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回复: 12

[心情点滴] 这代孩子的“人生倒置病”:小时候花大把时间冲击考试,长大了不知道自己是谁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8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png

2.jpg
3.jpg
4.jpg


5.webp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


内容合作 | 微信号:waitan2022

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白涛涛     编丨Luna

一个人的一生,有一个成长规律。


从生理上来说,就是婴儿喝奶,长了牙开始吃东西,青春期荷尔蒙激发,成年后身体成熟。


心理上来说呢,小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想哭就哭、想闹就闹,大一些之后,开始注意同伴之间的关系,然后逐渐成为一个心智成熟、能自我控制的社会人。


我不是专业人士,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


6.webp



可是呢,我忽然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会,生生地给倒了个个儿——就像是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


要求小孩子的行为像个成年人;可是呢,我们社会的成年人,却幼稚地像个孩子。
人到成年,尤其中年之后,应该是心智成熟、自我价值清晰、生活富足、信仰坚定、越来越热爱生命的状态。

可惜的是,我们却越来越焦虑、惶恐,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度过余生。


这,到底是怎么了?


7.webp

小时候不讲道理是正常的

长大不讲道理就是荒谬的



小时候,本来应该这样:横竖不吝,油盐不进,听不进道理,按着自己的性子来,撒娇犯浑。


这听起来不是什么乖孩子,但是,小孩子基本上只能算是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人”吧。


我们就只能用半个人、三分之一的人的标准,去对待他们。所以呢,我们要哄孩子、引导孩子。


8.webp




这个时期,孩子不讲道理是正常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他不讲道理所造成的后果,其实是可控的。而且,他真是在一次次不讲道理中,渐渐学会怎样讲道理的。


这是从实践中习得,虽然有时要付出一些代价。
9.jpg

还记得那个五道杠少年吗——2岁开始收看《新闻联播》,7岁时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他“只关注国内外新闻大事,从不玩游戏”、他的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10.webp



如果这个孩子是自发拥有这样的胸怀,那堪称天降奇才。可惜,事实证明这基本上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打造出来的。


是的,我们总是要求孩子从小就很“听话” “懂事” “像个小大人”。


可别小看这三个标准,我们的孩子还没有用自己的人生去体验,为什么要“听话” “懂事” “像个小大人”?


这三个标准本身没什么错,但是,错就错在太早去要求孩子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孩子好像是达到了“标准”——但是,这近乎是在“表演”,没有经过他们内心的认同。


11.webp



我觉得孔融三岁让梨,那是特例,是孔融天性里有关心他人的天赋。可是,如果我们让每个孩子都三岁让梨,那还是违背了孩子的成长特性。


然后呢,正是因为我们不给他们这个自我学习的机会,他们日后虽然身体长大了,但有可能会犯比孩子还要低级的错误。


一位成年男性开车被警察拦下,他竟然宣称自己是银河系皇家,如果激怒他就要“毁灭地球”:


“我皇家在整个银河系在整个宇宙是最大的……我要坐伟大的帝位……你知道吗,你要是激怒我,我是要灭掉地球的!”


12.webp



13.webp

小时候的反叛是正常的

长大后的保守是正常的



忘记是谁说的:年轻人都是破坏者,成年人都是守卫者。


就是说,年轻人是可以质疑、打破旧规则、旧制度的——世界上正是因为有年轻人的冲动,才有了重新建立更好规则、制度的可能。


而成年人,因为有了家庭、孩子,有了自己的事业,更倾向于社会的稳定、平和——也正是有了他们,才让社会有逐渐良性变化的可能。


14.webp

15.jpg
16.jpg
17.jpg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阶段,很迷恋“嬉皮士”——自由、独立、个性、冲动、艺术、自我——后来呢,我看到当初的那批嬉皮士,纷纷投诚归化,成了大学里的教授、公司的CEO,甚至,还有的成了政府的官员。


当时,我心里挺瞧不起他们的,觉得他们不够坚定,不够纯粹,不够牛逼——后来,随着年龄渐长、成家立业,才慢慢理解了这是怎样发生的。


2008年,53岁的乔布斯,随着年龄、阅历的丰富,已经从放荡不羁的嬉皮士,完成了一个佛教徒的信仰转变。


同事评价他:从前那个刚愎自用的乔布斯不见了,现在的乔布斯是一个温情主义者。


于是,我也理解了——奥巴马会很坦然地承认:“众所周知,我年少时曾吸食大麻。”


大众并不会为这些占据主流地位的大人物,曾经年少轻狂的错误感到“罪不可赦”——因为“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宽恕”。


可是,我们如果让年轻人在青春时期压抑他们的“坏”,那么,他们长大后呢,就算读了博士,在工作中颇有成就,却可能在成年后爆发。


当然,这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但是,机率往往很大——在心理学里,有一个“报复性补偿”,讲的就是这个现象。


