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2

[科技新闻] 2025年《财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商界领袖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4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图片来源:CLOCKWISE FROM TOP LEFT: SWEET: JAIMI JOY/BLOOMBERG; BEZOS: MICHAEL M. SANTIAGO; FRASER: JOHN LAMPARSKI; DUCKETT: PARAS GRIFFIN, FOR ESSENCE; ALTMAN: JOEL SAGET/AFP; NADELLA: JASON REDMOND/AFP; MUSK: CHIP SOMODEVILLA; RUMAYYAN: CATHERINE IVILL/AMA; BARRA: DIA DIPASUPIL; PICHAI: CAMILLE COHEN/AFP; BOTIN: CARLOS ALVAREZ; SU: FRANCK ROBICHON/POOL/AFP; HUANG: CHESNOT; ZUCKERBERG: CHRIS UNGER/ZUFFA LLC; CHUANFU: VCG; SU SHAN: BRENDON THORNE/BLOOMBERG; ALL PHOTOS FROM GETTY IMAGES. EXCEPT: ARMSTRONG: MICHELLE WATT/COURTESY OF COINBASE




何为权力?想象一下,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都在争先抢购你售卖的产品——而你的产能,甚至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就是英伟达公司(Nvidia)的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黄仁勋(Jensen Huang)的日常。在2025年《财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上,他位列榜首。数十年来,唱衰者一直在贬低黄仁勋的专用计算机芯片的价值,而这些硬件如今却成为人工智能开发公司最梦寐以求的珍宝。要知道,人工智能堪称史上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正因如此,英伟达目前已经成为美国股票交易所市值最高的企业。包括微软(Microsoft)的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Meta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Alphabet的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内,其他跻身这份榜单前十位的科技巨头的首席执行官无一不在渴求更多由英伟达生产的芯片。


但即便贵为榜首,黄仁勋也绝对不能高枕无忧。在全球商业的巅峰竞技场上,强敌环伺,危机四伏。纵观整个榜单,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巨头间的贴身肉搏战。我们从六大维度对这些商界领袖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许多直接竞争对手往往排名紧咬。例如:
亚马逊(Amazon)的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第18位)与沃尔玛(Walmart)的董明伦(Doug McMillon,第19位)仅差一个身位;特斯拉(Tesla)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高居第4位,比亚迪的王传福(第5位)紧随其后。包括王传福在内,上榜者中,有11位商界领袖来自中国的企业。


这种排名揭示了一个事实:势均力敌的对手每天都在殊死搏斗。即便排名差距看似悬殊,榜单上的几乎每位商界领袖——无论是银行业巨擘、云计算霸主、零售大亨还是私募巨头——都面临来自同榜对手的多线竞争。这份榜单证明,真正的商业权力巅峰从来都不属于垄断者。恰恰相反。例如,受到监管的电力公司高管虽然肩负着重要社会责任,却无一上榜。真正的强者,正是在与劲敌的殊死较量中淬炼而成。他们彼此成就,共同进化。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昔日的优势可能成为明日的软肋,而这正是笼罩在这些巨头头顶的最大危机。大多数的上榜者(虽然并非全部)执掌的是根基深厚的老牌大型企业。对他们来说,最致命的竞争威胁往往不是来自那些在早晨起来便开始与之战斗的熟悉对手,而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新创企业——它们本不该对这些掌舵巨轮的商业领袖构成实质威胁。问问那些被深度求索(DeepSeek)及其创始人梁文锋(本次新晋上榜,名列第72位)打得措手不及的传统人工智能巨头就知道了。历史,总是在重演这样的戏码。


回望亚马逊:三十年前,这家蜗居在线书店的新创企业还微不足道。如果当时《财富》杂志评选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零售巨头西尔斯(Sears)的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布伦南(Edward Brennan)定当稳居榜上。时移世易——亚马逊2024年的零售营收高达4,240亿美元,而当年拥有3,500家门店的西尔斯,如今却仅余8家门店苦苦支撑。


在人工智能革命掀起的商业巨变中,今日的领跑者或将成为明日的掉队者。产业竞争格局将迎来彻底洗牌,某些行业甚至可能全军覆没。


最终,唯有那些既能够驾驭时代机遇,又可以化解生死威胁的人,方能屹立权力之巅。


今年《财富》杂志第二次发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榜单。该榜单衡量的是权力与影响力——尽管净资产是考量因素之一,但我们更关注领导者影响周围人思想与行动的能力。那些已经淡出商界舞台的亿万富翁、业务部门负责人、政客和监管者,以及那些经营非实质性业务却夸夸其谈者均无缘此榜单。您将在这份榜单中看到的,是当下掌控商界命脉并塑造其未来格局的100位商界领袖。


黄仁勋(Jensen Huang)
英伟达(Nvidia)
首席执行官、总裁及联合创始人
1
2.webp

图片来源:Chesnot—Getty Images


黄仁勋在过去四十年间成功引领英伟达从一家为游戏玩家生产图形芯片的公司,转型为人工智能浪潮中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市场对英伟达芯片的需求呈现出近乎无限的增长态势,大型科技公司竞相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集群,每个数据中心都可能配备多达10万块乃至更多的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将英伟达的芯片视为战略资产,起初宣称要对几乎所有销往中国的英伟达芯片加以限制,迫使英伟达计提了50亿美元的资产减记。但白宫随后改变了立场,允许英伟达继续向中国销售其H20芯片——该芯片的设计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规定。


在黄仁勋的领导下,英伟达正在“向上游拓展”,从硬件业务扩展至直接向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和人工智能模型。黄仁勋设想了一种全新范式:人工智能助手将成为我们与数字世界交互的主要接口,图形处理器将取代中央处理器(CPU)成为计算的核心驱动力。凭借其市场主导地位,英伟达的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使其成为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


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微软(Microsoft)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2
3.webp

图片来源:Jason Redmond—AFP/Getty Images


在执掌全球最大软件公司的十年间,萨蒂亚·纳德拉成功推动微软实现了两次重大转型——先是从个人电脑向云服务转型,再到如今的向人工智能转型。他颇有先见之明地提前投资OpenAI,使微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竞赛中抢占先机。


然而,谷歌(隶属于Alphabet)等竞争对手一直在奋力追赶。据报道,微软与OpenAI的关系趋于紧张,原因是OpenAI寻求重组其公司结构,并日益直接与微软争夺客户。与此同时,微软自身面向消费者的人工智能努力至今尚未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如此,微软仍然稳居科技巨头的第一梯队,市值超过3.7万亿美元。在纳德拉的领导下,微软的Azure云计算服务持续从亚马逊(Amazon)的亚马逊云科技(AWS)手中争夺市场份额,而微软的365商务办公软件套件在各行业中仍然广泛应用。微软旗下的GitHub Copilot已经成为软件开发者的必备工具。


纳德拉并未止步不前,而是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微软的内部人工智能能力,同时在从自动驾驶汽车到量子计算等诸多新兴领域,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对有潜力的初创公司进行投资。作为当今管理界顶尖的战略思想家之一,同时也是富有魅力与同理心的领导者,他的见解受到《财富》美国500强首席执行官、初创公司创始人、投资者以及各国总统和首相的重视。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Meta公司
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及创始人
3
4.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Meta


马克·扎克伯格擅长重塑自我。这位Meta首席执行官早已摒弃昔日涂着防晒霜和留着凯撒式发型的极客风格,转而选择设计师服装搭配金项链。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扎克伯格主导的业务转型,在ChatGPT崛起初期、公司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他成功将Meta打造成蓬勃发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之一。


今年,扎克伯格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高价挖人狂潮,组建了一支由顶尖人工智能企业家和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并承诺投入数百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以打造人工智能“超级智能”。尽管Meta持续因为社交媒体引发的社会问题而饱受诟病,但该公司凭借营收稳健攀升(今年预计总营收将逼近1,900亿美元)以及对成本的严格管控,成功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特斯拉(Tesla)、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
4
5.webp

图片来源:Saul Loeb—AFP/Getty Images


埃隆·马斯克或许是一位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但其短暂的美国政府任职经历使他在政治领域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在通过史无前例的捐款和社交媒体支持助力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马斯克今年前五个月担任“政府效率部”(这一经过重组的联邦机构旨在削减政府开支、遏制浪费)的顶级顾问和倡导者。尽管政府效率部声称已经削减约2,000亿美元的政府合同,但诸多失误和缺乏完整记录使该部门的实际业绩仍不透明。


马斯克在政治领域的经历如今因为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公开决裂而备受关注,这使他成为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不仅损害了特斯拉的品牌形象,还导致公司的年度交付量下滑。


尽管马斯克今年在旗下多家公司投入的时间减少,但仍然取得显著进展。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持续进行“星舰”巨型火箭测试飞行;特斯拉如期在今年6月完成了在奥斯汀推出有限版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激进目标;截至今年8月,Neuralink已经为9名人类植入了脑机接口芯片。即便身处争议漩涡,马斯克仍然是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企业家之一。 



王传福
比亚迪
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及创始人
5
6.webp

图片来源:VCG—VCG/Getty Images


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者并非特斯拉,而是比亚迪。比亚迪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商,该类别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2024年的销量超过400万辆。


王传福——正如查理·芒格所言,王传福堪称“托马斯·爱迪生与杰克·韦尔奇的结合体”。他于1995年联合创立比亚迪,最初是一家手机电池制造商,并在2003年转型为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凭借极具性价比的汽车已经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如今正在开辟欧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全球市场。该公司还计划在泰国、匈牙利、巴西和巴基斯坦等地新建一批工厂。


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
Alphabet (Google)
首席执行官
6
7.webp

图片来源:Sergei Gapon—AFP/Getty Images


作为Alphabet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掌管着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集团之一,旗下拥有谷歌、YouTube、安卓系统(Android)和Waymo自动驾驶汽车等顶尖业务,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皮查伊于2004年加入谷歌,之后逐步晋升,最终接替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担任最高职位。


然而,皮查伊深知不能安于现状。反垄断监管机构正在摩拳擦掌,试图拆分这家去年利润达到1,000亿美元的公司,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也可能削弱其主要利润来源——搜索广告业务。为此,皮查伊对公司的内部人工智能团队进行了多次重组,确保谷歌自主研发的Gemini模型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在全产品线融入人工智能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包括在搜索结果中日益增多的所谓“人工智能概览”。


任正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首席执行官及创始人
7
8.webp

图片来源:Jessica Yang—AFP/Getty Images


作为中国最举足轻重的科技巨头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近来压力稍减。这家自2019年起被列入美国贸易黑名单的中国科技巨头,如今正处于中国推动科技自主可控的浪潮前沿。任正非曾经将制裁视为公司的“生死攸关”时刻——华为手机销量一度超过苹果(Apple)。2023年,华为推出一款搭载国产芯片的全新高端智能手机,公司由此开始复兴。如今,华为正在全力进军人工智能芯片和电动汽车等战略性产品领域。这为华为带来了可观的业绩,该公司去年的营收接近1,200亿美元。


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
OpenAI公司
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
8
9.webp

