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回复: 8

[科学观察] 微塑料正在悄悄影响你的身体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7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你或许不知道,每天喝的瓶装水和咖啡纸杯里,都藏着看不见的微塑料。科学家已经在人的大脑、肺、肝脏、血液、胎盘,甚至新生儿的第一次粪便里发现了它们。
Andrew Huberman 在播客中强调,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因果证据表明微塑料直接导致人类疾病,但相关性研究和动物模型已经给出了很多警示。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减少微塑料的暴露和体内的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尤其是孕妇、儿童和新生儿等高风险人群。
01 什么是微塑料?为什么我们都躲不开?
微塑料是指直径在 1 微米到 5 毫米之间的塑料颗粒,而更小于 1 微米的颗粒被称为纳米塑料。由于其体积极小,它们能够轻易进入空气、水源和食物中,并最终进入人体。
自 1950 年代以来,随着聚乙烯、聚氨酯等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塑料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不易降解,因而它们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存在,并不断分解成更小的微塑料。
微塑料的来源非常广泛:空气中来自轮胎磨损与城市尘埃;饮用水中包括瓶装水和碳酸饮料;食物中可能来自食品包装、海盐和罐头食品;日常用品如快时尚衣物、收据、微波爆米花袋,甚至牙膏管也会释放塑料颗粒。
这些途径使得我们几乎无法避免与微塑料的接触。
02 微塑料在人体中的存在
研究人员在解剖和活检中发现,微塑料几乎存在于人体的所有组织。
大脑:解剖数据显示脑组织中约有相当于 0.5% 脑重的微塑料,这大约是一茶匙盐的量。由于大脑依赖精细的神经信号传递,这些颗粒可能对神经元的功能造成干扰。
生殖系统:微塑料能够跨越“血睾屏障”和“血卵泡屏障”,在睾丸和卵巢中被检测到。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分析过的人类睾丸样本中都存在微塑料,这对生殖健康提出了严重的担忧。
其他组织:它们还存在于肺部(包括下肺部)、肝脏、血液和胎盘中,甚至在新生儿的第一次粪便中也检测到。这说明胎儿在母体中就已经开始暴露于微塑料环境。
微塑料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进入非再生的神经组织,也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它们在体内长期滞留,可能对组织功能产生潜在影响。
03 健康风险:基于相关性和动物实验揭示的隐患

目前微塑料对人类产生风险的研究还缺乏直接的“因果证据”,但大量动物实验和相关性研究提示了微塑料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首先,内分泌干扰是最被关注的风险。
微塑料往往携带双酚 A(BPA)、双酚 S(BPS)和全氟化合物(PFAS)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属于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
它们能够模拟或阻断体内激素通路,干扰雌激素和睾酮的功能,从而导致生殖功能下降、不孕不育,甚至增加癌症风险。
其次,神经系统风险也在逐渐显现。
动物研究表明,微塑料可能干扰乙酰胆碱酯酶等神经递质相关的酶,从而影响注意力、运动功能和奖励通路。
虽然在人类中,目前仅发现它们与自闭症(autism)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尚不足以证明因果关系。
不过,大脑内发现的微塑料数量和位置,仍然提示它们可能给神经发育带来额外风险。
另外,其他系统的健康问题同样值得警惕。
微塑料可能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周期紊乱,从而促进癌变风险。2024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检测到微塑料,提示它们可能加剧心血管疾病。此外,PFAS 等“永存化学品”可损伤肝脏和免疫系统。
对于胎儿和儿童而言,风险尤为突出。胎盘能够检出微塑料,说明暴露从孕期就已经开始。
婴幼儿大脑处于快速发育期,任何外部干扰都可能留下长期印记。世界上多个地区的监管机构包括中国,已禁止 BPA(一种内分泌干扰物,能模拟或干扰体内的雌激素功能) 在婴儿奶瓶和餐具中的使用。
04 如何减少微塑料的暴露?
完全避免不可能,但我们可以减少摄入和促进排出
减少接触:


  • 少喝塑料瓶装水:最新研究显示,每升瓶装水平均含 24 万颗塑料颗粒
  • 避免罐头食品:内壁含 BPA/BPS。
  • 少用海盐:改用岩盐(不含受污染的现代海洋的微塑料)。
  • 不要在微波炉加热塑料容器,哪怕标注“微波安全”。
  • 减少快时尚衣物:洗衣时会释放塑料纤维,建议用过滤袋。
  • 少接触热敏纸收据,因其含有 BPA。
实用替代:


  • 饮水容器:选择玻璃、不锈钢或陶瓷。
  • 水过滤:安装反渗透过滤器(RO),可去除绝大部分微塑料。
  • 饮食:多吃西兰花、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萝卜硫素,可激活肝脏解毒酶。
  • 出汗:通过运动或桑拿,帮助排出部分毒素。
  • 高纤维饮食:促进粪便排泄,减少体内滞留。
最后

微塑料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无法彻底避免。我们需要正视微塑料的存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行动(少喝瓶装水、换用安全容器、多吃蔬菜等)来降低长期风险。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7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塑料咋彻底清除出人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7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生出来的孩子 要成塑料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赶紧实行禁塑令才能解决人类走向灭绝的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7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牙刷也是塑料的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279
发表于 2025-8-2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窥堂奥
  • 打卡总天数:15
发表于 2025-8-27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果断回帖,如果沉了就是我弄沉的很有成就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渐入佳境
  • 打卡总天数:31
发表于 2025-8-2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塑料已经不可或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渐入佳境
  • 打卡总天数:31
发表于 2025-8-2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说我们已经被塑料包围了,什么都是塑料材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2 18:31 , Processed in 0.25052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