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回复: 22

[汽车资讯] 雷军,这一关难过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守一

上市之后一路高歌的小米SU7,这几天撞上了致命事故;而雷军,这个“神一样的男人”,也正面临造车以来的最多质疑。

3月29日夜间,一辆小米SU7在安徽高速路上发生碰撞爆燃,车内3人全部不幸遇难。据有媒体报道,司机和车内乘客都是女大学生,开车是要从武汉前往安徽考编。

1.webp


悲剧发生之后,网上不乏很多人批评司机,认为她在夜间高速上完全信任智驾,是对生命不负责的危险行为。还有传闻称其拿驾照不足一年,按法律不能上高速。这些传闻到底是真是假,有待警方调查结论。

但在智驾功能越来越成为新能源车企核心卖点的当下,如此惨烈的事故发生,引起各方足够的反思,是必要的。

011

批评司机盲目信任智驾,是一种过于轻率的表达。无视自己生命安全而故意冒险的,必然是少数。更符合情理的状况是,那些信任智驾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是盲目的。

所以,我们更该反思的是,这种信任是怎么来的?而这反映的,正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安全悖论”。

这个悖论就是,越是老司机,越是不太信任新能源车的智驾卖点,他们更信赖油车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感。越是新手司机,或者开车技术不那么好的,越是容易被高调宣传的智驾功能所吸引。而他们购车之后,也会倾向于更加信任智驾,认为其“比自己开得好”。

在这种情况之下,悲剧发生之后批评司机盲目信任智驾,意义并不大。因为新能源车企为了卖车,各种营销宣传所“筛选”出来的车主,就是会“盲目信任智驾”的,否则,他们干嘛不去买传统的油车?

在悲剧发生之后,雷军还有一个广受关注的视频演讲,有一段是这么说的:“小米高度重视智能化,在智能驾驶这块,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从高速NOA,到城区NOA,到无图NOA,端到端大模型,车位到车位,包括VLM,我们全量推送了,所以任何一辆小米汽车,现在用的都是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

2.webp


面对雷军如此高调而自信的背书,一个年轻米粉高度信任小米汽车的智驾,是不是也就更好理解了呢?

022

悖论不止存在于车企和目标车主的相互筛选当中,也呈现在新能源车企的营销策略和规避责任的运营策略中。

包括小米在内的新能源车企,在营销过程中,总是极力神话智驾的无所不能,就像雷军在视频中说的,“任何一辆小米汽车,现在用的都是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

可是翻开小米su7用户手册,会发现上面明确写着:“智能驾驶功能为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系统无法替代人类判断,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承担”。

也就是说,车企一面营造智驾可以解放双手的错觉,一面实际上又留下了给智驾甩锅的伏笔。

这次悲剧之后,小米给出的事故时间线,也被批评有甩锅嫌疑。在他们给出的事故描述中,有这样几段——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这几段虽然描述的是事实,但试图传达的信息很明显:系统已经提醒过司机,不要分心,要手握方向盘,而且最后出事故的紧要关头,司机已经接管了。

表面看下来,给人的感觉,明显是司机自己的责任更大。但这样冰冷的逻辑,在遇难者家属看来,实在是一种残忍。

据遇难者母亲透露,她女儿和男友都是小米粉丝,经常夸智驾“方便、安全”,当妈妈提醒女儿注意安全的时候,女生还反驳说有“各种(证明安全)的依据”。

女儿的依据来自哪里?不就是新能源车企不断释放的信息吗?车企是不是应该在卖车前就给出足够的安全提醒,而不是留到悲剧之后的辩解文本中。

033

新能源车的崛起已经是既成事实,智驾看来也是不可逆的趋势。能给人类带来便利的技术,最后总是会大规模普及。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对生命多一些敬畏。

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事故中的小米SU7只是标准版,其和Max版的配置和安全性,都差了好几个量级。雷军在小米SU7发布会,重点讲的也只是Max版的高性能。

3.webp


可是对普通用户来说,面对铺天盖地的“智驾牛逼”,很容易产生一种虚幻的安全感,不太会去冷静想一想,哪怕都叫小米SU7,标准版的安全性,也要远远逊色于Max版。

雷军的这一关要怎么过?作为新能源车领域新崛起的明星,至少应该对智驾推广过程中的这些安全悖论,拿出一点解决的诚意。

这次悲剧中不幸遇难的车主,可以说是小米的“完美用户”,年轻,女性,家境良好,愿意尝试新事物。

如果只忽悠她们上车,悲剧后任由她们面临铺天盖地的“盲目信任”质疑,也太残忍了。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车祸事故千千万!若只要出伤亡惨烈的后果,车企都难过关!那这世上还有造车的企业吗?那个车没有出过极其惨烈的事故?这都是人为的因素占大部分!本次事故报道不是说道路维修改道到对面逆向车道行驶,智驾还使劲提醒,就是不理它。若没有小米智驾平台的及时报警呼救,不知道事后多久才被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着30年驾龄和在部队开几年车经历的我,感觉还是方向盘在自己手里安全。现在这个智能那个智能别忘记了靠的都是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智能多么发达,都离不开人对其控制,完全依赖智能,那是少数人认知出现偏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军学华为搞点科技创新吧,去追求竞争少的蓝海市场。wps就挺好.电动汽车已经成熟,不要老是挤压国内同行的生存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悖论就是,越是老司机,越是不太信任新能源车的智驾卖点,他们更信赖油车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感。越是新手司机,或者开车技术不那么好的,越是容易被高调宣传的智驾功能所吸引。而他们购车之后,也会倾向于更加信任智驾,认为其“比自己开得好”。分析得非常细致准确!不会开车的人,他在开车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很煎熬,而坐车的人也是如此地煎熬,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智能驾驶简直就是科技福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悖论就是,越是老司机,越是不太信任新能源车的智驾卖点,他们更信赖油车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感。越是新手司机,或者开车技术不那么好的,越是容易被高调宣传的智驾功能所吸引。而他们购车之后,也会倾向于更加信任智驾,认为其“比自己开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司机更信赖油车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感,这个论点有数据支撑吗?社会上确实存在愿意接受新事物和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人,但把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人贴上老司机的标签未免太草率了吧。如果有数据支撑,请亮出数据,以理服人,不要无中生有的带节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说一 写的很中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5-4-3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问题感觉怎么跑偏了呢,它是车本身的问题吗?是人的问题呀。雷军还有其他好多车企大佬都反复说过,不要过度相信自动驾驶,目前都只是辅助,雷军也曾反复强调,必须手握方向盘,不能离开,这是法律规定,可总是有人想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4-9 20:13 , Processed in 0.24466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