图片来源:Joel Saget—AFP/Getty Images


萨姆·奥尔特曼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热潮中的明星首席执行官。作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将一家曾经鲜为人知的非营利研究实验室打造成如今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的家喻户晓的品牌——这是私营科技公司有史以来最高估值。随着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愈演愈烈,Meta和谷歌等财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在基础设施和人才上投入巨资,奥尔特曼实现人工智能超级智能的雄心勃勃的使命,继续引领行业步伐。商界领袖和政府官员纷纷向奥尔特曼请教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该技术所需的巨额投资。


OpenAI于今年1月宣布了“星际之门计划”(Stargate),尽管目前进展缓慢,但该计划旨在未来数年联合日本的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等合作伙伴,投资5,000亿美元打造全球数据中心网络。奥尔特曼近期与苹果公司的前设计主管乔纳森·伊夫结盟,有望通过打造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设备,重塑人类使用技术的方式。与此同时,OpenAI的标志性产品ChatGPT已经吸引超过7.8亿名的周活跃用户,其企业级产品也被大多数《财富》美国500强企业采用。


杰米·戴蒙(Jamie Dimon)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9
10.webp

图片来源:Noam Galai—Getty Images


现年69岁的杰米·戴蒙从未担任过公职,却以非官方身份成为华尔街的“代言人”。作为这家银行业巨头的掌舵人,他管理着30多万名员工,人数超过匹兹堡的常住人口。


摩根大通在2025年《财富》美国500强中以2,790亿美元的营收上榜,这一数字甚至超过许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戴蒙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以至于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解雇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时,他曾经公开为美联储的独立性辩护。戴蒙曾经在2024年表示,未来五年内将选出继任者,这场继任者之争是美国商界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与此同时,戴蒙利用其强大的影响力,频频就经济、全球政治、国家债务以及美国社会的特质等议题发表见解和预测。


玛丽·巴拉(Mary Barra)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10
11.webp

图片来源:Mackenzie Stroh for Fortune


自2014年被任命为通用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以来,玛丽·巴拉展现出了驾驭动荡局势的能力——从史无前例的汽车工人罢工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同时作为这家全球巨头企业的掌门人,她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最近,通用汽车公司在2024年创下营收纪录,同比增长9%。该公司还实现了新里程碑——其电动汽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翻了一番,而且雪佛兰(Chevrolet)、凯迪拉克(Cadillac)和别克(Buick)等品牌的需求有所增加。在贸易格局变化可能危及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加大在美国的生产力度。随着2025年的推进,巴拉正在强调人工智能等热门技术,力图让这家汽车制造商成为特斯拉的有力竞争对手。通用汽车未来的成功,可能取决于巴拉能否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高效管理公司,同时保持创新能力。


沈居丽(Julie Sweet)
埃森哲(Accenture)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11
12.webp

图片来源:Jaimi Joy—Bloomberg/Getty Images


沈居丽在本年度的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榜单中从第23位跃升至第11位。作为埃森哲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她执掌着这家全球巨头企业(拥有超过77万名员工),并将其定位为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如今企业纷纷将人工智能集成列为优先事项,而这正需要埃森哲的协助。沈居丽在埃森哲近期与英伟达、Palantir及澳大利亚电信公司Telstra等合作伙伴签署的高利润人工智能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截至2025财年第三季度,埃森哲已经报告18亿美元的人工智能相关收入。


然而,该公司新订单增长放缓,沈居丽将其归因于经济不确定性导致客户支出减少。今年年初,沈居丽在致员工的一份简短备忘录中透露自己被诊断出乳腺癌。她告知员工,自己的癌症可以治愈,并将在数周的放疗期间继续工作。


范洁恩(Jane Fraser)
花旗集团(Citigroup)
首席执行官
12
13.webp

图片来源:John Lamparski—Getty Images


肩负着整顿美国第三大银行的重任,范洁恩自2021年担任首席执行官以来,一直领导花旗集团的重组工作,重点在于精简业务和实现技术现代化。尽管这项为期多年的战略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范洁恩——作为华尔街唯一的女性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在该行任职20年的资深人士——正在取得进展。


过去一年,花旗集团推进了多项技术举措,包括积极探索备受关注的稳定币领域,以及将人工智能工具的覆盖范围扩展至约15万名员工。2025年第二季度,花旗的收益超出分析师预期,营收同比增长8%,其中银行业务营收增长18%。花旗的股价也大幅上涨,过去一年的涨幅超过25%。


安迪·贾西(Andy Jassy)
亚马逊(Amazon)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13
14.webp

图片来源:Michael Nagle—Bloomberg/Getty Images


安迪·贾西接替杰夫·贝佐斯担任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已经有四年时间,他似乎正在给亚马逊打上自己的烙印。贾西领导下的亚马逊在提升配送速度的同时,成功降低了服务购物客户的成本。该公司继续通过电影和体育赛事授权协议[例如今年秋季生效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合作协议]来丰富视频内容,并强化其600亿美元广告业务。


此外,贾西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资,从亚马逊云科技到Alexa+,再到亚马逊自有购物助手Rufus均有布局。再加上备受争议的每周五天返岗办公要求——以及对员工的隐晦警告,即那些不尝试人工智能的人可能面临离职风险——如今的亚马逊终于有了贾西独特的印记。


苏姿丰(Lisa Su)
超微半导体公司(AMD)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14
15.webp

图片来源: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作为芯片制造商超微半导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已经任职11年。目前,她正在应对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相关的美国出口管制带来的影响。尽管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益超出预期,但该公司仍然遭受了财务冲击,包括因为美国限制部分人工智能芯片出口而产生的8亿美元成本。超微半导体公司还预计,受这些管制措施影响,本季度将损失约7亿美元收入,截至财年末总损失将达到15亿美元。


尽管如此,作为人工智能芯片领域英伟达的主要竞争对手,超微半导体公司仍然是不可小觑的玩家。自2019年以来,该公司的营收年均增长31%。而从工程师出身、执掌公司十余年的苏姿丰,通过重新聚焦高性能人工智能产品,帮助超微半导体公司重回正轨。


蒂姆·库克(Tim Cook)
苹果公司(Apple)
首席执行官
15
16.webp

图片来源:Dimitrios Kambouris—Getty Images


在史蒂夫·乔布斯于2011年去世后,苹果公司的资深高管蒂姆·库克成为这家iPhone巨头所需的稳健领导者。作为首席执行官,他带领公司拓展了包括Apple Watch、流媒体服务和Apple Vision Pro在内的产品线。2023年,他见证了这家科技巨头成为首家市值达到3万亿美元的公司。


如今,库克正在带领公司处于十字路口。尽管谷歌(Google)、微软和Meta等科技巨头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元布局人工智能,苹果却显得反应迟缓。其在今年6月举办的开发者大会反响平平,而Meta更在今年7月挖走了苹果公司的顶级人工智能高管。然而,切勿低估库克。在他执掌苹果公司十余年的时间里,已经助力苹果的股价上涨逾1,500%。


雷军
小米集团
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创始人
16
17.webp

图片来源:Wang Ziru—China News Service/VCG/Getty Images


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小米的创始人雷军长期以来将史蒂夫·乔布斯视为榜样。但雷军如今已实现苹果未达成的成就:生产电动汽车。雷军称,自2024年上市以来,小米首款车型SU7已经售出超过24万辆。小米的最新车型YU7 SUV在上市仅三分钟内就收到了20万辆预订。以智能手机闻名的小米,如今希望今年能够售出35万辆汽车。


雷军将小米在2021年短暂被列入美国贸易黑名单的经历,视为其转向汽车领域的契机。为何小米能够在苹果失败的地方取得成功?雷军投入100亿元(约合14.2亿美元)及3,400名工程师,用于研发首批原型车。


彼得·蒂尔(Peter Thiel)
Palantir Technologies公司
董事长及联合创始人
17
18.webp

图片来源:Leigh Vogel—Getty Images for Uber, X and The Free Press


随着硅谷对第二届特朗普政府略显别扭地表示接纳,很少有亿万富翁科技人士能够像彼得·蒂尔那样低调地发挥着深远影响力。上任不到一年,这位PayPal的联合创始人、Facebook的首位投资者那独特的怀疑主义和非正统世界观,已经通过其旗下多家企业的十余名核心伙伴渗透到联邦政府。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主管戴维·萨克斯(PayPal)、 美国政府效率部的前负责人埃隆·马斯克(同上)、联邦首席信息官格雷戈里·巴布奇亚(Palantir)、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迈克尔·克拉齐奥斯(Thiel Capital),甚至美国副总统詹姆斯·戴维·万斯(Mithril Capital)。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
亚马逊(Amazon)
执行董事长及创始人
18
19.webp

图片来源: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近三十年来,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一直担任这家零售巨头的权力至高无上的掌门人。如今进入人生新阶段,贝佐斯负责监督旗下多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包括亚马逊、蓝色起源(Blue Origin)火箭公司、《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以及贝佐斯地球基金(Bezos Earth Fund)。这些领域都不乏大动作:蓝色起源完成了首次全女性太空探险,而规模达100亿美元的贝佐斯地球基金在近期宣布为24项人工智能驱动的气候解决方案提供资助。


贝佐斯还在《华盛顿邮报》展现了其影响力,他正在试图化解因为取消对卡玛拉·哈里斯总统候选人背书而引发的内部及订阅用户危机。


尽管风波不断,截至今年8月初,亚马逊的股价同比上涨逾30%。据彭博社(Bloomberg)估算,这使贝佐斯的财富增至2,370亿美元。这或许是一件好事;因为贝佐斯2025年最关键的决定代价不菲:与长期伴侣劳伦·桑切斯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了一场耗资约5,000万美元的奢华婚礼。


董明伦(Doug McMillon)
沃尔玛(Walmart)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19
20.webp

图片来源:Jason Davis—Getty Images for Bentonville Film Festival


董明伦担任沃尔玛的首席执行官已经十年,在他整个任期内,沃尔玛始终稳居《财富》美国500强的榜首。截至2025年1月的财年,沃尔玛营收约为6,810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近5%。该公司的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1,210亿美元。麦克米伦在1984年以小时工身份加入沃尔玛,去年他主导了公司自1999年以来的首次股票拆分,称此举旨在让更多的员工更容易购买整股股票。


安娜·帕特里夏·博廷
(Ana Patricia Botín)
桑坦德银行(Banco Santander)
执行主席
20
21.webp

图片来源:Carlos Alvarez—Getty Images


安娜·博廷担任欧洲最具价值银行桑坦德银行的执行主席已经逾十年。这位来自西班牙的银行家,职业生涯发轫于纽约,之后肩负起扩展桑坦德银行拉丁美洲业务的重任。在她的领导下,该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增长,尤其是在美国。博廷还聚焦消费者银行业务的技术核心领域。这家西班牙银行近期创下盈利纪录,2024年的利润达到125亿欧元,同比增长14%。桑坦德银行目前拥有超过1.7亿名客户,从这一指标来看,已经超越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等同行。


现年64岁的博廷是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董事会成员,还是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顾问委员会成员。


