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5

[科学观察] 拆迁全面叫停?已明确:2025年起,超25年的老房子,或这样处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7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曾几何时,墙上那个鲜红的“拆”字,就是普通人实现财富自由最快的门票。 但今天,我必须给大家泼一盆冷水,这个延续了二十多年的造富神话,真的要彻底翻篇了。 住建部已经白纸黑字地定了调子:从2025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最核心的一点是,以后超过80%的老旧小区将不再拆迁,取而代之的是“旧改”。 只有不到20%、符合特定条件的房子才有拆除的资格。 这个数据意味着,你和你身边绝大多数住在老房子的朋友,盼拆迁的结果大概率是“此路不通”。
为什么说“拆迁潮”退得如此坚决? 第一笔是经济账。 现在拆迁的成本高到惊人,尤其是核心地段的老破小,天价的补偿款早已让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不堪重负。 过去靠着房价地价上涨能覆盖成本,如今房地产市场进入新阶段,这笔账根本算不过来。 第二笔是政策账。 国家层面的战略已经清晰转向“城市更新”,强调“严控大拆大建”。 这种转变不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减少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避免因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 这意味着,指望通过拆迁一夜暴富的念头,可以彻底放下了。
1.webp


那么,不拆了,这些超过25年、遍布中国各个城市的老房子该怎么办? 它们的出路其实非常明确,主要就是三条。 第一条路,也是绝大多数老房子的最终归宿,叫做“改造升级”。 这是国家投入巨资推动的主流方向。 改造不是简单的刷个墙、补个漏,而是从里到外的系统性换新。 比如,老化的上下水管、锈蚀的电路全部换成新的,这解决了居民日常居住最基本的安全隐患。 外墙重新做保温和粉刷,楼顶重做防水,这直接提升了房子的节能效果和居住舒适度。 最受关注的就是加装电梯,很多城市对此有明确的财政补贴,金额在15万到45万元之间,有的地方甚至试点“共享电梯”模式,前期费用居民都不用出,大大减轻了业主的经济负担。
改造的深度远不止这些基础项目。 在环境和配套升级上,动作更大。 增加停车位、安装电动车充电桩是标配。 很多小区在改造后,出现了社区食堂、老年活动中心、卫生服务站和智能快递柜。 这些配套设施的完善,针对的就是老小区里占比极高的老年群体和年轻租客的实际生活需求。 有网友分享,他们小区改造后开设的社区食堂,价格比外面便宜了百分之六十,解决了老人做饭难的痛点。 这种改造,让老社区重新变得便利和宜居,其价值是实实在在提升居住品质,而不是制造一夜暴富的幻想。
2.webp


第二条路,是“原址重建”。 这不是普遍选项,但为那些确实无法通过修补来改善的房子开了一个口子。 北京石景山区一栋54岁的老楼就是典型案例。 那栋楼设备设施老化严重,修修补补已无济于事。 在获得居民百分之百同意的前提下,采取了“原拆原建”的模式。 就是把老楼拆除,在原址上按照新标准重建新楼栋,新房子的面积最多可以比原来增加百分之三十。 这种模式听起来很美好,但它有极其苛刻的前提条件:首先是房子本身被认定为危房或质量极差,其次是需要全体业主百分百同意,这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巨大。 它更像是一种特例,而不是可以复制的惯例。
第三条路,才是“拆除”。 但此时的拆除,已经和过去那种大规模的拆迁运动完全不同,它变得非常精准和有针对性。 主要有三类房子依然会面临拆除的命运。 第一类是影响城市规划的房子,比如城市要修一条重要的主干道、建一个学校或公园,老房子正好在规划用地上,那拆除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类是经过专业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认定为D级的危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必须拆除。 第三类就是广泛存在的“预制板楼房”。 这类建筑由于本身材料和质量问题,寿命短、隔音防水效果差,安全隐患突出,它们的拆除被普遍认为只是时间问题。
3.webp


城中村的改造逻辑也同步发生巨变。 过去的模式是推平重建,现在则强调“留、改、拆”并举。 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区域,推进拆除重建;对具备保留价值的区域,则通过修缮加固、增加配套设施来提升环境。 改造的核心目标是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并释放土地资源用于更高效的城市发展,而不是制造拆迁富翁。
钱从哪里来? 这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旧改和重建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这部分钱并非全部由居民承担。 资金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中央财政的专项补贴、地方政府发行的专项债券(2025年规模达到4.4万亿元),以及部分社会资本的参与,居民只需要承担合理的一部分。 例如加装电梯,政府补贴就覆盖了大部分成本。 同时,国家大力推动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与老城区改造联动。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既解决了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4.webp


这一系列变化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房子的价值正回归其居住属性。 一个地段的优劣,一套房子值不值得买,将更取决于它的居住品质、社区环境和配套服务,而不是它“会不会拆”的赌博预期。 对于老房主而言,需要放弃幻想,积极关注和参与本社区的旧改计划,这是让自身资产保值最现实的路径。 对于购房者而言,购买老房子的决策逻辑必须改变,重点考察其是否已纳入旧改计划、社区环境如何,而不是去赌一个渺茫的拆迁概率。
政策的转向已然明朗,但具体的执行层面依然留下了巨大的讨论空间。 例如,对于那部分没有被划入拆除范围、但通过旧改也无法彻底解决结构隐患的“尴尬”老房,它们的长期价值究竟该如何评估? 尤其是在学区房政策也在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剥离了“拆迁”和“顶级学区”两大光环后,城市核心区的老破小,其真正的内核价值到底还剩下什么? 这个问题,恐怕需要市场用很长一段时间来给出答案。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7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小区旧改就是刷了个墙,老化生锈的铁管道并未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7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政策变来变去,我说了算。房地产开发商只不过工具而已,早期原地不让重建特色专家出来走半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7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拆的赚到了,没拆的倒楣?什么理?为什么制定这样的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制定这样的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善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8 05:40 , Processed in 0.17524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