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4月30日:《光之子》发售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19-4-30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戏历史上的今天】4月30日:《光之子》发售
如果问起育碧近十年来做得最与众不同而让人印象深刻的的作品,我猜很多人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光之子(Child of Light)》。这款由蒙特利尔工作室制作的作品自打亮相以来便以其优秀的美术吸引了众多玩家的视线,而平台动作与半即时回合制的战斗系统在如今这个年代也比较新鲜。虽然整体来看这是个小体量的作品,但其各个方面都被细致入微地雕琢过,给玩家们带来了很好的体验。《光之子》于2014年4月29日率先登陆PS3和PS4,而次日在Steam等多个其他平台发售。
游戏的主角是一名叫做欧若拉的小女孩,她本是奥地利公爵的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但是后来母亲去世,父亲与继母结婚后,欧若拉身患重病长睡不起。当她自己醒来后,发现在一个未知世界的祭坛上面。在森林女神和萤火虫的帮助下,她的得知只有收集这个世界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后才能找到回家的路。于是欧若拉便踏上了寻找太阳和月亮的旅程。在旅途中她去了很多神奇的地方,结识了一些新的伙伴,也慢慢得知了事情的真相:自己的继母是夜之女王,为了得到王国的统治权而陷害了自己的母亲。最后欧若拉与同伴们一起将夜之女王打倒,世界迎来了和平。
可以看出游戏剧情方面情节不复杂,但是很有神话传说与童话相结合的感觉。这一点与游戏美术风格和角色立绘风格非常一致。《光之子》的开发引擎与新的几作《雷曼》一样,都是育碧自家的 UbiArt Framework。这个引擎非常适合2D游戏的开发,而且用其开发的游戏在动态上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引擎自身特点)。《光之子》中手绘水彩的场景、人物以及立绘与UbiArt Framework结合,看起来就像一个动态绘本。配合着旋律鲜明且空灵的背景音乐,可以说是同期游戏中“美”的典范了。
至于游戏玩法,其实光之子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样轻度,或者说它并不能让一个从没玩过游戏的人很快上手。原因是优秀的美术风格下游戏采用的是一种比较老派的RPG系统,而且偏日式。在场景中移动探索没什么可说的,但在接触到敌人后,游戏会进入战斗画面。这是一个生命值、魔法值标得都非常清楚,而且人物会根据其自身速度进行半即时回合制战斗。在战斗结束后角色们会获得经验值并升级,然后在属性和技能方面进行加点……这套游戏模式其实并不新鲜。不过好在这一块儿做得没什么闪失,成不了加分项但也没扣分,只能说没有满足因为美术风格购入此游戏玩家们的过高期待吧。
除此之外游戏还有一些不错的设计,比如作为收集要素的“自白书”、专家难度和二周目带来的挑战性、宝石合成与装备系统等等。不过最有创意的设计是这个单主角的RPG游戏竟然支持双人游玩,第二名玩家扮演的是游戏中跟随在欧若拉傍边的萤火虫,2P玩家可以操作萤火虫拿到场景中欧若拉无法拿到的道具,解开场景谜题、闪瞎敌人的眼睛使欧若拉躲避战斗,并在战斗中进行一些辅助操作(比如加血)。这就可以让玩家带着不擅长玩游戏的家人、朋友一起体验这款作品。
《光之子》获得了不错的评价,IGN给了9.3分,MC上评价最高的PS3版本获得了89分。差评的点一般都在于“美术超强但其他与之不匹配”上。虽然我也觉得回合制RPG跟游戏整体感觉有些不搭,但想不出什么其他客观来看更好的点子。不过游戏就像一本书一样,也许开发者心中的《光之子》就是大家看到的样子,并不存在什么选择。游戏现在常年打折,如果你还没体验过这个作品的话不妨买一个试试。
更多历史上今日发售的游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6 11:43 , Processed in 0.20794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