蔡崇信(Joe Tsai)
阿里巴巴集团
董事会主席及联合创始人
21
22.webp

图片来源:Eduardo Leal—Bloomberg/Getty Images


阿里巴巴重回中国科技行业顶端。作为创始人马云的故交,蔡崇信于2023年年底回归公司担任董事会主席,此前阿里巴巴经历了几年艰难时期。蔡崇信与新任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人工智能领域下了重注;如今,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开源模型正在赢得开发者和投资者的青睐。


蔡崇信还担任中国香港的领先英文报纸《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的董事会主席,该报于2015年被阿里巴巴收购。蔡崇信与妻子吴明华(Clara Wu Tsai)共同拥有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布鲁克林篮网队(Brooklyn Nets)和美国女子职业篮球联赛(WNBA)纽约自由人队(New York Liberty),后者于2024年夺得该联赛的冠军。 



丰田章男(Akio Toyoda)
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董事长
22
23.webp

图片来源:Bridget Bennett—Bloomberg/Getty Images


2023年,丰田章男从其祖父创立的丰田公司的日常管理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在这家去年汽车销量全球第一的车企中,他仍然拥有巨大影响力。他押注混合动力车而非电动汽车的决策正在收获回报:丰田在2024年售出410万辆混合动力车,较2023年的340万辆稳步增长。然而,丰田及其董事长如今面临新挑战: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在推动通过关税措施将汽车制造产业回流美国。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丰田,以判断新一轮贸易战将如何冲击日本的汽车产业——该产业目前提供了日本十分之一的就业岗位。


格雷戈里·阿贝尔(Gregory Abel)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非保险业务副董事长;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董事长
23
24.webp

图片来源:David Paul Morris—Bloomberg/Getty Images


他赢得了美国企业界最受关注的接班人竞争。现在,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2025年,沃伦·巴菲特正式宣布,将把自己传奇公司的掌舵权交给格雷戈里·阿贝尔,此前他已花费数年时间将阿贝尔培养成一名领导者和企业建设者。性格温和的阿贝尔出生于加拿大,起初从事会计工作,后来加入了一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小型地热公司。


MidAmerican于2000年被伯克希尔收购;阿贝尔随后负责该业务,后更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在随后的数年间,阿贝尔承担的职责逐步增多,2018年开始负责伯克希尔的所有非保险业务。与他的导师相比,他被视为一位更注重亲力亲为的领导者,有人推测他可能会更深入地参与伯克希尔众多投资业务的运营,无论是亲自挑选领导者,还是集中管理部分业务。


布莱恩·莫伊尼汉(Brian Moynihan)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
24
25.webp

图片来源:John Lamparski—Getty Images


布莱恩·莫伊尼汉掌权付出了艰苦努力。他不得不这样做。2010年接任后,他不得不立刻采取防御措施,带领该银行度过了全球金融危机(Great Financial Crisis)引发的一系列近乎灾难性的冲击。在执掌公司的第一年,他几乎全身心投入,力争确保美国银行拥有足够的资本应对潜在的危机,期间他还接受了沃伦·巴菲特的50亿美元投资(这一举动被视为对该银行的信任),这引发了争议。次年,莫伊尼汉成功抵御了美国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要求拆分银行的呼声。


美国银行迄今已经度过特朗普总统重新执政带来的动荡,尽管其股价在特朗普宣布大幅加征关税后于今年4月出现下跌。美国银行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显示,其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3%,但营收未达分析师预期。


马化腾
腾讯公司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联合创始人
25
26.webp

图片来源:Justin Chin—Bloomberg/Getty Images


马化腾——在海外市场更为人熟知的是他的英文名“Pony Ma”——是中国互联网中流砥柱腾讯的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这家中国科技巨头运营着超级应用程序微信,月用户超过13亿。行事低调的马化腾将腾讯打造成了科技巨头,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视频游戏公司之一,持有Supercell、拳头游戏(Riot Games)、Epic Games和育碧(Ubisoft)的股份。腾讯最近加入了人工智能主导权的角逐,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整合到其广泛使用的微信平台。


比尔·盖茨(Bill Gates)
微软(Microsoft)
联合创始人
26
27.webp

图片来源:Jörg Carstensen—Picture Alliance/Getty Images


自从微软的董事会卸任以来,比尔·盖茨将自己的智慧和巨额财富投入到全球慈善事业中,从消除极端贫困到对抗致命传染病。但69岁的盖茨在今年5月震惊世界,他宣布自己极具影响力的盖茨基金会(Gates Foundation)不会永远存在。相反,该基金会将于2045年年底关闭,并大幅加快资金回馈社会的速度,以实现最大影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计时器现在开始了。”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27
28.webp

图片来源:Daniel Zuchnik—WireImage/Getty Images


2025年,沃伦·巴菲特终于交出了接力棒。他宣布格雷戈里·阿贝尔将接任他的职位,因为目睹了继任者在工作日所能够完成的工作量远超自己。当然,奥马哈先知(Oracle of Omaha)只有一个。巴菲特凭借对公司建设和选股的精准直觉,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模仿者和忠实股东。他对苹果、美国银行和可口可乐的投资已经被奉为传奇,而他那句“在他人贪婪时恐惧,在他人恐惧时贪婪”的投资箴言更是经久不衰。


正如《财富》杂志在2003年所评价的那样,巴菲特的“非凡地位赋予他道德感召力,而这种说服力因为他不轻易使用而更加强大。巴菲特仅凭言辞,就能够影响远超其直接掌控范围的人的行为,这进一步巩固了他作为美国资本主义非官方守护者的形象。”


陈淑珊(Tan Su Shan)
星展集团(DBS Group)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
28
29.webp

图片来源:Brendon Thorne—Bloomberg/Getty Images


尽管陈淑珊成就斐然,但在新加坡银行业,她最广为人知的或许是一件事情:1999年分娩时,她把彭博终端带进了医院。她后来回忆道,自己“别无选择”,毕竟当时日元对美元汇率正在暴跌。陈淑珊是东南亚最大银行星展银行的首位女性掌门人。她在星展银行任职超过15年,此前曾经在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团工作。陈淑珊接替的是当时被称为“新加坡的杰米·戴蒙”的高博德(Piyush Gupta)——他被认为推动星展银行的营收从2009年的46亿美元增长到如今的170亿美元。


尽管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高度依赖贸易的新加坡和东南亚构成紧迫挑战,但陈淑珊对银行的增长仍然持乐观态度,并押注新加坡作为连接东南亚、中国和印度的金融枢纽的未来。她还对新技术充满热情,称人工智能模型是银行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拉里·芬克(Larry Fink)
贝莱德集团(BlackRock)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29
30.webp

图片来源:Al Drago—Bloomberg/Getty Images


作为华尔街真正的巨擘之一,拉里·芬克于1988年与他人联合创办贝莱德集团(BlackRock),并将其发展成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超过13万亿美元,在数十个国家设有办事处。芬克在政界同样有影响力。尽管他历来与民主党关系密切,却也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建立了联系。尽管芬克过去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包容性等议题上一直直言不讳,但在特朗普当选后,他已经收敛了自己和公司在此类议题上的言论。芬克现年72岁,关于谁将接替他执掌贝莱德集团的议论日益增多,但他目前仍然稳居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职位,掌控全局。


曾毓群
宁德时代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30
31.webp

图片来源:Paul Yeung—Bloomberg/Getty Images


乘着中国电动汽车的热潮,曾毓群成为世界电池之王。宁德时代制造的电动汽车电池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为特斯拉和丰田等全球汽车制造商供货,助力车队实现电动化。2011年,曾毓群创立宁德时代。今年5月,宁德时代在香港证券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的二次上市,成为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


塔桑达·布朗·达克特
(Thasunda Brown Duckett)
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TIAA)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31
32.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TIAA


在2021年担任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之前,塔桑达·布朗·达克特曾经任职于摩根大通和房利美(Fannie Mae),拥有数十年金融行业经验。如今,她正在利用这些经验倡导更大程度的性别平等,并为普通的退休储蓄者发声。


作为《财富》美国500强企业中仅有的两位黑人女性首席执行官之一,达克特肩负着整顿这家退休服务提供商的重任——过去几年,该公司面临重大挑战,因为更多的核心客户(教师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工作者)选择替代性退休投资方案。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的管理资产规模去年有所增长,从2023年的1.28万亿美元增至2024年12月的1.4万亿美元,但公司报告净亏损19亿美元。过去几年间,达克特负责拓展公司客户群[403(b)储蓄账户扩展到企业401(k)账户]和产品系列,2024年,公司的营收小幅增长至约470亿美元。


布莱恩·阿姆斯特朗
(Brian Armstrong)
Coinbase公司
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
32
33.webp

图片来源:Michelle Watt/Courtesy of Coinbase


2012年,布莱恩·阿姆斯特朗创立Coinbase,作为反抗华尔街和华盛顿特区现有金融权力的加密货币运动的一部分。如今,这家初创公司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并成为快速成熟的加密货币行业的旗舰品牌。与此同时,阿姆斯特朗开始在其他领域发挥其影响力,投入约1亿美元(其中包括他个人和Coinbase的资金),以推动立法者制定更有利于加密货币的法规。这一赌注已见成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对加密货币行业表示支持,而美国国会也准备通过立法为该行业建立监管框架。阿姆斯特朗跻身硅谷最具影响力的人脉网络,并投身于该地区最新趋势之一——向长寿科技初创公司投资数百万美元。


亚历克斯·卡普(Alex Karp)
Palantir Technologies公司
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
33
34.webp

图片来源: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亚历克斯·卡普是2003年成立的Palantir Technologies公司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自2005年起执掌公司。过去一年,Palantir Technologies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如今市值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升级,Palantir Technologies公司的关键政府合同使其直接处于国家安全的核心,也随之卷入诸多争议。与此同时,Palantir Technologies公司的美国商业业务也在扩张,其人工智能平台的采用率不断提升。卡普拥有哲学博士学位和法律学位,正处于当前政治格局与硅谷未来发展的交汇点。


达伦·伍兹(Darren Woods)
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34
35.webp

图片来源:Tnani Badreddine—DeFodi Images/Getty Images


2017年,达伦·伍兹接任埃克森美孚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该公司成立已逾百年,其历史能够追溯至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伍兹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最初“生产煤油以替代灯用鲸油”,随后发展成为从飞机到汽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的能源巨头。1999年,埃克森与美孚合并,形成了如今的埃克森美孚——这仍然是石油天然气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合并案。


作为所谓“石油巨头”中市值、营收和净利润均居首位的公司,埃克森美孚去年通过以600亿美元收购二叠纪盆地(Permian Basin)的领军企业先锋自然资源公司(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实现了进一步扩张。伍兹在这家石油巨头从基层一路晋升,1992年担任规划分析师,后任副总裁和高级副总裁。


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
路威酩轩集团(LVMH)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35
36.webp

图片来源: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贝尔纳·阿尔诺是全球奢侈品行业的领军人物,自1989年起担任路威酩轩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该集团打造了一系列令人羡慕的奢侈品牌,主要面向超级富豪群体,包括蒂芙尼(Tiffany & Co.)、迪奥(Christian Dior)、芬迪(Fendi)、丝芙兰(Sephora)等。在2024财年,该奢侈品集团的营收近990亿美元,较2023年略有下降,这主要归因于汇率波动以及阿尔诺所描述的“不确定环境”。


