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6|回复: 2

健康吃米饭的四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内外很多调查都发现,吃粮食的总量和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呈反比;但香港有调查发现,吃白米饭的量和糖尿病(糖尿病食品)的风险有正相关。美国的一些调查也有类似的发现。可见,如果不能明智地吃米,有可能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健康吃米饭的四原则
  第一大原则——尽量让米“淡”
  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油(油食品)脂,以免增加额外的能量(能量食品),也避免餐后更多地升高血脂。因此,炒饭最好能够少吃,加香肠 煮饭,或者用含有油脂的菜来拌饭,也应当尽量避免。另一方面,尽量不要在米饭当中加入盐、酱油和味精,避免增加额外的盐分,否则不利控制血压(血压食品) 和预防心血管意外。
  这里要解释的是,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间加入蔬菜(蔬菜食品)和生鱼一类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则的。醋本身可降低血糖(血糖食品)反应,并能帮助控制血脂;紫菜和生鱼也是对心血管有利的食材。故而,只要同时不吃过咸的菜肴,紫菜饭卷是相当适合慢性病人食用的主食。
  健康(健康食品)米食一日推荐:
  早餐:黄瓜三文鱼紫菜饭卷4个,牛奶1杯,柑桔2个
  午餐:燕麦黑米白米饭,木耳炒黄豆芽,清蒸鱼,紫菜番茄鸡蛋汤
  晚餐:自制杂豆八宝粥(无糖),芝麻酱拌菠菜,香菇(香菇食品)炒豆腐,青椒炒胡萝卜丝
  第二大原则——尽量让米“粗”
  所谓粗,就是尽量减少精白米饭,也要少吃糯米食品。它们的血糖反应过高,对控制血糖和血脂均十分不利。只有吃足够多的纤维,才能有效地降低米饭 的消化(消化食品)速度,同时可以在肠道中吸附胆固醇和脂肪,起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这样也可以让人吃得慢一些,食量小一些,有利于控制体重。实 际上,慢性病人大多数都是脂肪超标的类型,控制体重是饮食调整措施的第一要务。
  一些营养保健价值特别高的米,如糙米、黑米、胚芽米等,都有着比较“粗”的口感。虽说“粗”有益健康,但每天吃百分之百的糙米饭,口感上觉得不 适,难以长期坚持。因此,在煮饭的时候,不妨用部分糙米、大麦、燕麦等“粗”粮和米饭“合作”,口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最好先把“粗”原料先在水里泡一 夜,以便煮的时候与米同时成熟。
  特别提示:慢性病人的米食选择要求
  无论是糖尿病人,还是高血脂症患者、高血压患者、脂肪肝患者等,都不应当吃过多的精白米作为主食。糖尿病人要求选择血糖上升速度较慢、血糖负荷 较低的主食;高血压病人要求选择尽量不带咸味的主食;脂肪肝患者要求膳食纤维丰富的主食,高脂血症患者要求选择有利于降低血脂的主食。
  第三大原则——尽量让米“乱”
  在烹调米饭米粥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单一的米,而是米、粗粮(粗粮食品)、豆子、坚果等一起上。比如说,红豆大米饭,花生燕麦大米粥等,就是非常 适合慢性病人的米食。加入这些食品材料,一方面增加了B族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和矿物质,另一方面还能起到蛋白质(蛋白质食品)营养互补的作用,能够在减 少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保障充足的营养供应。
  当然,更要紧的是,这样做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反应,控制血脂上升。其中豆类与米的配合最为理想,因为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中的淀粉消化速度非常慢,还含有一些延缓淀粉变成葡萄(葡萄食品)糖的成分,如单宁和植酸等,对于预防慢性病最为有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四大原则——尽量让米“色”
  白米饭固然晶莹可爱,但也意味着不含有抗氧化物质,维生素含量很低。如果选择有色的米,并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饭,让米饭变得五颜六色,就能在很 大程度上改善其营养价值。比如说,煮饭时加入绿色的豌豆、橙色的胡萝卜、黄色的玉米粒相配合,既非常美观,又提供了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成分,特别有 利于预防眼睛(眼睛食品)的衰老;又比如说,选择紫米、黑米、红米与白米搭配食用,也能提供大量的花青素类抗氧化成分,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
  总之,因为大米是每天都要大量吃的食品,它的营养保健(保健食品)价值如何,与每个人的健康关系极为密切。如果每天都想到这些吃米饭的健康原则,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就能起到防病抗衰的作用,对慢性病人极为有益。

发表于 2012-12-24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饭淡、粗、乱、色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307
发表于 2016-1-7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9 04:39 , Processed in 0.19461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