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就TikTok等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沟通。
美方放弃了强令出售的要求,中方同意了"算法授权+数据委托运营"的创新方案。在这场持续48小时的谈判中,TikTok背后站着的不仅仅是一家市值千亿的企业,更有一个崛起中的超级大国在为它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在TikTok问题上,李成钢强调中国一贯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绝不会通过牺牲原则和企业利益来换取协议。中方将依法进行技术出口审批,同时支持企业在市场原则基础上进行平等商业谈判。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京涛补充说明,中美双方同意通过"委托运营"方式管理TikTok美国用户数据,并通过授权使用算法等知识产权来解决安全问题。中国政府将依法对相关技术出口和授权进行审批。
这场谈判的背后,是中美两国在数字时代规则制定权的较量。
当中方代表明确表示"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和企业利益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时,世界终于看清: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已经进入新时代——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升级为国家力量全程护航的自信与自强。
1.千亿帝国的快速崛起

一切的起点,源于字节跳动那套被无数次讨论却始终难以被复制的核心算法推荐机制。
与传统社交平台依赖用户社交关系链进行内容分发不同,TikTok的算法像一个不知疲倦且极度敏锐的“数字读心术士”。它从一开始就摒弃了“关注”模式的路径依赖,转而专注于内容与用户兴趣的即时、高效匹配。
通过深度学习用户的每一个细微行为——停留时长、点赞、评论、甚至滑动的速度——算法能在极短时间内为用户构建一个高度成瘾的个性化“信息茧房”,或者说“快乐星球”。
“内容找人”而非“人找内容”的逻辑,彻底重构了全球内容分发的底层规则,让无数无名创作者获得了被看见的平等机会,从而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热情,形成了爆炸式的网络效应。
TikTok在海外,迅速崛起。
但仅凭技术优势并不足以征服全球市场。
TikTok成功的另一大支柱在于其“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运营”的平衡。
字节跳动并没有像之前的科技巨头那样,简单地将中国成功的产品直接照搬到海外。相反,它打造了一个全球统一的技术中台与产品框架,确保其核心的算法体验和产品迭代效率得以保持。
但在内容运营、市场推广和商业化策略上,它却给予了各地团队极大的自主权。
在美国,它迅速吸纳本土的网红和流行文化;在日本,其内容风格则更加贴合当地的审美与礼仪规范;在东南亚,则与当地的电商生态深度融合。
以“一个系统,多种面孔”的战略,让它既享受了规模效应带来的技术红利,又能像一家本地公司那样灵活接地气,快速响应不同市场的用户需求和文化差异,这是许多全球化折戟的前辈们未能做到的。
TikTok也不负众望,成功印证了短视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终极内容形态”这一判断。
在信息爆炸且用户注意力极度碎片化的今天,短视频以其强大的表现力、极高的信息密度和极低的消费门槛,完美契合了现代人的媒介消费习惯。
它融合了文字、图片、音乐和视频的所有优势,既是娱乐工具,也是社交语言,更是学习平台和商业基础设施。
TikTok敏锐地捕捉并引领了这一趋势,它不仅仅是一个App,更是一个集娱乐、社交、电商、教育于一体的数字生态入口,从而构建了其难以撼动的护城河和千亿帝国的基石。
2.深陷地缘政治漩涡

TikTok的全球征程,遭遇的最大的“坑”,就是 “数据主权”。
这东西在国外复杂的环境显得更为政治化。
在传统全球化时代,商品、资本和信息的跨境流动被视为理所当然,但在数字时代,数据——大约可以被视为“新时代石油”的核心资产,其流动很容易触及国家安全的敏感神经。数以亿计用户的社交行为、地理位置、人脸信息、兴趣偏好,这些数据经过聚合分析,能够描绘出一个国家社会民生的精准图谱,甚至潜在影响到公众舆论和选举走向。
因此,用户数据能否跨境流动、存储在何处、被谁掌控,不再是简单的商业规则问题,而是上升为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议题。
美国对TikTok的担忧,说到尾,也是这样一种“数字边界”的恐慌,是担心其公民数据最终会落入我们政府的掌控之中,尽管TikTok一再否认这一点,但这种不信任感,构成了双方博弈的根本性冲突。
而比数据本身更让美国寝食难安的,是TikTok背后那套强大的算法控制权。