与此同时,随着阿尔诺年事已高,一场堪比《继承之战》(Succession)剧情的接班人戏码正在上演:他的子女——包括名列2025年《财富》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第60位的德尔菲娜·阿尔诺——均已经参与集团的某些业务,关于谁将接任的猜测甚嚣尘上。


苏德巍(David Solomon)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36
37.webp

图片来源:Naina Helén Jåma—Bloomberg/Getty Images


苏德巍不再是备受质疑的高盛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就在几年前,由于资深银行家大量离职和裁员事件,一些人对苏德巍的领导风格提出质疑。而他用业绩赢得了胜利,让批评者哑口无言。今年第一季度,高盛集团报告称,其资产管理规模达到创纪录的3.17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净利润增长15%至47.4亿美元,净收入增长6%至150.6亿美元。高盛集团的股价表现帮助苏德巍继续掌权并获得加薪:2024年,他的薪酬为3,90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26%。如果他能够在高盛再任职五年,还将额外获得8,000万美元。


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
丹妮拉·阿莫迪(Daniela Amodei)
Anthropic公司
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达里奥)
Anthropic总裁及联合创始人(丹妮拉)
37
38.webp

图片来源:Dario: Markus Schreiber—AP Photo; Daniela: Bridget Bennett—Bloomberg/Getty Images


因为OpenAI与微软的合作会危及人工智能安全,达里奥和丹妮拉·阿莫迪兄妹二人于2021年辞去OpenAI的高管职位,创立了Anthropic。但构建前沿模型成本高昂,Anthropic不得不自行筹集资金——从亚马逊筹集80亿美元,从谷歌筹集20亿美元,2025年3月又在由Lightspeed领投的E轮融资中再获35亿美元,公司的估值达到615亿美元。Anthropic的聊天机器人Claude已经成为OpenAI ChatGPT的强劲竞争对手,据报道,2025年7月其年化收入已经达到40亿美元。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需求,尤其是Claude在代码生成方面的优势。


山塔努·纳拉延(Shantanu Narayen)
Adobe公司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38
39.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Adobe


Adobe的首席执行官山塔努·纳拉延全力押注人工智能。多年来,他一直对深度伪造技术(Deepfake)敲响警钟,而如今他致力于向公司创意客户群体保证,生成式人工智能旨在增强而非取代他们的才能。今年,Adobe已经整合新人工智能功能,深化客户参与度,公司的年度经常性收入显著增长。今年7月,Adobe与英超联赛(Premier League)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联赛的数字化球迷体验。纳拉延于2007年就任首席执行官,带领Adobe将年收入从接手时的3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年底的超过210亿美元。


柯睿安(Christian Klein)
思爱普(SAP)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39
40.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SAP


柯睿安位居欧洲企业软件行业之首。他推动公司转向“云优先”战略,将人工智能融入思爱普的核心业务流程。他力推将思爱普此前分散的SaaS收购业务整合到一个统一、协同的平台上,并采用统一战略。其成果是:思爱普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约为3,500亿美元。


魏哲家(C.C. Wei)
台积电(TSMC)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40
41.webp

图片来源: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很少有公司重要到成为外交政策议题,但台积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是一个例外。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商和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是苹果和英伟达等客户的主要供应商,也是唯一一家能够量产最先进芯片的公司。自2024年6月起担任台积电董事长的魏哲家,正在带领这家芯片制造商迎接人工智能热潮,使公司2024年合并营收达到创纪录的90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


正如魏哲家最近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所说:“倘若10年前有人告诉我,我会与美国总统会面,共同商讨数千亿美元的投资事宜以拓展全球业务版图,我会认为他们是在开玩笑。”


台积电还在美国、日本和德国投资新建工厂,各国政府正在向芯片制造商投入巨资,以期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但可能成本更高)。然而,魏哲家如今面临新挑战: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政策将芯片制造产业回流美国。今年早些时候,魏哲家同意将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的投资额增加1,000亿美元。


玛尔塔·奥尔特加(Marta Ortega)
Inditex集团
董事长
41
42.webp

图片来源:Carlos Alvarez—Getty Images


玛尔塔·奥尔特加是阿曼西奥·奥尔特加·高纳的幼女,后者是Inditex集团的创始人及最大股东,也是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奥尔特加目前居住在西班牙的拉科鲁尼亚,她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Inditex集团度过,该集团旗下拥有Zara、巴适卡(Bershka)和Massimo Dutti等零售连锁品牌,自2007年起,她就在集团内逐步晋升。在伦敦摄政大学(Regent’s University London)获得国际商务学位后,这位继承人从Zara和巴适卡门店的销售助理做起。现年41岁的她自2015年起担任阿曼西奥·奥尔特加基金会(Amancio Ortega Foundation)董事会受托人,并于2022年晋升为Inditex集团董事长。自此,这家时尚巨头持续发展壮大,奥尔特加也证明了那些质疑她“靠关系上位”的人是错误的。尽管面临来自中国快时尚电商如希音(Shein)日益激烈的竞争,Inditex仍然表现不俗。2024年的销售额增长7.5%,达到386亿欧元。


马克·罗恩(Marc Rowan)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及联合创始人
42
43.webp

图片来源:Yuki Iwamura—Bloomberg/Getty Images


马克·罗恩在德崇证券(Drexel Burnham)师从迈克·米尔肯磨练业务,当该公司于1990年倒闭时,罗恩、莱昂·布莱克和乔什·哈里斯共同创立了阿波罗公司(Apollo),这一事迹广为人知。他们的首笔交易是收购并拯救了一家名为Executive Life的破产保险公司。“那感觉就像我是学校里唯一翻开书本并能够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得益于精算研究,我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保险风险。”他告诉《财富》杂志。


罗恩通过专注于利润丰厚的私人信贷领域,推动这家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业绩飙升。他有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6年将阿波罗的资产管理规模(AUM)提升三分之二至1万亿美元,并使收入几乎翻倍,而目前公司的收入水平已经创出历史新高。他告诉《财富》杂志的肖恩·塔利:“我不认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我认为我们只是理性地观察趋势,并且选择了一个在信贷领域中拥有最佳前景的巨大市场。”


张一鸣
字节跳动
创始人
43
44.webp

图片来源:VCG–VCG/Getty Images


年仅42岁的张一鸣已经创立了全球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彭博社和《福布斯》(Forbes)杂志均于今年3月将其列为中国首富。字节跳动凭借短视频平台TikTok和抖音的巨大成功,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TikTok仍然面临美国禁令的威胁,但目前该平台仍然对美国用户开放,政界人士正在忙于寻找解决方案。张一鸣于2021年卸任字节跳动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将权力移交给梁汝波,后者目前身兼两职。不过,有消息称张一鸣依然参与公司决策。路透社(Reuters)透露,这位科技创始人仍然持有大部分表决权股份。


阿比盖尔·约翰逊(Abigail Johnson)
富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44
45.webp



在执掌富达投资(Fidelity)的十年间,阿比盖尔·约翰逊不断拓展其家族所有的金融帝国,进一步进军私募市场和加密货币等另类投资领域。2024年,富达投资管理的自由裁量资产规模达到5.9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1万亿美元,规模仅次于贝莱德集团(BlackRock)和先锋领航集团(Vanguard)。富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面向零售客户的业务,例如经纪业务、财富管理咨询和401(k)服务,而这些业务线正是约翰逊重点培育的领域。


裴容范(Joseph Bae)
斯科特·纳托尔(Scott Nuttall)
KKR公司
联席首席执行官
45
46.webp

图片来源:Patrick James Miller for Fortune


与他们的导师亨利·克拉维斯和乔治·罗伯茨一样,KKR的两位掌门人裴容范与斯科特·纳托尔有着长期共事的经历。两人在27岁担任分析师时相识,之后在这家私募股权巨头一路晋升,两人的职业生涯遍及全球。如今作为KKR的联席首席执行官,他们执掌着全球第三大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其股票在行业内备受追捧,且野心勃勃。通过开拓私募股权以外的业务,构建类似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买入并持有战略,裴容范和纳托尔制定了一个大胆的目标,计划在2030年前将资产规模提升至1万亿美元。


在接受《财富》杂志关于KKR的专题采访时,裴容范说:“从哲学上讲,公司的文化是低调承诺,高调兑现。如果我们没有十足把握实现甚至超额完成这些长期目标,是不会把它们公之于众的。”


戴文睿(Dave Ricks)
礼来公司(Eli Lilly)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46
47.webp

图片来源:Annabelle Gordon—Bloomberg/Getty Images


凭借礼来公司的几款核心产品的成功,戴文睿成为制药行业最具影响力且薪酬最高的首席执行官之一。这家制药商推出了广受欢迎的减肥药Zepbound,该药物于2023年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此后为公司带来了数十亿美元收入。Zepbound的销售额推动戴文睿去年的薪酬达到1.14亿美元(仅2024年第四季度,Zepbound销售额就达到19亿美元,远超上一年同期的1.76亿美元)。礼来公司还在研发一种名为orforglipron的疗法,这是一种口服GLP-1类药物。关于这种无需注射、更易于低成本分发的减肥药的利好消息,在今年4月推动公司的股价飙升。


今年春天,戴文睿成为少数几位公开呼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采用税收等工具而非进口关税来提振美国经济的首席执行官之一,这让他登上了新闻头条。“我们支持美国政府增加国内投资的目标。”他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但我们认为关税并非合适的机制。”


李在镕(Jay Y. Lee)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会长
47
48.webp

图片来源:SeongJoon Cho—Bloomberg/Getty Images


李在镕是三星电子的会长,也是韩国首富。长期以来,他一直被当作接班人培养,并在其祖父创立的公司中成长、接受教育和培训,以接替其父李健熙(Lee Kun-hee)。自2014年其父因为心脏病发作而陷入昏迷以来,他一直担任集团的实际领导者。然而,该公司领导层在2017年卷入一起贿赂丑闻,该案与韩国前总统朴槿惠(Park Geun-hye)的腐败丑闻有关。尽管李在镕曾经被拘留并入狱服刑,但他于2022年获得总统特赦,并重返三星执掌大权。2025年年初,李在镕在另一桩涉及会计欺诈的案件中被判无罪,这意味着他十年以来首次摆脱了法律纠纷。


尽管三星仍然是全球顶尖电子制造商之一,但其股价持续承压,因为其在芯片领域持续落后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


查尔斯·沙夫(Charles Scharf)
富国银行(Wells Fargo)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48
49.webp

图片来源:Tom Williams—CQ-Roll Call, Inc/Getty Images


现年60岁的查尔斯·沙夫被认为扭转了深陷丑闻的富国银行(Wells Fargo)的颓势。自2019年就任以来,这位纽约梅隆银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的前首席执行官及Visa公司的前总裁,通过战略性裁减表现不佳的业务部门、削减富国银行的自由裁量支出,以及裁减数千个岗位,成功扭转了公司局面。这些举措使他获得了“电锯查理”(Chainsaw Charlie)的绰号。这些策略被证明是有效的。


