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回复: 0

百件文物,带你走近一个神秘民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神秘的契丹——辽代文物精华展”明天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展

qjwb20160512a0011v01b018.jpg

琥珀璎珞

qjwb20160512a0011v01b019.jpg

五瓣花纹金杯

qjwb20160512a0011v01b021.jpg

鎏金錾花扳耳银杯


崛起于塞北草原的契丹,是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民族。

  这个民族建立的王朝在中华大地纵横驰骋了两百余年,在创造一个个辉煌,留下一个个谜团后,突然消失得杳无踪影。

  5月13日,由内蒙古博物院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神秘的契丹——辽代文物精华展”将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名窑传承馆开展,展期三个月。

  想探索契丹文化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这次展览共展出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107件(套)精选文物,其中仅一级文物便多达61件(套),二、三级文物32件(套),文物种类涵盖金银器、玉器、陶瓷器、玻璃器等多个门类,件件看点十足,下面就让我们先睹为快,来看看其中的几件吧。

  精美的马具——镶玉银络头

  “车马为家”的生活,塑造了契丹人热情豪放的性格,也培育出其独特的马背上的文化。

  精美的马具蕴含了契丹民族与马上生活不可分割的关系,并且成为贵族统治者身份的象征。

  马络头也叫“羁”,这是套在马头上的,用以御马和约束马的挽首工具。

  镶玉银络头,这件从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的马络头品相良好,相当完备。这个马络头由项带、额带、颊带、咽带、鼻带组成,各条小带由薄银片制作。

  最大的琥珀饰件——琥珀璎珞

  璎珞是深具契丹民族特色的项饰。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或民族,像契丹人一样崇尚琥珀。

  这次展出的璎珞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琥珀饰件,非常精美。外串264件,内串69件。琥珀浮雕饰件纹样主要为龙纹。特别长的璎珞并不适宜日常游牧生活佩戴,多应用于神圣、重要的场合。

  特制葬衣——银丝网络

  银丝网络不是网络,而是用直径0.05厘米的细银丝编织的特制葬衣。它根据人体的各部位,先分编成头网、臂网、手网、胸背网、腹网、腿网7部分,各部位编织完后,穿套于死者内衣之外,用细银丝将各部位衔接成一整体。银丝网络之外再穿外衣,束腰带,戴面具,套银靴,佩首饰等。

  闪闪的金银器——金杯银杯

  辽代的金银器是中国古代金银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契丹贵族的奢华生活,也反映了契丹本土文化与内地文化、外域文化之间的交融。这次展览中,发现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辽耶律羽之墓的几件金银器也很有看头。

  鎏金錾花扳耳银杯,通体呈七棱形,造型源于西亚粟特系统器形,联珠棱为焊接的做法均与唐代金银器有别,是契丹人的创新与发展。

  五瓣花纹金杯,外壁以花瓣分区,錾刻了五组双雁衔花纹,内底錾刻了双鱼戏水纹。鱼纹、鸿雁纹都是传统的吉祥图案,也是唐代金银器上的主要纹饰。鸿雁纹还与契丹人捕鹅猎雁的独特制度息息相关。

  5月14日(本周六),还有展览的配套讲座——“辽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张亚强,不仅会告诉你展品有哪些可看,还有关于陈国公主墓、耶律羽之墓、赠卫国王墓的各种边角料可以扒,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钱江晚报微信订阅号“西湖晓蛮腰”的今日推送,查看报名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

GMT+8, 2025-4-22 16:29 , Processed in 0.12682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