如果说数据是石油,那么算法就是炼油厂和发动机,是决定“给用户看什么”的大脑,这套能够轻易塑造流行文化、引爆全球话题的推荐机制,其控制权如果掌握在一家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公司手中,在美国的战略家看来,其风险是致命的。
他们担忧的不仅仅是数据泄露,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算法可以通过精准的内容推送,无形中塑造叙事、设置议程、放大或压制某些声音,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软性”权力。哪一个国家掌握了全球主流平台的算法,就相当于掌握了全球信息流动的“水龙头”。
所以,美方“不卖就禁”法案的核心诉求,不只是要求数据留在美国,而是要求字节跳动必须彻底剥离对TikTok美国业务的控制,尤其是必须切断与算法的一切联系,实现所谓的“合格剥离”。这背后的逻辑仍然是以己度人的霸权、威权主义作祟。
由此延伸去,我们就能理解平台治理权与数字主权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个拥有十亿级用户的超级平台,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社会,谁制定了这个社会的规则(社区准则、审核标准、推荐规则),谁就掌握了巨大的文化话语权和治理权,这与主权国家在其领土内管理信息的权力形成了潜在的冲突。
中国通过《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主张了对境内数据活动和网络空间的管辖权;而美国则试图通过长臂管辖,将其法律影响力延伸至其境内的外国应用。
TikTok恰好站在了这两套数字主权主张的交汇点上,承受着来自两个大国的规则拉扯,其最终命运,也将成为决定未来互联网是走向分裂还是保持开放的一个重要的参照。
3.有国家撑腰真好

TikTok能够在与美国政府的激烈博弈中坚持至今,并最终赢得一份体面的框架协议,其所能依靠的,很多时候并不是自身的商业实力或法律团队,在这场不对等的较量背后,站着的是日益强大的中国国家力量,身后有了强大的“国家队”撑腰,才有底气正面硬接美国多次的所谓“听证”……
中国手中最有力的一张“王牌”,正是在2020年悄然修订并出台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这份技术清单,精准地将“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也就是TikTok赖以征服全球的核心算法——列入了限制出口的范畴。
博弈的格局就此彻底改变,它意味着即使字节跳动想卖,也无法随意将包含核心算法知识产权TikTok美国业务打包出售。这犹如一道“数字长城”,守住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主权,迫使美方从最初的“强制剥离”转向不得不谈判寻求“委托运营”和“算法授权”的折中方案。
算法不再是简单的商业工具,而是驱动数字经济运行的核心引擎,是塑造文化传播、影响社会认知的关键力量。
允许这样的技术不受控制地流向海外,无异于自废武功。
我国的这一立场,本身就是技术主权意识的觉醒。
一个国家不仅要追求技术上的自主创新,更要确保对自身核心技术的掌控权、主导权和受益权,不再重复过去在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这种觉醒正在深刻重塑全球科技格局,各国纷纷效仿,加强了对关键技术的出口管制和本土保护,全球科技体系因此呈现出从“全球化”走向“板块化”的趋势。
而我国这一次之所以要如此强势的介入,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经济战略的转型方向。
过去,中国更多是作为“世界工厂”,依靠成本和规模优势参与全球竞争;如今,中国正奋力向价值链上游攀升,要作为“科技强国”和“品牌强国”去赢得未来。
保护像TikTok这样拥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巨头,就是在保护中国在经济转型中最宝贵的火种——高端的技术能力和强大的全球品牌。
在这个背景下,中美之间的这场TikTok博弈,就升级为一场由国家力量主导的“对等谈判”。中国企业不再是以孤立的商业实体去应对外国的政治压力,而是可以依托中美经贸磋商等国家级对话机制,将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议题,从而获得强大的博弈能力和回旋空间。
“国家队”的出场,既为撑腰,也是为了给国内的企业立榜样、提更高的要求。
4.TikTok未来的三种可能

TikTok的未来走向,已然成为观测中美关系乃至全球数字治理格局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基于马德里达成的框架共识,其未来发展仍然面临着多种可能性的交叉路口,大致可勾勒出三条截然不同的路径。
最理想的局面,是“委托运营模式”能够顺利落地并有效运转。
在这一情景下,TikTok美国业务将成功找到一个所有利益相关方——美国政府、国会、字节跳动乃至用户——都能接受的第三方托管机构,全面接手数据安全与内容审核运营。
