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wifai

[科学观察] 从“十年九旱”到暴雨频发 对话中科院院士黄建平:西北干旱区“链式灾害”已成新威胁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雨水都增多了,雨水就不过境重庆吗?重庆为何年年热?,雨水偏少?伏旱继续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候变化无常,今年开始冬季寒冷天气开始了,西方国家鼓吹气候变暖,那是没有科学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1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雨总比干旱好吧,绿水青山总比荒山秃岭好吧,洪水来了那就疏通河道,修建水库,把雨季的水蓄起来,争取把那边的农业发展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早在三千年前就告诉今人,乙巳年是水火胜复年。春分至小暑122天内有冰雹霜雪雨之灾眚;大暑至白露61天内是君火加临炙烤加相火焖蒸之极热时段,且时雨冰雹霜雪之寒水复暑火之仇。故内经称乙巳年是水火胜复年之天理就在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还是简单一点了。青海湖变大了,腾格里沙漠变小了。不仅仅是世界气候变暖,在中国还有:南水北调影响不大!但是秦岭被打了几十个洞~高速公路,铁路,到今天的高铁。过去被秦岭挡住的暖湿气团已经来到了秦川大地。黄土高早已不见干旱,已经成为我国小麦和苹果的主产区。如今宁夏甘肃北方的沙漠中湖泊到外可见…另一个方面,长江四川段近年常干旱断流,难道没有暖湿气团越过秦岭北上的影响吗?其实二十多年前,我在北京就和有关学者提出过注意秦岭被打穿后,暖湿气团北上带来的影响!建议,在建立研究气候模型时考虑北上暖湿气团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不要南水北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1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北地区的建筑结构专家和住建系统的领导,请教一下当地因地下水位上涨对建筑物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雨水总比无雨干旱强!关键是这么把雨水留住!这是考研人的智慧。北方本来基础设施欠缺!干旱久了!麻木了!突然大量雨水来了,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幸福的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国运来了,大西北干旱地区,和新疆沙漠地区都迎来了大雨,真的是准备成为塞上江南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 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化灾害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形成原因人与自然复合诱发如co2浓度上升;二是致灾形式链式闭环如强降雨气象灾害、山洪水文灾害、水土流失土壤灾害、植被破坏生物灾害、泥石流地质灾害、灾后炭汇能力下降及救灾重建释放温室气体加重气象灾害的链式闭环;三是危害对象生态文明系统。这就形成复合性、闭环性、系统性的有别于传统自然灾害的生态灾害。防治要落实针对性突出复合性预防、体系化治理、系统化保护新型策略。反思灾害被定义山洪灾害碎片化局限性组织体制,一个沟涉及生态灾害部门尤其是基层区县把职能整合一体化防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启生态灾害预防新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2 08:51 , Processed in 0.24357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