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973
注册时间2007-12-22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阅读权限55
|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日发表在《科学》上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和NIH的研究职员初次利用冷冻电镜展示了新冠病毒刺突卵白的分子布局。该研究已于2月16日发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并快速通过同行审议发表于《科学》期刊。研究共发现和提出了3个关键点:
再度确认冠状病毒的刺突卵白布局是疫苗应对的关键区域;
2019-nCoV的刺突卵白与细胞ACE2受体亲和力要高于SARS-CoV;
特异性针对SARS-CoV刺突卵白受体结合布局域(RBD)的多克隆抗体不能与2019-nCoV结合,两种病毒的抗体具有限定性。
包罗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团队等利用基因序列举行建模、石正丽团队在《自然》发文的细胞水平实验在内,此前已经有多项研究从差别的角度证明,与SARS-CoV一样,2019-nCoV同样是利用刺突卵白与ACE2受体作用来感染人体细胞。
刺突卵白(S Protein)根据卵白布局功能可以被分成两个功能单位:S1和S2卵白亚基。S1能够促进病毒结合到宿主细胞受体的本事,其含有一个告急的C端受体结合布局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正是这个位置负责和受体结合。
在之前的盘算机模子分析中,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的刺突卵白同源性较低,两种病毒刺突卵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只有76.47%。但是两种病毒RBD布局域的有一些基因区域与SARS有高度的同源性。此中SARS感染的5个关键位点中,有1个被新型冠状病毒保存,别的4个有氨基酸的替换和变革。
新型冠状病毒刺突卵白中与ACE2卵白结合的5个关键氨基酸有4个发生了变革,但其维持了SARS病毒刺突卵白与ACE2卵白作用的原布局构象。这说明,新型冠状病毒仍是通过与SARS相同的受体和机制举行病毒感染和流传。
而发表于《科学》的新研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利用高度糖基化的同源三聚体刺突卵白进入宿主细胞。这一病毒融合(fusion)过程中,刺突卵白会履历布局变革,包罗病毒的S1亚基结合到宿主细胞受体上,让刺突卵白的三聚体产生不稳固性,进而造成S1亚基脱落,S2亚基形成高度稳固的融合后(post-fusion)布局。
通过布局分析,研究发现S1亚基中的RBD会履历铰链式运动,其移动特点与SARS-CoV以及MERS-CoV均非常相似。通过这种运动,刺突卵白可以临时潜伏或袒露受体结合的关键位点。这两种状态被称为“下”构象和“上”构象,此中,“下”构象对应的是受体不可结合状态,“上”构象对应受体可结合状态,受体可结合状态较为不稳固,因此是疫苗针对的绝佳位点。
基于在SARS-CoV获取刺突卵白的相干经验以及公开的新冠病毒序列,研究者在实验室细胞中获取了2019-nCoV的预融合(prefusion)刺突卵白,并通过纯化后利用冷冻电镜展示了其3.5埃清晰度的高清布局图。
研究还展示了S1亚基举行铰链式运动时的动态图,这种运动和SARS-CoV和MERS-CoV等beta-冠状病毒,乃至和一些种属更远的alpha-冠状病毒非常靠近。该发现证明白新冠病毒的感染机制符合其他冠状病毒的特征。
分别从顶部和侧面观测的S1亚基运动
别的,研究指出2019-nCoV和蝙蝠冠状病毒RaTG13在S卵白序列上有98%的相似性。氨基酸残基变异出现在了S1/S2亚基毗连处,而且29个残基变异中17个出现在RBD区域。研究根据61个可用的刺突卵白序列与已有数据库举行了比力,只发现了9种氨基酸取代物能与2019-nCoV比对得上,但这9中氨基酸取代物都很保守,对于改变新冠病毒刺突卵白布局和功能,作用非常有限。
由于ACE2是刺突卵白的结合部门,因此,研究比对了2019-nCoV与SARS-CoV刺突卵白与ACE2的亲和力。结果显示,2019-nCoV与ACE2的亲和力是SARS-CoV的10~20倍。而且作者制造了ACE2的布局与刺突卵白结合图,冷冻电镜下,其结合形式与SARS-CoV高度相似。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刺突卵白与ACE2的高亲和性,很可能有助于其产生高度人传人的感染性。
研究末了测试了目前发表的3种针对SARS-CoV RBD区域的多克隆抗体,不外,只管两种病毒有很高的同源性,但是这三种与SARS-CoV RBD区域能精密结合的多克隆抗体,在新冠病毒中完全没有结合力。这一结果暗示着,SARS-CoV研究中的抗体或许对2019-nCoV并没有作用,需要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来重新计划新抗体。
不外,在冷冻电镜图公布于世的情况下,就能根据新冠病毒刺突卵白布局制作“探针”,并从康复者血液中特异性地分离有效抗体制成疫苗。
原始论文: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2019-nCoV spike in the prefusion conformation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2/19/science.abb2507/tab-figures-dat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