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说起卢煜明,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他被誉为下一个最可能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了。就在近日,他又获得了1项国际大奖,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2025年3月底,美国母婴健康领域组织出生缺陷基金会(March of Dimes)将2025年的“Richard B. Johnston Jr.医学博士奖⸺发育生物学(March of Dimes Prize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授予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他本次因“其发现孕妇血浆中存在胎儿游离DNA,继而开创“无创产前诊断”(简称NIPT)方法的革命性贡献”而获奖。据了解,卢教授也是该奖项自1996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卢煜明获奖(取自香港中文大学)
Richard B. Johnston, Jr.医学博士奖(也就是原March of Dimes Prize in Developmental Biology)主要表彰在产前发育、妊娠、分娩和胎儿发育等领域有卓越贡献,极大推动了相关科学发展的科学家。该奖在医学界,特别是母婴健康领域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该奖于1996年首次颁发,最初是为纪念发明世界上首个小儿麻痹症疫苗的Jonas Salk博士而设立。后来为了纪念Richard B. Johnston Jr.博士(他是科罗拉多大学儿科学名誉教授,也是March of Dimes的前医学主任),将其更名为Richard B. Johnston Jr.医学博士奖。该奖每年授予一到两名获奖者,可获得15万美元现金奖励、一个纪念水晶奖,并会被邀请在生殖研究协会年会上发表主席演讲。该奖得主中至今已有八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其中包括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两位获奖人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他们于2016年共同获得该奖),该奖有力地推动了产前发育、妊娠和分娩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发展。
我以前的文章便数次提到过卢煜明,他1963年出生于中国香港。他在香港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后前往英国读大学,从剑桥大学本科毕业后又在牛津大学进行了临床医学的训练,并在1989年获得了医学学士和外科学学士学位。此后他继续在牛津大学工作和学习,并在1994年获得该校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又获得该校医学博士MD)。在香港回归那一年,卢煜明选择回到香港,加入香港中文大学至今。就在今年1月,已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27年的他,正式成为了香港中文大学第九任校长。他目前最重要的成果(母体血浆和血清中存在胎儿DNA)也是在回到香港后做出来的,该成果发表在著名期刊《柳叶刀》上。
取自香港中文大学
卢煜明被誉为“无创产前检测”之父,目前除了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这一身份外,他还拥有香港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等多个院士称号。而且卢院士凭借“无创产前检测”这一重磅成果,已荣获了多个国内外大奖,包括多个“诺贝尔”风向标大奖,数个大奖中他更是成为了首个华人或中国籍获奖人。他是费萨尔国王国际奖首位中国籍获得者,美国临床化学协会Wallace H. Coulter讲学奖首位华人得主,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诺奖风向标之一)首位中国籍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奖章”生物学科首位华人得主,希门尼斯-迪亚斯讲座奖(曾有17位诺奖得主获该奖)首位华人得主;另外,他还获得过“诺奖风向标”大奖的科学突破奖(王贻芳之后第二位国人)和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屠呦呦之后第二位国人)。
卢煜明获2022年拉斯克奖
除了上述大奖,卢煜明院士还是国内主办的复旦—中植科学奖首位华人得主、有着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首届得主(另一位是薛其坤院士)和首届腾冲科学大奖得主(另一位是张锋)等。可以说,卢煜明目前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籍科学家了,其成果重要性不但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公认,而且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采用了他开创的“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已累计惠及了全世界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孕妇了。目前仅在中国,每年就有数百万孕妇选择了“无创产前筛检”这种无创检验方式。
卢煜明独获复旦中植科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