今年6月,美联储解除了对富国银行实施的1.95万亿美元资产上限限制,这一限制是2018年因为该行过去的不当行为而施加的。随着股价上涨,富国银行董事会于去年年底为表彰沙夫的努力,向他授予了3,120万美元的薪酬方案。


屈翠容(Joey Wat)
百胜中国(Yum China)
首席执行官
49
50.webp

图片来源:Rebecca Greenfield for Fortune


屈翠容证明,外国品牌在中国仍然能够占一席之地——只要你愿意深耕细研本土市场。2018年,在百胜中国从美国母公司分拆两年后,屈翠容开始担任百胜中国的首席执行官。如今,该公司在全中国运营超过1.65万家门店,包括必胜客(Pizza Hut)和肯德基(KFC)。百胜中国去年营收超越其美国同行,高达110亿美元,而美国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为70亿美元。


百胜中国正在应对两大挑战:消费疲软和消费者对外国品牌日益增长的厌倦感。屈翠容和百胜中国是如何保持领先的?答案是投资小城市、推出更实惠的份量,以及推出更具本土特色的创新菜品,例如“招财猫比萨”(Fortune Cat Crust Pizza)——其饼皮内填充开心果。


安蒙(Cristiano Amon)
高通(Qualcomm)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50
51.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Qualcomm


作为高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安蒙曾经主导该芯片巨头的4G和5G无线技术研发,以及大获成功的骁龙(Snapdragon)系列移动处理器的开发工作。过去一年,他致力于推动公司向人工智能和个人电脑领域的领军者转型,但结果喜忧参半。该公司曾经短暂考虑收购英特尔或其个人电脑设计业务部分,但因为监管和财务方面的担忧,该交易未能推进。与此同时,高通公司于今年6月同意以约24亿美元收购半导体公司Alphawave——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旨在增强其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能力。


高通的骁龙X(Snapdragon X)芯片目前已经为许多新“人工智能个人电脑”提供动力,但其在下一代计算竞赛中仍然面临来自苹果公司的自研芯片和超微半导体公司的人工智能加速处理器的激烈竞争。


贝丝·福特(Beth Ford)
Land O'Lakes公司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51
52.webp

图片来源:Ackerman + Gruber/Courtesy of Land O’Lakes


贝丝·福特掌舵Land O’Lakes,将自己置于商业与政策交汇的核心位置。自2018年起担任这家以黄油闻名、由会员所有的农业合作社的首席执行官以来,她持续关注农村医疗保障和宽带接入等关键议题。今年,她出任美国商业圆桌会议(Business Roundtable)移民委员会主席,成为这场高度敏感政治平衡行动中的关键人物——一方面致力于为对美国诸多产业(包括农业)至关重要的工人争取合法移民通道,另一方面也呼应特朗普政府所强调的优先议题,例如边境安全。


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
赛富时(Salesforce)
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及联合创始人
52
53.webp

图片来源:Halil Sagirkaya—Anadolu/Getty Images


过去一年,在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的带领下,云计算先锋赛富时完成了向Agentforce平台的“重大转型”—— 这一平台专为部署具备自主规划和执行能力的人工智能体而设计,旨在覆盖完整的业务流程。贝尼奥夫对这项技术信心十足:今年6月他宣称,人工智能如今已经承担公司高达50%的工作量。不过,华尔街对此的态度则更为审慎。


自Agentforce于2024年9月在Dreamforce大会上高调亮相以来,赛富时的股价在乐观与质疑之间反复波动:2024年12月曾经一度攀升至367美元高点,随后因为业绩指引低于预期以及外界对人工智能体能否带来短期营收增长的疑虑而回落。2025年5月,赛富时实现了7.6%的同比营收增长,超出第二季度盈利预期,并宣布了一项自2021年收购Slack以来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以80亿美元收购数据管理公司Informatica。


陈翊庭(Bonnie Chan)
香港交易所集团
行政总裁
53
54.webp

图片来源:Eva Marie Uzcategui—Bloomberg/Getty Images


随着投资者押注深度求索(DeepSeek)、中国经济复苏以及港股估值洼地,香港市场正在迎来强劲反弹。而站在这波市场行情核心位置的,正是香港交易所集团的行政总裁陈翊庭。若论影响力,她或许是仅次于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Paul Chan,两人并无亲属关系)的香港金融界代表人物。在她的推动下,香港正在吸引来自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的大量新上市企业,交易量不断刷新纪录,重返全球IPO市场前列。随着美国对中资企业赴海外融资日趋不友好,香港有望从中受益。此外,港交所近年来致力推动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其“告别单一性别董事会”政策已经初见成效: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港约2,600家上市公司中,仅0.7%仍然为全男性董事会。


萨弗拉·卡茨(Safra Catz)
甲骨文公司(Oracle)
首席执行官
54
55.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Oracle


硅谷老牌企业甲骨文在云计算领域长期落后于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但在首席执行官萨弗拉·卡茨的带领下,公司通过与竞争对手展开合作迎头赶上,让客户能够在亚马逊云科技(AWS)、Azure和Google Cloud上运行甲骨文产品。过去一年,甲骨文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加码:公司是总额达到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计划”(Stargate)的关键参与方,该项目由OpenAI和软银集团联合发起,目标是在美国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据报道,今年6月,甲骨文与OpenAI签署了一项价值高达300亿美元的云基础设施合作协议,该金额已经超过其当前整个云业务的规模。在最近一个财年的第四季度,甲骨文实现营收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云基础设施收入激增52%。在这一强劲势头推动下,投资者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分析师开始将甲骨文视为云端人工智能领域崛起中的新力量。


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甲骨文公司(Oracle)
董事长、首席技术官及联合创始人
55
56.webp

图片来源: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拉里·埃里森卸任甲骨文的首席执行官已逾十年,距离他与他人共同创办这家软件巨头也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如今,这位亿万富翁虽身居夏威夷的私人岛屿,但在硅谷却仍然举足轻重。埃里森目前仍然担任甲骨文的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需求激增,甲骨文的股价在过去一年强势反弹,也进一步推高了他的个人财富,其身家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


如今,埃里森在好莱坞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儿子大卫·埃里森,正在通过价值80亿美元的派拉蒙(Paramount)与Skydance并购交易,即将出任派拉蒙的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本人曾经为该交易提供资金支持,不过派拉蒙方面在近期明确指出,大卫将拥有投票控制权。


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
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
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
56
57.webp

图片来源:Indranil Aditya—NurPhoto/Getty Images


印度信实工业的董事长穆克什·安巴尼不仅是商界巨擘,也深谙举办盛宴之道。去年,为庆祝小儿子阿南特的婚礼,安巴尼家族举办了为期数月的奢华庆典,Meta的马克·扎克伯格、三星的李在镕等多位《财富》杂志的榜单人物专程前往印度参加。截至今年7月初,安巴尼以约1,000亿美元的身家稳居亚洲首富宝座。他领导的信实工业是印度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集团之一,业务横跨石化、零售、娱乐、电信等多个领域。目前,安巴尼正在致力于培养下一代接班人。长子阿卡什已经出任电信子公司Reliance Jio的董事长,女儿伊莎则在推动零售业务的快速扩张。


泰德·萨兰多斯(Ted Sarandos)
格雷格·彼得斯(Greg Peters)
Netflix
联席首席执行官
57
58.webp

图片来源:Sarandos: Rodin Eckenroth—Getty Images; Peters: Gonzalo Marroquin—Getty Images for Netflix


Netflix的联席首席执行官架构在当今商界并不多见,但泰德·萨兰多斯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在2020年至2023年间便与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里德·黑斯廷斯共同担任首席执行官。随着黑斯廷斯逐步淡出,拥有多年首席运营官与首席产品官经验的格雷格·彼得斯加入高层管理团队,与萨兰多斯搭档执掌大权。尽管二人在任期间因为打击长期存在的“共享密码”行为而引发争议,但Netflix仍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视频流媒体市场中稳居领先地位。


公司最新财报显示,季度新增订阅用户达到500万,营收同比增长15%,达到98.3亿美元,超出华尔街的预期。面向下一阶段发展,Netflix正在积极布局体育赛事直播领域,不过其游戏业务的进展仍然不太顺利。


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
Uber
首席执行官
58
59.webp

图片来源:Yuki Iwamura—Bloomberg/Getty Images 



在担任Uber首席执行官的七年之间,达拉·科斯罗萨西成功地将这家网约车及外卖平台打造成行业领军者,一路超越包括Lyft在内的一众竞争对手。他带领公司走出早期高投入和新冠疫情冲击带来的财务困局,实现稳健增长。2023年,Uber实现一个关键里程碑——首次作为上市公司实现全年盈利。2024年前六个月,Uber整体营收增长近16%,达到208亿美元,利润激增近46%,达到3.45亿美元。


展望未来,这位Expedia的前首席执行官希望将Uber打造为一站式 “超级出行应用程序”,而不仅限于网约车服务。同时,他还需要应对日益激烈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带来的竞争,在这一新兴领域,谷歌旗下的Waymo已经走在前列。


柳井正(Tadashi Yanai)
迅销集团(Fast Retailing)
首席执行官、总裁兼董事长
59
60.webp

图片来源:Toru Hanai—Bloomberg/Getty Images 



柳井正是零售巨头迅销集团的创始人,该集团以旗舰品牌优衣库(Uniqlo)闻名于世。他将迅销从一家小小的男装店发展为全球最大的服装公司之一,旗下门店遍布全球,总数超过2,000家。凭借所持股份,柳井正长期稳坐日本首富宝座。在日本商界,他因为推动企业创新、实行扁平化管理架构以及提出“优衣库是一家科技公司”的独特理念,被日本商界公认为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之一。但与其他企业家一样,柳井正如今也面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的冲击。他警告称,成本上升势必导致美国市场商品价格上涨。


孙正义(Masayoshi Son)
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及创始人
60
61.webp

图片来源:Aaron Schwartz—Sipa/Bloomberg/Getty Images 



孙正义,这位以果敢著称的日本企业家,于1981年创立软银集团。不过,与其说他以创办企业闻名,不如说他因为一系列惊人投资而广受关注。他最知名的一笔投资是在2000年,软银以2,000万美元入股阿里巴巴。直到软银在2023年出售了大部分持股,该笔投资最终为公司带来了720亿美元的回报。


然而,并非所有投资都如此成功。2017年,孙正义启动规模高达1,000亿美元的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其中数十亿美元投向共享办公企业WeWork,而后者已经于2023年申请破产。此外,还有错失英伟达的教训。2019年,软银出售了英伟达股份,未能搭上当今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股价飙升。《财富》杂志在2024年6月报道称,若软银持股至今,其持仓市值就将超过1,600亿美元。


如今,孙正义和软银似乎正在逐步重回正轨。今年早些时候,软银参与了OpenAI规模达到400亿美元的融资。软银仍然掌控着芯片设计公司Arm,后者已经于2023年末上市。今年3月,软银以65亿美元收购芯片制造商Ampere Computing;今年5月,公司宣布四年来首度实现年度盈利。


