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回复: 6

[科技新闻] 六年后,通信行业又遇“周期之痛”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4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传统业务饱和,新兴业务动力减弱,AI起势未挑大梁

作者/  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编辑/  孙妍

先将时间拉回六年前,在2019年6月于上海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作主旨演讲时说了这样一番话:“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流量红利快速释放,行业发展简单依靠规模和量的增长已难以为继。”
2.webp

这并非泛泛而谈,杨杰当时描述了行业和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整个行业(2019年)一季度甚至前5个月收入增长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中国移动已出现收入负增长。”


之后的事实证明,2019年的确是行业艰难的一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一年的“成绩单”有些“难看”,尤其是半年度业绩报告,中国移动遭遇“三降”(营业收入、主营收入、净利润),中国联通则是“两降”(营业收入、主营收入)。全行业来看,2019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出现下滑,全年仅微增0.8%。


如今,历史似乎正在重演。在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杨杰表示“传统通信需求渐趋饱和,人口红利渐趋消退”。这番表态背后,是中国移动半年度营业收入时隔六年再次出现负增长。
3.webp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今年上半年均实现营收、主营和净利润增长,但增幅相比去年明显下降。


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国内电信业务收入仅微增1%,相比之前数年的增速,可谓断崖式下降。
4.webp

无论是行业发展数据,还是运营商半年度“成绩单”,都显示出2025 年极有可能是近六年来通信业遭遇压力最大的一年。
5.webp

中国移动营收下降


8月7日,中国移动在三家运营商中率先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国移动官方发布的新闻稿中称“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并披露“202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实现营业收入5438 亿元,其中通信服务收入为4670 亿元,同比增长0.7%”。
6.webp

然而,这份新闻稿却“隐藏”了一个关键信息——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


答案“藏”在中国移动披露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中,结果是:2025 年上半年中国移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5%。


这是自2020年以来中国移动营业收入首次下降。六年前的一幕再次出现。


8月12日,中国联通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虽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5%和5.1%,但增幅只有上年同期水平的一半。8月14日,中国电信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营收增长1.3%,净利润增幅达到5.5%,在三家运营商中最高。


“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差不多,但因为业务结构上的差异,中国移动压力更突出一些。”电信业独立分析师付亮对《IT 时报》记者表示,“差异之处就在于,个人市场收入在中国移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更高。”


数年前,中国移动提出CHBN四大市场战略,C为个人市场,H为家庭市场,B为政企市场,N为新兴市场。个人市场无疑是最重要的市场,2025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个人市场收入在中国移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为52.4%,之后依次为政企市场(25.3%)、家庭市场(16.1%)、新兴市场(6.2%)。


2025 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在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都实现了收入增长,但在最为关键的个人市场,却连续遭遇“重创”。继2024年个人市场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后,2025年上半年继续下滑,而且降幅进一步扩大。


“由于占比更高,个人市场收入下滑对中国移动整体收入增长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付亮说道。
7.webp

“青黄不接”之时


中国移动的个人市场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语音、短彩信、移动数据流量和信息服务等。其中,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无疑占据着最重要的市场份额。


影响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的因素有多种,如用户规模、用户平均流量使用水平(DOU 指标)、用户支出水平(ARPU 指标)。然而,中国移动在这些方面都面临着显著压力。


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仅净增56万户移动客户,与2024年上半年463万的净增数相比呈现断崖式下跌,难怪杨杰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人口红利渐趋消退”。


更严峻的是,在用户增长乏力的同时,用户ARPU值也在持续下滑。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ARPU为49.5 元/户/月,已回落至五年前的水平。多重压力叠加之下,中国移动上半年个人市场收入出现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下滑并非中国移动独有的困境。


在国内电信业务四大构成板块(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新兴业务、语音业务)中,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长期占据行业收入最大比重。但近年来,该业务板块的发展态势可谓“每况愈下”:从“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继而陷入“小幅下滑”的困境。2023 年、2024 年,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虽然2025年上半年相关统计未再披露详细数据,但付亮分析认为,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很可能延续负增长态势。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持续下滑的同时,新兴业务收入增速也明显放缓,难以有效填补前者造成的收入缺口,导致行业整体承压明显加剧。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云业务收入,增速明显下降。如在2021年上半年,移动云、联通云的增速分别为103.6%、143%,可谓“突飞猛进”,而在2025年上半年,增速已分别下滑至11.3%和4.6%。


可以说,当前行业面临着结构性困境:传统的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持续下滑,新兴业务拉动收入增长的动力减弱,而AI等创新业务虽然发展迅猛,但毕竟时间较短,收入贡献力度有限。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信业收入同比仅增长1%。"这和前几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已远远低于GDP增速",杨杰在业绩发布会上的感叹,道出了整个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8.webp

整治“内卷式竞争”


从上半年业绩来看,2025 年极有可能是近六年来电信运营商面临压力最大的一年。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而在行业内部,“内卷式”竞争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低价流量卡、大流量物联网卡等泛滥。


“近期在某地调研时发现,当地最低套餐价格已经降至9 元,里面包含了50GB的流量,还有好几百分钟的通话时长。我原本以为套餐价最低在30元左右,没想到现在已低成这个样子。”一位业内专家对《IT 时报》记者表示。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并非价格底线。在一些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上,销售大流量物联网卡已成普遍现象,如每月费用16.5元,包含1500GB 流量。计算下来,每GB流量只要1分钱。


“这种恶性竞争对行业生态造成严重破坏,”付亮指出,一方面运营商无法从流量业务中获得合理收益,另一方面也严重损害了老用户的权益。


不仅在个人市场、家庭市场,在政企领域,运营商之间“内卷式竞争”现象也不少见。


如今,相关部门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开展“内卷式竞争”专项整治。对于正处于困境当中的通信行业来说,类似的规范措施同样迫在眉睫。“这一年来,行业恶性竞争的格局没有转变,如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大家都约束自己的行为,行业发展格局一定会比现在好。”上述业内人士说道。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中国移动  工信部  豆包AI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4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表达担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5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守住基本收入,降低成本,一定是有钱赚的。人浮于事,贪污腐败,把国企当私人生财之道,没有不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5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少流量多,对老百姓是好事,为什么要整治呢?垄断是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180
发表于 2025-8-15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低价,但是不要无限制低价。现在的内卷就有点无下限了,负成本时间长了,运营成本拿不出来,倒霉的还是用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389
发表于 2025-8-15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论什么情况你一定要hold住!hold住就是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280
发表于 2025-8-1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06:48 , Processed in 0.31419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