18.webp



就是说,我们在童年时缺乏什么,长大后往往就会报复性地去补偿什么。


其实,你会发现,小时候如果太乖,长大之后,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管,就会想去尝试一下“坏”的事情。


本该15岁的时候打架、搞破坏、夜不归宿、偷偷抽烟、学喝酒、看成人画报;成为成年人后,应该做的是戒烟、限酒、学会温和待人、有家庭责任感……
可是呢,我们在15岁的时候,什么都不允许去做。那好,一直忍到大学,甚至,忍到工作、忍到结婚之后……
然后,你会发现,很多30多岁的成年人,开始沉迷于烟草和酒精,沉迷于游戏和情色,动不动就使用暴力,不肯回家,不肯陪伴家人孩子,在外面瞎混,打牌赌博……

很多成年人告诉家人:我也不想啊,但是需要应酬啊——这是真话吗?还是只是自己想过那样的生活罢了?


年轻的时候,家长不让谈恋爱,不让打游戏,不让抽烟喝酒,不让在外面过夜,不让穿漂亮衣服,不让和朋友聚会……


好不容易熬到现在,自己是成年人了。结果,全都给变本加厉地给“找补”回来了!


19.webp

小时候自我探索是正常的

长大后没有自我是可悲的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很烦人,总是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会死吗?妈妈会死吗?家是什么?世界是什么?宇宙是什么?……


然而,我们很粗暴地阻止了他们的这些提问,让他们好好地去学好拼音、英语、算术、钢琴、舞蹈……我们的孩子,就关上了这道闸门。
20.jpg
21.jpg
22.jpg

就算他们自己不关,随着上了小学、中学、高中,也会有课本、课程、作业、习题、考卷、老师和校长……帮他们关上。


23.webp



于是,我们的孩子,不再问自己是谁,自己的情感怎样,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的未来是什么……他们要做的,就是眼前的这一节一节的课、一次一次的考试。


越是在小的时候,他们就越是拼命地去学习——因为,每多考一分,就会干掉几十个人,每多考十分,就会干掉几百个、一千个人……


等他们来到了大学,已经耗尽了几乎青春所有的激情和动力,他们也是残酷竞争的胜利者了。


于是,他们就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了。反正,严进宽出的大学里,是可以很容易混到一张毕业证的。有了这张毕业证,就可以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了。


然后,进入到了知名企业,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之后,他们才会真正地喘一口气,问一下自己:我是谁?


有多少人,在40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学的专业、做的工作;
有多少人,在结婚七年、十年之后,才发现和伴侣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有多少人,在60岁退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这大半生都白过了,从来没有过过自己的生活……

24.webp



可是,如果我们给小孩子多一些时间,让他们认真地去想一想“我是谁”呢?


然后,再让他们花很长的时间,寻找自己的兴趣,学习自己的未知,探索自己的方向。


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之后,自己去选择大学和专业,自己去找工作,自己去创业……大学其实是真正学习的开始,成年之后则进入到了终身学习的轨道。


等到30多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努力了15年了。而且,他们还可以在这个方向上再努力20年、30年……


那么,他们取得人生成就,享受人生幸福的几率,是不是会更大一些呢?


作者:白滔滔,童书妈妈创始人,资深媒体人,前南方报业杂志主编。幸福流全支持读写中心发起人。


K12 成长与教育社区

追踪前沿资讯   洞察成长规律

挖掘充满温度的故事   探索融合世界的教育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8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本没有意义,只不过在有限年龄中灌输了教育的思想,自认为有意义罢了。所谓的自定义,科技进步,富贵人设,当官发财,统统都是自定义骗人的一套把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8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巴马吸大麻的例子就算了吧,和喜欢嬉皮士可不是一个东西,那种东西碰了再回头难如登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8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凭此文题目,便知孔圣所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说的没毛病。因为,知“人”,不是一件易事。要知“人”,须用心。孔子的弟子门“人”。孔子说:“人者,仁也。”又问仁。孔子说:“仁者,爱人。”无心,不动情,怎么爱?爱人,即包括自己,又包括他人。在现代化的文化系统,与教育系统里,充满了精致自利的“私”爱,而忽略了“爱人”的及他性含义,至使世间人类,乏少许多温情。冷漠,自私,自利主义盛行。以至于,男女之情,或有或缺,也皆因利益的精算无情分合,与“爱”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8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总结,这就是俗称的空心病。没找到自己内心的驱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8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是水文,看似洋洋洒洒,其实一无是处。就是没给孩子探索自己内心的环境和空间,内驱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8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还是目前的教育的筛选机制导致的吗?都在拼命的赶路赶路,然后不知道自己要干嘛,能干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8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独生子女惹的祸,让父母和四个老人的精力无处释放,全部强加于这一个孩子身上,把孩子养废了,多生几个试试,还能管的这么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8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教育不要内卷啊,学习不好也有出路和福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7-8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不承认是自己的错误,反而把责任推给家长,让人非常看不起,愚蠢而且没有担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4:10 , Processed in 0.27466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