特里西娅·格里菲斯(Tricia Griffith)
前进保险公司(Progressive)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61
62.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Progressive


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自然灾害代价日益高昂以及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今的保险行业面临重重挑战。但在资深掌门人格里菲斯的带领下,前进保险公司正在稳健应对这段动荡时期。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54亿美元,同比增长21%,连续第二年实现如此强劲的增长。公司全年新增保单超过500万份,并计划于2025年在美国再招聘1.2万名员工,以维持增长势头。在格里菲斯的领导下,公司通过大力推行房屋与汽车保险捆绑销售等业务,同时实施大幅提价策略,实现了业绩爆发式增长。即便是竞争对手沃伦·巴菲特,也曾经对她的经营表现公开称赞。


雷什玛·克瓦尔拉马尼
(Reshma Kewalramani)
福泰制药公司(Vertex Pharmaceuticals)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62
63.webp

图片来源:Dina Rudick—Anthem Multimedia for Vertex Pharmaceuticals


雷什玛·克瓦尔拉马尼是一位持证医生,曾经担任福泰制药公司的首席医疗官,并于2020年出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将医学背景融入公司战略,为企业注入专业洞见。福泰目前市值超过1,100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力量。今年,公司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推出全新无阿片类止痛药Journavx,这是二十年来首个获批的此类药物。福泰最广为人知的成就,是开发出多种创新药物组合,用于治疗影响全球约10万人群的囊性纤维化疾病。


尼古拉·坦根(Nicolai Tangen)
挪威中央银行投资管理公司
(Norges Bank Investment Management)
首席执行官
63
64.webp

图片来源:Naina Helén Jåma—Bloomberg/Getty Images 



尼古拉·坦根执掌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机构——挪威中央银行投资管理公司。截至目前,该公司管理高达1.9万亿美元主权财富基金,已经投资全球8,500家企业,包括苹果、微软和雀巢,持有全球约1.5%的上市公司股份。如今,坦根的影响力早已超越金融市场。他主持的播客节目《In Good Company》长期占据排行榜首位,节目嘉宾包括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大众公司(VW)的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等重量级人物。


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
爱彼迎(Airbnb)
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
64
65.webp

图片来源:D'Aprano—Getty Images for Airbnb


自2007年与他人共同创办爱彼迎以来,布莱恩·切斯基已经将这项“沙发客”起家的服务,打造成彻底改变旅游业格局的全球民宿巨头。爱彼迎的广受欢迎,加之切斯基极具亲和力的媒体形象,使他成为新一代创业者心中的榜样人物。与此同时,爱彼迎也对希尔顿(Hilton)、凯悦(Hyatt)等传统酒店集团构成了实质威胁,持续分流其客户资源。目前,切斯基正在致力于将爱彼迎拓展为一站式旅行平台。他正在推动一项新服务,允许房东聘请专业托管人代为打理房源。此外,爱彼迎计划于明年重启一项早前搁置的业务:为用户提供旅游行程与课程等本地化体验项目。


艾玛·沃姆斯利(Emma Walmsley)
葛兰素史克(GSK)
首席执行官
65
66.webp

图片来源:Jaimi Joy—Bloomberg/Getty Images


作为制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掌门人之一,同时也是英国的富时100指数(FTSE 100)中为数不多的女性首席执行官,艾玛·沃姆斯利正在步入她执掌葛兰素史克第九年的关键阶段。她正在带领公司在癌症和抗菌素耐药性领域加快研发进程,并大力投入人工智能,推动转型不断深化。2024年,葛兰素史克的癌症药物销售额实现翻番,带动公司的整体营收增长至417亿美元。


帕尔默·勒基(Palmer Luckey)
Anduril
联合创始人
66
67.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Anduril


帕尔默·勒基19岁时在父母家车道上的露营拖车里设计出虚拟现实头显,由此声名鹊起。他创办的Oculus点燃了全球VR热潮,并于2014年以20亿美元的价格被Facebook收购。在经历从Facebook颇具争议的离职后,勒基再次创业,联合创办了快速崛起的国防科技公司Anduril。该公司通过人工智能驱动武器系统,主要客户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2022年加入的乌克兰。


今年早些时候,Anduril的估值达到305亿美元,跻身全球最具价值的13家未上市企业之列。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勒基也开始就人工智能用于战争的潜在风险和伦理问题发声,并毫不避讳公开抨击那些令他不满的人。在Anduril内部,他正在主导一项为美军研发战场用头戴设备的项目,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视为这位虚拟现实先锋的一次“回归初心”。


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
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
(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
首席执行官及创始人
67
68.webp

图片来源:Taylor Hill—Getty Images


亿万富翁对冲基金经理、激进投资者比尔·阿克曼是当今金融界最具影响力且颇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于2004年创立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目前担任首席执行官,公司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83亿美元。阿克曼以激进且大胆的投资策略著称,曾经推动Chipotle Mexican Grill公司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等多家公司的重大变革。他也是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声音,在X平台[前身为推特(Twitter)]上拥有逾百万名粉丝,经常就财经、政治与文化话题发表观点。阿克曼同时也是2006年成立的潘兴广场基金会(Pershing Square Foundation)的共同受托人。


亚西尔·鲁马扬(Yasir Al-Rumayyan)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总裁
68
69.webp

图片来源:Chris Unger—Zuffa LLC/Getty Images


亚西尔·鲁马扬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的总裁。今年,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9,250亿美元,跻身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之列,其所有业务均由鲁马扬主导。他同时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的董事长。在鲁马扬的领导下,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正在成为沙特“去石油化”经济转型战略的核心支柱,并积极投资于一批极具颠覆性的美国企业,包括黑石集团(Blackstone)、Uber和特斯拉。


近年来,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持续加码人工智能领域。2021年设立沙特人工智能公司(Saudi Company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4年2月又创立先进制造企业Alat。2024年夏天,沙特公共投资基金还将其对英超(English Premier League)的纽卡斯尔联足球俱乐部(Newcastle United)的持股比例增至85%,鲁马扬本人担任俱乐部的董事长;基金也继续持有沙特职业联赛(Saudi Pro League)多支俱乐部的股份,其中包括葡萄牙球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效力的利雅得胜利(Al-Nassr)。


今年,沙特公共投资基金还与国际足联(FIFA)达成合作,将共同参与筹备2025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FIFA Club World Cup)。


丹尼尔·埃克(Daniel Ek)
Spotify
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
69
70.webp

图片来源:Phillip Faraone—Getty Images/Spotify


2024年对Spotify来说是“变现之年”——这虽然让用户的钱包倍感压力,却极大提振了公司股价和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埃克的个人财富。2025年,这家音乐流媒体巨头继续稳居市场领先地位,股价于6月创下历史新高,首次将公司市值推升至1,600亿美元以上。虽然受业绩不及预期影响,公司股价于次月有所回调,但视频播客或将成为Spotify的下一个增长引擎,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3.5亿名用户在平台上观看过相关内容。


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
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
普通合伙人及联合创始人
70
71.webp

图片来源:Lester Cohen—Getty Images for Breakthrough Prize


无论褒贬,人们总会关注马克·安德森的发言。这位风险投资人是现代科技行业的奠基者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联合开发了首款主流网页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2009年,他与他人共同创办了风险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简称a16z),该公司迄今为止已经投资包括爱彼迎、Facebook、Stripe、GitHub和Lyft在内的多家科技巨头。公司目前管理的资产达到440亿美元,正在积极将业务拓展至公募市场投资、财富管理及私募股权等领域。


安德森于2011年发表的文章《软件正在吞噬世界》(Why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使其影响力突破科技圈,延伸至更广泛的经济与商业领域。但近年来,他的一些观点,例如力挺放开人工智能监管、公开支持唐纳德·特朗普竞选总统,因为强硬立场和尖锐言辞而在硅谷引发巨大争议,使这位互联网先锋成为颇具争议的公众人物。


肯·格里芬(Ken Griffin)
Citadel
首席执行官、联合首席投资官及创始人
71
72.webp

图片来源:Craig Barritt—Getty Images for TIME


肯·格里芬于1990年创办对冲基金Citadel,当时管理资金仅为460万美元,早期投资人中还包括他的祖母。如今,他的个人净资产已经达到约480亿美元,跻身全球最富有人士之列。格里芬不仅凭借Citadel登顶华尔街,还打造了涵盖多个领域的庞大金融帝国。其中,Citadel Securities作为其流动性与做市业务平台,已经重塑全球金融市场的技术基础设施,并获得红杉资本(Sequoia)、Paradigm等硅谷风投公司的支持。除金融界外,格里芬在政界也极具影响力,是全美最活跃的政治捐款人之一。在最近一轮选举周期中,他斥资数千万美元支持多位共和党候选人。尽管政治立场倾向保守,但他也曾经直言反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


梁文锋
深度求索(DeepSeek)
首席执行官及创始人
72
73.webp

图片来源:VCG—VCG/Getty Images


2025年最令人震惊的人工智能突破,并非来自OpenAI、Meta,甚至也不是阿里巴巴,而是一家资源相对有限的中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它推出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不仅追平,甚至超越了美国同类领先产品,令全球为之瞩目。深度求索由极为低调的梁文锋创办,其前身是量化对冲基金幻方(High-Flyer)旗下的孵化项目。


如今,梁文锋及其一手打造的深度求索已经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宠儿”,掀起一波中国人工智能概念股大涨潮,也动摇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正当性基础。梁文锋在今年2月受邀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与华为的任正非、腾讯的马化腾等商界巨头同席而坐,其个人地位由此跃升至“中国人工智能新贵”的顶层行列。


弗拉德·特内夫(Vlad Tenev)
Robinhood Markets
首席执行官、总裁兼董事长
73
74.webp

图片来源:Chris Ratcliffe—Bloomberg/Getty Images


自2013年与巴伊朱·巴特共同创办Robinhood以来,蓄着一头长发的弗拉德·特内夫在公众眼中经历了多重身份转变:从挑战传统机构的青年科技奇才,到2021年GameStop做空风波后的“全民公敌”,再到如今华尔街的中坚力量。如今的Robinhood已经从初创公司成长为一家更成熟的上市公司,能够与富达(Fidelity)、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等传统巨头同台竞争。但特内夫对公司的愿景远不止于此。他希望将加密货币深度融入Robinhood的核心战略,并率先布局“代币化股票”这一炙手可热的新领域——即将股票通过区块链包装后发行的新型证券形态。他的坚持与大胆尝试已经开始显现成效:过去一年,Robinhood的股价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同比大涨50%。


乔纳森·格雷(Jonathan Gray)
黑石集团(Blackstone)
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74
75.webp

图片来源:Paul Yeung—Bloomberg/Getty Images


三十多年来,乔纳森·“乔恩”·格雷始终是黑石集团成长壮大的关键推手,如今被广泛视为联合创始人苏世民(Stephen Schwarzman)的接班人。2018年,格雷出任黑石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目前该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17万亿美元。他于1992年大学毕业后即加入黑石,担任私募股权与并购分析师,后来执掌黑石房地产(Blackstone Real Estate)的全球业务,曾经主导对希尔顿酒店的投资,为公司带来140亿美元利润。作为现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格雷推动“主题式投资”策略,聚焦数字基础设施、住房及私募信贷等长期结构性趋势。


