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60美元铁律,也只是产业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
回顾历史,现代电子游戏的定价曲线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的态势。今天《咚奇刚 蕉力全开》的70美元高价固然令人“肉痛”,但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曾有游戏卖出过这个数字,例如卡普空的《街头霸王2》和Square Enix的《超时空之轮》。
此后,依靠科技演进,游戏行业的存储介质成本有效降低,同时,产品受众随产业发展而扩大,电子游戏的销量空间打开。于是游戏厂商开始集体降价,直到价格稳定在60美元这一博弈平衡点上,就此维系了多年光景。
对普通玩家而言,60美元这一基准价格已经不算低。但实际上,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游戏其实是越卖越“便宜”的。根据海外博主“SHADOW OF THE VOID”的统计,纳入通胀要素调整后的游戏均价在1985年至2015年间持续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