所有美国用户数据被彻底封存在本土,接受最严格的审计和监督,从而彻底打消美方的安全疑虑。而字节跳动则通过一份长期的、受法律保护的授权协议,继续为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并收取丰厚的技术授权费。这
将形成一个微妙的“中美科技共治”典范:美方掌控了数据的“领土主权”,中方则保住了技术的“知识产权”。TikTok得以在美国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和创新,甚至因为解决了合规性难题而轻装上阵,开拓更广泛的电商、本地生活等业务。
这个结果向世界证明,即使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两个科技超级大国仍然能够通过制度创新,在博弈中找到合作共生的空间,为全球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保留了一盏希望的灯。
但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性或许是介于理想与失败之间的“持续博弈中的有限合作”。马德里共识只是一个框架,真正艰难的在于细节的磋商与落地。
第三方托管机构的人选能否让双方满意?算法授权的具体条款(如迭代更新权限、黑箱审计问题)如何设定?这些都可能成为未来数年里双方不断拉锯的焦点。
在这个过程中,TikTok在美业务可能会面临各种限制,例如在某些敏感领域的广告投放受到约束,或被要求进行更多的本地化技术改造。它可能无法像过去那样无所顾忌地增长,但也能在监管的夹缝中维持基本运营和可观的用户规模。这种情景更像是一场“漫长的婚约”,双方因为共同的利益(美国用户需要TikTok,字节跳动需要美国市场)而被迫绑定在一起,但又充满了不信任和不断的争吵。
这时候,TikTok将长期生存在一个“限制性生存”的环境下,虽不至死亡,但也难言真正畅快地活着。
当然了,最坏的情况,是框架下所有的谈判彻底破裂,导致TikTok全面退出美国市场。
触发点可能是双方在关键细节上无法达成一致,或是美国政治格局再次发生剧烈变动,强硬派势力占据上风,坚决否决任何形式的算法授权方案,坚持必须“完全剥离”。
一旦“不卖就禁”的大锤最终落下,字节跳动宁愿关闭业务也不会交出核心算法,TikTok将从美国的应用商店中消失。
这样的结果,损失就太大了。
美国1.7亿用户和数百万创作者、商家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娱乐和商业平台;字节跳动将失去其最大单一海外市场的绝大部分收入;而全球投资者将对科技行业的跨国投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
但其最深远、最可怕的影响在于,它将标志着全球互联网正式分裂成两个并行、却难以互通的技术体系和数字生态——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一个以美国为中心。
其他国家将被迫选边站队,数字领域的“铁幕”可能缓缓落下。
TikTok的消亡将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一个时代结束的象征,预示着全球化互联网理想的彻底幻灭,所有人都将在这个破碎的新世界里承受代价。
是选择走向共治还是走向脱钩,马德里共识只是第一张牌,真正的牌局,才刚刚开始。
本文作者 | 东叔
审校 | 童任
配图/封面来源 | 腾讯新闻图库
编辑/出品 | 东针-知识频道(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说tiktok的问题为时尚早,tiktok禁令是以法律形式下发的,即使谈判成功了,美国国会不认,谈判成果也没有任何效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支持美国封禁抖音,坚决取消抖音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终还是卖了。卖80%股权,换来取消关税、各类高科技限制取消,但这些东西。美国随时可以反悔,他们反悔了,我们可没办法分分钟把甲骨文、谷歌踢出股东行列,长远来看,还是咱们被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思是说以后美国可以控制tiktok在本国的舆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法授权不等于出让技术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新加坡公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一体化,100%的笑话! 企业利益不是国家利益; 企业文化不是民族文化; 企业职能不是社会的AI; 企业管理不是市场经济; 企业思想不是人生三观; 企业分配不是按劳分配; 企业大市场不是人民大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7 02:32 , Processed in 0.27392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