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
拉里·佩奇(Larry Page)
Alphabet (Google)
联合创始人
75
76.webp

图片来源:Brin: Lionel Hahn—Getty Images; Page: Stuart Isett for Fortune


坐拥数千亿美元身家的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与拉里·佩奇,原本能够逍遥世外,在参加火人节(Burning Man)活动之余,偶尔涉足初创公司投资。但尽管两人早已淡出Alphabet及谷歌的日常运营,却并未真正“退休”。布林已经重返Googleplex园区,主动协助现任首席执行官应对人工智能革命。“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家,我从未见过如此令人兴奋的事物。”他在一场会议上如此表示。


布林也是推动谷歌与Character.AI的联合创始人诺姆·沙泽尔达成合作的关键人物,该交易金额据称高达27亿美元。佩奇也并未闲着:他一直是Google DeepMind的首席执行官德米斯·哈萨比斯的坚定支持者,并活跃于谷歌体系之外的技术投资领域。考虑到他们的地位、平台影响力以及掌握的庞大资本,可以预见,这对科技传奇组合仍将持续塑造未来世界。


艾伯乐(Albert Bourla)
辉瑞公司(Pfizer)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76
77.webp

图片来源:Dia Dipasupil—Getty Images


2025年伊始,辉瑞首席执行官艾伯乐迎来了一个不错的开局。今年1月,面对激进投资机构Starboard Value可能发起的代理权之争,辉瑞通过招募关键高管以推进肿瘤药物研发——这一方向正是Starboard此前所力推的应对疫苗收入下滑的举措——成功化解了潜在危机。消息公布后,辉瑞的股价小幅上涨。不过,艾伯乐此后仍然面临不小挑战,包括减重药物研发失败以及部分业务销售放缓。但辉瑞远未出局:公司在多个癌症治疗药物以及潜在RSV疫苗的研发管线中均取得积极进展。


艾伯乐亦是业内极具影响力的声音,现任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主席。近期,他频频呼吁加大对创新药物的投入,甚至提出美国及其盟友应组建一个类似北约(NATO)的“药品研发联盟”。


傅恪礼(Christophe Fouquet)
阿斯麦(ASML)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77
78.webp

图片来源:Peter Boer—Bloomberg/Getty Images


傅恪礼如今身处任何首席执行官都梦寐以求的位置:他所掌舵的阿斯麦几乎垄断了一项对计算与人工智能未来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极紫外光刻(EUV lithography),使这家公司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阿斯麦的客户包括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等全球芯片巨头。


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
Greylock Partners
合伙人
78
79.webp

图片来源:Jason Alden—Bloomberg/Getty Images


在2024年美国大选未能如愿后,硅谷反对特朗普最强烈的声音之一——里德·霍夫曼,似乎理应偃旗息鼓,但很显然,人们低估了他。这位“PayPal黑帮”出身、LinkedIn联合创始人、现任Greylock合伙人,当前正在活跃于多个颇具潜力的项目中:他与他人共同创办了新药研发初创公司Manas AI,以及聚焦“个体智能”的Inflection AI;自2017年起担任微软董事会成员;还不断扩张他打造的商业播客媒体品牌“Masters of Scale”。如今,一些曾经大力支持现届政府的硅谷同行也正在逐步向霍夫曼的政治立场靠拢,而这对他来说,无疑更添助力。


特德·皮克(Ted Pick)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79
80.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Morgan Stanley


特德·皮克始终未离开过摩根士丹利,并于2024年1月正式出任这家投资银行的第11任首席执行官。自1990年以分析师身份加入公司后,他一路晋升为董事总经理,并于2008年进入管理委员会核心决策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摩根士丹利一度陷入流动性危机,甚至濒临崩溃。正是皮克成功说服对冲基金Bridger Capital的创始人罗伯托·米尼奥内(Roberto Mignone)继续留存资金于该行,助力公司渡过难关。


此外,作为首批上市的私募股权公司之一,黑石集团之所以在2007年上市时选择摩根士丹利作为主承销商,也主要是信赖皮克在投行业界的影响力。作为新任掌门人,皮克在履新首年获得3,400万美元薪酬,跻身美国银行业薪酬最高的高管之列。


倪睿安(Brian Niccol)
星巴克(Starbucks)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80

81.webp

图片来源: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去年,倪睿安从Chipotle跳槽至星巴克,引发市场关注。他刚上任短短数月便斩获约9,600万美元薪酬,成为业界热议人物。为重振这家陷入困境的咖啡连锁巨头,倪睿安启动了“重回星巴克”(Back to Starbucks)计划,聚焦于简化菜单、加快服务速度,并提升门店环境的舒适度和吸引力。然而复兴之路并不平坦:自他上任以来,星巴克北美市场的同店销售仍然持续下滑。


鲍勃·艾格(Bob Iger)
迪士尼(Disney)
首席执行官
81
82.webp

图片来源:Michael Buckner—Variety/Getty Images


在担任迪士尼首席执行官十五年后,鲍勃·艾格曾经一度退休,不久后又重返这一岗位。目前已经是他第二次执掌迪士尼,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营收持续增长,流媒体服务在去年首次实现盈利。皮克斯(Pixar)的《头脑特工队2》(Inside Out 2)和漫威(Marvel)的《死侍与金刚狼》(Deadpool & Wolverine)等影片大获成功,《海洋奇缘2》(Moana 2)在流媒体平台上的表现也十分亮眼。艾格已经签约任职至2026年,迪士尼方面表示将在2026年年初确定其继任人选。


帕特里克·科利森(Patrick Collison)
约翰·科利森(John Collison)
Stripe
首席执行官及联合创始人(帕特里克);Stripe总裁及联合创始人(约翰)
82
83.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Stripe


帕特里克·科利森与约翰·科利森自少年时代便展现出非凡的科学与技术天赋,在爱尔兰赢得众多奖项。帕特里克年仅19岁、约翰仅17岁时,便成功出售了他们的第一家公司。尽管这已经是一个极具前景的起点,却远不及他们日后的成就:自2010年创立以来,两人将Stripe打造成全球最具价值的私营企业之一,目前的估值达到915亿美元。将Stripe简单定义为支付公司已经不足以概括其全貌:2024年,Stripe处理的支付总额高达1.4万亿美元。公司甚至连出版业务也有涉足,旗下设有Stripe Press。多年来,两兄弟历经估值下调、全球扩张的挑战,却始终绕不开一个关键问题:Stripe究竟何时会上市?


尼尔·莫汉(Neal Mohan)
YouTube
首席执行官
83
84.webp

图片来源:Michael Loccisano—Getty Images


尼尔·莫汉在2023年接替苏珊·沃西基出任YouTube首席执行官时,尚未被大众所熟知。但在科技圈内,他早已以精通广告业务、擅长内部管理而著称。他曾经担任YouTube产品与政策负责人,对平台的成功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担任首席执行官后,这位常着西装外套的高管加码押注YouTube的短视频业务Shorts,力图与TikTok和Instagram Reels展开竞争。他引入了全新人工智能功能,并通过收益分成吸引创作者加入。与此同时,YouTube Music与Premium的付费用户已经突破1.25亿,YouTube TV的订阅用户也已经超过800万。


叶鸿慕(Nicolas Hieronimus)
欧莱雅集团(L’Oréal)
首席执行官
84
85.webp

图片来源:Halil Sagirkaya—Anadolu/Getty Images


谁能想到一家拥有116年历史的全球美妆巨头,竟能够成功说服世界将其视为科技公司?欧莱雅的首席执行官叶鸿慕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人物。作为美宝莲(Maybelline)、兰蔻(Lancôme)、卡尼尔(Garnier)等主流品牌,以及伊索(Aesop)、科颜氏(Kiehl’s)等小众爆款品牌的母公司,欧莱雅正在将人工智能置于商业模式的核心位置:不仅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研发新化合物,还通过前沿技术为消费者打造高度精准的购物体验。


尽管叶鸿慕于2021年才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但在公司内部,他早已是熟面孔——他早在1987年便加入欧莱雅,从未离开。2024财年,欧莱雅实现5.1%的增长,年销售额达到434.8亿欧元。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在新产品上市速度上的强大能力,欧莱雅在《财富》杂志的最新榜单“欧洲最具创新力公司”中荣登榜首。


苏世民(Stephen Schwarzman)
黑石集团(Blackstone)
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及联合创始人
85
86.webp

图片来源:Jaimi Joy—Bloomberg/Getty Images


苏世民是黑石集团的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将这家公司打造为全球最大的另类投资管理机构。自1985年创立以来,黑石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17万亿美元,2024年营收达到132亿美元,较2023年的80亿美元大幅增长。2025年6月,苏世民宣布黑石将在未来十年向欧洲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显著扩大其在欧洲的布局。除了在金融界的领导地位,苏世民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推动者。2025年7月,黑石宣布将在宾夕法尼亚州投资250亿美元,用于发展数字和能源基础设施,以支持美国的人工智能未来。该项目预计将带动额外600亿美元投资,并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尽管潜在继任者乔纳森·格雷已经逐步接掌公司,但已经年近八旬的苏世民仍然是华尔街举足轻重的力量。


拉里·卡尔普(Larry Culp)
GE航空航天(GE Aerospace)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86
87.webp

图片来源:Anindito Mukherjee—Bloomberg/Getty Images


拉里·卡尔普挽救了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2018年,在股价暴跌的危机时刻,董事会将目光投向这位曾经担任丹纳赫(Danaher)首席执行官的董事会成员,请他出任通用电气的新任首席执行官。最终,他与董事会共同决定将这家百年工业巨头拆分为三家独立公司。卡尔普于2024年完成通用电气的拆分,转任专注航空发动机业务的GE航空航天的首席执行官。拆分后,GE Vernova专注于发电设备,GE医疗科技(GE HealthCare Technologies)则专注于影像设备及其他医疗技术。尽管一些老员工对托马斯·爱迪生与他人联合创办的这家公司“终结”感到惋惜,但这无疑是正确的抉择。卡尔普上任时,通用电气的市值为980亿美元,而如今三家独立公司的合计市值已经达到4,680亿美元。


傅里(Guillaume Faury)
空中客车(Airbus)
首席执行官
87
88.webp

图片来源:Nathan Laine—Bloomberg/Getty Images


作为全球两大民用客机制造商之一的掌舵者,傅里领导空中客车全面推进数字化创新与氢动力飞机研发,并通过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推动制造体系实现现代化升级。他同时担任多家欧洲重要工业协会的主席,借此影响欧洲在国防、太空及民用航空领域的政策走向。


陈嘉兴(Garry Tan)
Y Combinator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88
89.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Y Combinator


