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9|回复: 2

突破性RRAM技术:未来硬盘或只有一张邮票大小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507
发表于 2014-12-26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家都知道固态硬盘的速度快得惊人,但存储容量(以及价格)却似乎成为了它最大的“硬伤”。好消息是,通过所谓的“3D NAND”方案(基于现有的SSD技术)——在存储芯片的核心上堆叠更多的层位——英特尔和三星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外,新款三星850 EVO已经能够在U盘大小的外壳中,封装下120GB的存储容量。当然,大家的研究不会止步于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rossbar(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初创企业),已经在另一种替代品——“电阻式随机存储记忆体”(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RAM)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这是一种“非易失性”的随机存取器,可以在切断外接供电的情况下保存信息。相比之下,计算机上的DRAM内存会在断电后即丢失数据。
Crossbar的方法是将RRAM堆成一个立方体状的结构,并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如此一来,在单芯片上提供1TB的存储容量也在理论上有了可能。
不过这么做也会有点问题,那就是“电流泄露”会造成功耗大幅增加,甚至导致整块“硬盘”根本无法使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巧妙的是,Crossbar采用了“多个并行传导路径来控制电流泄露,以限制阵列的最大规模和增加的功耗”的方式。
工程师将该技术称作“单晶体管驱动电子存储单元”(1 Transistor Driving n Resistive memory cell),简称“1TnR”——其可以将高达2000个存储单元连结到一起。
Crossbar称,该公司已经验证过这项避免电流泄露的技术,这意味着我们距离实际用上高容量驱动器又进了一步。更重要的是,该设计可承受上亿次的使用周期,开关状态切换的延时也只有50ns不到。
最后,鉴于该公司并未透露有哪些“阿尔法客户”对这项技术感兴趣,因此在2015年年末之前,我们或许还无法在消费级零售市场见到相关产品。


  • 打卡等级:渐入佳境
  • 打卡总天数:54
发表于 2014-12-27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破性RRAM技术:未来硬盘或只有一张邮票大小?越来越先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307
发表于 2016-1-19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8 19:31 , Processed in 0.19187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