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综艺大观] 北京卫星城楼市大洗牌,谁能活?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11-26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中心城)周边一定距离内,为分担中心城区人口、产业、交通等压力而规划建设的、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又与中心城紧密联系的城镇。
1.webp


当北京城的扩张大潮褪去,北京的房山、顺义、昌平、亦庄、石景山等区域的楼市分析,可以按照“卫星城”逻辑去推理。
有心的朋友已经发现,上述所提及的城区里没有通州,没错,目前通州还不能当作卫星城看待。
因为通州是北京副中心的特殊地位,持续的大规模投资,以及产业和政府机构的迁入,让通州成为“通利福尼亚”的故事还在持续。
它的能级将来必然比上述几个卫星城高,但是到底与主城形成什么样的关系,有待观察。
日前,北京市为稳定房地产市场,取消了具有购房资格家庭在五环外买房的套数限制。
五环外,正是上述几个卫星城和主城的主要分界线。
政策出台之后,8月份的北京新房成交数据略有起色,但是卫星城们的新房成交增幅一般。
来自北京市住建委网签数据显示:8月北京新房住宅网签3135套,环比上涨8.82%,五环外成交占比约80%,但环比增幅仅约2.3%。
这其中,通州新盘上市比较多,朝棠揽阅等项目销量比较大,如果除去通州,剩下卫星城的新房成交增幅更低。
长期以来,北京卫星城的购房客户始终呈现 “本地改善+主城外溢” 的二元结构。
本地客户主要由地缘性就业群体构成,购房需求集中在 “老换新”、“小换大” 的改善型消费;而外来客户则是主城高房价挤压下的外溢群体,他们因主城购房门槛过高,被迫将目光投向距离主城较近的卫星城,形成了 “工作在主城、居住在卫星城” 的通勤模式。
在房价上涨周期中,外溢客户往往成为推动卫星城房价攀升的主力。以亦庄为例,2018-2021年期间,来自朝阳、丰台的外溢客户占比一度达到45%,他们看中的是亦庄房价与主城近30%的价差,和相对便捷的通勤条件。
昌平回龙观地区凭借 “海淀后花园” 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中关村科技企业员工,外溢客户占比长期维持在60%以上。
这些外来客户的涌入,不仅推高了房价,更形成了 “外溢依赖” 的市场惯性,使得卫星城逐渐丧失了对本地需求的培育耐心。
2025年以来,北京主城供地计划的结构性调整,正在从源头上切断外溢客户流向卫星城的通道。
这条由内而外的 “供地拦截链”,让各个卫星城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客户流失压力。
今年以来,北京市已供应土地当中,五环内的核心区域地块开始增加,海淀区更是逆转了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新增的地块数量创纪录。
此外,主城区还在卫星城上游区域供地,进一步对主城外溢客户进行了截流。
以朝阳区和亦庄为例,朝阳区开始在朝阳客户来亦庄买房的“必经之路”的十八里店地区大规模供地,整片区开发,截断了朝阳区往亦庄外溢的客户。
十八里店距国贸12公里,通勤时间比亦庄缩短20分钟,导致亦庄河西区新项目外溢客户占比从45%骤降至22%,使得亦庄河西区中高端改善需求迅速减少。
亦庄河西区最具中产改善特征的中海京叁号院2025年8月成交价约6.8万/㎡,较2023年跌19.5%,180㎡以上户型成交周期超18个月。
再如,2025年海淀宝山地块供应,售价约8.5万/㎡,使得石景山西部首钢园等地的售价7万+的高端项目失去了吸引力。
过去石景山大面积段户型的主要买家就是海淀溢出的改善客户,如今海淀西四环到西五环出现了好几个新盘,让那些有经济实力、有海淀情结的客户直接原地买房。
外溢客户流失的同时,卫星城还面临本地客户 “回流主城” 的二次冲击。
随着主城供地增加和部分区域价格调整,一些有实力的本地改善客户开始逆向选择,放弃卫星城的大面积户型,转而购买主城的小面积次新房。
石景山某开发商营销总监坦言:“我们有客户卖掉北辛安的150㎡三居,加钱置换到海淀的120㎡四居,就为了孩子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这意味着卫星城房价首次真正依赖本地改善客户支撑,而这种支撑力的强弱,直接取决于区域内就业机会的多少和高薪岗位的数量。
各个卫星城接下来面临的房地产变局不同。
以亦庄为例,虽然面临一些大企业收缩的困境,但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形成了有效缓冲。
2025年春季双选会数据显示,亦庄2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提供1320个优质岗位,博士岗位年薪高达60万—150万元。
这种产业韧性使得亦庄核心区房价虽有回调,但仍能维持在6-6.5万元/㎡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卫星城。
相比之下,产业空心化的石景山处境艰难。尽管经过十余年转型,石景山仍然缺乏高附加值产业支撑,难以孕育足够的高薪岗位。这直接导致石景山本地改善需求疲软,二手房成交中 “老破小”占比高,形成 “低水平循环” 的市场格局。
昌平则呈现明显的内部分化。未来科学城集聚了小米科技园、百度总部等企业,8万高薪岗位支撑起回龙观次新房价在5-6万/㎡相对坚挺;而缺乏产业支撑的沙河、南口板块,房价已跌破3万/㎡。这种分化印证了产业就业对房价的决定性作用。
当外溢客户的 “拐杖” 被供地调整抽走,北京卫星城终于站在了 “内生发展” 的十字路口。
那些能够培育优质产业、创造高薪岗位的卫星城,将在这场调整中站稳脚跟;而缺乏产业根基的区域,则可能陷入漫长的调整周期。
卫星城的房价逻辑,正在从 “价差套利” 回归 “价值本源”,从卫星城的在售新房表现来看,外溢客户流失后的市场调整已全面展开。那些依赖价差红利、缺乏产业支撑的项目降价最为剧烈,而拥有本地就业基础的区域虽有调整但仍能维持基本去化。
北京卫星城的新房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 "去泡沫" 过程,产业根基的深浅成为决定项目生死的关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7 16:33 , Processed in 0.12691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