陈嘉兴掌管着硅谷知名创业加速器Y Combinator,爱彼迎、Instacart和Reddit等科技独角兽皆出自于此。自2023年年初出任首席执行官以来,陈嘉兴不断借助自身平台——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对加速器进行全面改革,积极支持创业者,并对本地官员频频发难,试图重塑旧金山的政治生态。他曾经资助推动2022年罢免旧金山市检察官的运动,并协助罢免三位学区董事会成员。在X平台上,他更是以言辞犀利、时有过激而著称。在执掌Y Combinator后,陈嘉兴推动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削减后期投资、将每年加速器班次翻倍,并将总部从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景城迁至旧金山。


鲁洛夫·博塔(Roelof Botha)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管理合伙人
89
90.webp

图片来源:Spencer Lowell for Fortune


鲁洛夫·博塔虽然不是红杉资本的创始人,却已经成为这家硅谷传奇风投机构的公众代言人(其官方头衔为“执行负责人”)。曾经作为“PayPal黑帮”成员之一,博塔自2003年加入红杉以来,以对YouTube、Instagram和Square等项目的前瞻性投资赢得声誉。自2022年7月升任掌门人以来,他带领红杉应对多个关键时刻,包括与中国业务“脱钩”,以及在FTX投资失利后安抚投资者情绪。博塔也在持续支持昔日PayPal战友、同为南非裔的埃隆·马斯克: 红杉不仅参与了马斯克对推特的收购,还在2024年参与了其人工智能公司xAI的60亿美元融资,并据称计划通过员工股份转让进一步增持该公司股权。


迈克·沃思(Mike Wirth)

雪佛龙(Chevron)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90
91.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Chevron


迈克·沃思现任雪佛龙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自2018年起接任首席执行官一职。早在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便以设计工程师身份加入这家能源巨头。在近年来能源板块表现强劲的背景下,雪佛龙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市值与净利润跃居“石油六巨头”第二位,仅次于其得克萨斯州的对手埃克森美孚。不久前,雪佛龙在与埃克森美孚的仲裁战中胜出,从而得以顺利完成对赫斯公司(Hess)高达530亿美元的收购案。


当前,公司在持续拓展得州西部至哈萨克斯坦的油气业务的同时,亦加大对氢能、可再生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碳捕集以及最新的锂提取等未来能源领域的投入。沃思近期完成了雪佛龙总部从加利福尼亚州迁至休斯敦的过渡。在执掌公司之前,他曾经担任中游、炼油及化工等多个业务的执行副总裁。


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
科氏公司(Koch Inc.)
联席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91
92.webp

图片来源:Bo Rader—Wichita Eagle/Tribune News Service/Getty Images


查尔斯·科赫长期担任科氏公司的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该工业巨头的年收入约为1,250亿美元,是美国第二大私营企业。然而,他更为人知的身份因观点而异:有人视其为自由市场的捍卫者,也有人批评其为美国政治的腐蚀者。查尔斯·科赫与其已故兄弟大卫·科赫携手数十年,致力于限制政府监管。现年89岁的查尔斯·科赫依然拥有强大的政治网络,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持续大量投入,并积极支持近期共和党的税改计划。然而,他面临的下一大挑战可能是迄今为止最艰巨的:其支持的一个保守派倡导组织正在代表一家佛罗里达公司起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起因是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这场官司成为科赫式传统保守自由市场主义与现政府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之间的世纪对决。


保罗·辛格(Paul Singer)
埃利奥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
联席首席执行官、总裁、创始人
92
93.webp

图片来源:Calla Kessler—Bloomberg/Getty Images


对于一位《财富》美国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来说,恐怕再没有比接到这个人的电话更让他们避之不及的了。保罗·辛格是埃利奥特管理公司的总裁及联席首席执行官,该公司是华尔街最早的对冲基金之一。近50年后,管理近730亿美元资产的埃利奥特,成为全球最著名且最令人畏惧的激进投资者。2025年,辛格的公司与大型石油企业展开激烈角力,推动在Phillips 66公司争取新的董事席位,并大幅增持英国石油公司(BP)的股份,后者于今年2月宣布进行“根本性重组”。惠普(Hewlett-Packard)、星巴克(Starbucks)及阿根廷政府也曾经成为其近期攻击目标。据报道,辛格的个人净资产超过60亿美元,是知名的共和党捐赠者,并积极支持以色列及LGBTQ群体的权益。


约书亚·库什纳(Josh Kushner)
Thrive Capital
首席执行官及创始人
93
94.webp

图片来源:Al Drago—Bloomberg/Getty Images


随着OpenAI的声誉迅速提升,约书亚·库什纳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他创办的投资公司Thrive Capital主导了这家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多轮融资。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查尔斯·库什纳的儿子、前特朗普高级顾问贾里德·库什纳的弟弟,约书亚在十多年前创立了Thrive Capital。公司的早期成功投资项目包括Warby Parker、Twitch和Instagram,随后又参与了GitHub、Stripe以及金·卡戴珊旗下品牌Skims的投资。OpenAI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曾经在接受《财富》杂志的采访时评价库什纳:“约书亚对高质量企业和创始人有高度的信念押注,他并不太在意其他投资者的看法。我非常认同这种精神。”


韩保罗(Paul Hudson)
赛诺菲(Sanofi)
首席执行官
94
95.webp

图片来源:Rebecca Greenfield for Fortune


韩保罗推动赛诺菲转型为专注于新药研发的生物制药公司。他剥离了赛诺菲的消费者健康业务,后将其更名为Opella,从而使赛诺菲能够集中资源和领导力发展核心生物制药业务。韩保罗致力于将赛诺菲打造成为全球免疫学领域的领导者。2024年,在哮喘药物杜匹昔单抗(Dupixent)等多款治疗药物以及充满潜力的研发管线的推动下,赛诺菲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劲销售增长。


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
彭博(Bloomberg)
大股东、联合创始人
95
96.webp

图片来源:John Phillips—Getty Images for 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迈克尔·布隆伯格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他最初在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任职,并逐步晋升为普通合伙人。1981年被解雇后,他用1,000万美元的离职补偿金创立了后来发展为彭博有限合伙公司(Bloomberg LP)的企业,专注于向华尔街提供金融信息。1990年,公司创办了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布隆伯格本人也成为全球顶级富豪,但在2001年当选纽约市的市长后淡出商界,并连任三届市长。卸任政府职务后,他重新执掌彭博有限合伙公司。2020年,他曾经再度涉足政坛参选美国总统,但最终退出。布隆伯格热衷慈善事业,持续向政治候选人提供巨额捐款。


高塔姆·阿达尼(Gautam Adani)
阿达尼集团(Adani Group)
创始人及董事长
96
97.webp

图片来源:Sumit Dayal—Bloomberg/Getty Images


高塔姆·阿达尼是印度最具影响力且颇具争议的商界人物之一。作为阿达尼集团的掌舵人,他也长期位居印度富豪榜前列。该集团在1988年成立之初是一家大宗商品贸易公司,如今业务已经拓展至港口、电力、采矿及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阿达尼被视为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亲密盟友,二人均来自古吉拉特邦,自莫迪担任该邦的首席部长以来便相识。这种密切关系引发国内政治质疑,印度反对党指控阿达尼凭借与领导层的密切关系牟利。而在美国,检方指控阿达尼涉及一宗2.5亿美元的贿赂案。阿达尼集团否认相关指控,但其股价至今仍未恢复。


李小冬(Forrest Li)
冬海集团(Sea Ltd.)
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创始人
97
98.webp

图片来源:Ore Huiying—Bloomberg/Getty Images


李小冬是新加坡科技巨头冬海集团的创始人,集团业务遍布全球。旗下游戏部门Garena覆盖超过160个市场,推出了《Free Fire》和《传说对决》(Arena of Valor)等热门游戏。冬海集团的电商平台Shopee在东南亚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正在积极拓展巴西和中国台湾省的市场。


2022年,李小冬带领公司艰难缩减成本,甚至改用单层厕纸以节省开支。如今,冬海集团已经实现盈利,标志着其成为一家成熟的科技企业。然而,李小冬如今面临更大挑战:在新加坡国家足球队多年表现不佳的背景下,重振该国的足球事业。


尚博远(Brian Sikes)
嘉吉公司(Cargill)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98
99.webp

图片来源:Liu Bin—Xinhua/Getty Images


嘉吉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私营企业,年营收约1,600亿美元;若嘉吉发布审计财报,其将在《财富》美国500强中排名第24位。作为嘉吉的首席执行官,尚博远执掌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贸易公司,尤其在俄乌战争后,嘉吉成为全球粮食供应链中的关键企业。公司的业务遍及70个国家,主要聚焦粮食及其他农产品,同时涉及能源、钢铁等非食品大宗商品贸易,旗下还设有一家专注食品领域的金融服务公司。尚博远在大学期间主修农业经济学,1991年大学毕业后加入嘉吉,最初在得克萨斯州普莱恩维尤的一家牛肉屠宰厂工作,2023年1月正式出任嘉吉首席执行官。


菲比·诺瓦科维奇(Phebe Novakovic)
通用动力(General Dynamics)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99
100.webp

图片来源:Stephen Voss/Courtesy of General Dynamics


菲比·诺瓦科维奇执掌的通用动力是美国最大的政府承包商之一,也是今年少数几家未被美国政府效率部削减预算的公司之一。通用动力是一家武器及军事装备制造商,2024年全年的营收达到47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3%。诺瓦科维奇自2001年加入通用动力,2013年升任首席执行官,同时兼任摩根大通的董事。据《财富》杂志在2015年报道,这位女掌门曾经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行动官员(不过别指望她会谈及此事),在进入商界前还曾经供职于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


卡罗尔·托梅(Carol Tomé)
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
首席执行官
100

101.webp

图片来源:Courtesy of UPS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卡罗尔·托梅出任全球航运物流巨头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时,已经在家得宝(Home Depot)履职多年——她曾经在该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鉴于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的传统运输业务面临持续压力,托梅全力推动公司转型,降低对亚马逊的包裹配送业务的依赖——目前该业务占到公司总营收的12%。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在去年冬季宣布,计划到2026年6月将亚马逊的业务量削减一半以上,并因此计划裁员2万人。为取代亚马逊业务,托梅近期推动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大举进军医疗保健物流领域,通过收购两家冷链解决方案供应商,迅速拓展温控运输业务。




制榜方法




《财富》杂志的编辑团队依据六大维度对每位候选人进行量化评估:

企业规模:基于候选人领导企业的中期(3年)及短期(近12个月)数据,包括营收与利润增长、盈利能力、市值表现等方面。

企业健康度:基于过去12个月的运营指标,包括流动性、运营效率、偿债能力等方面。

创新力:候选人是否实现行业首创成果,是否引领竞争对手效仿?

影响力:候选人的言行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人行为?

职业轨迹:候选人正处于其职业发展曲线的哪个阶段?

社会影响力:候选人是否善用其权力推动社会向善?(财富中文网)




数据编辑 — Scott DeCarlo, Aris Stavropoulos


译者:任文科、Zhy、Biz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

查看《中概股大涨,腾讯市值突破5万亿》的精彩观点
查看《财政部:“双贴息”政策期限一年,到期后将视情况研究是否延长》的精彩观点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98
发表于 2025-8-15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牛X,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280
发表于 2025-8-1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06:48 , Processed in 0.32609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