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4|回复: 3

[心情点滴] 多所高校通知!对师生进行课堂“抬头率”调查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多所高校发布通知,针对大学师生进行课堂“抬头率”调查。这也引起了高校师生的广泛讨论。




部分高校课堂的“抬头率”为何偏低?







在高校课堂上,“抬头率”常常被视为衡量教学效果的直观指标之一。但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台下学生或紧盯手机屏幕,或伏案低头等场景并不少见。学生参与度低,课堂主体缺失是很多高校课堂面临的问题。那么,影响学生的“抬头率”主要因素有哪些?


从学生角度而言,数字化时代的信息诱惑是重要诱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软件、短视频、游戏等随时可能抢占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难以长时间聚焦课堂内容。同时,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将课堂学习等同于“打卡签到”,认为只要期末突击复习就能应付考试,缺乏对知识本身的探究欲望,自然难以投入精力抬头听课。


从高校课堂教学本身来看,同样面临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课程的教学方式固化,仍沿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课件内容陈旧、讲解缺乏逻辑层次,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老师对学科前沿动态关注不足,讲解内容与现实应用脱节,让学生觉得“学无所用”,进而失去抬头的动力;还有些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仅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核心,导致学生形成“重期末、轻平时”的学习心态,课堂专注度自然大打折扣。




提高“抬头率”很重要,但不可本末倒置







课堂“抬头率”不仅关乎知识传递的效率,更折射出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与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但若将“抬头率”作为唯一追求,可能会陷入“为抬头而抬头”的形式主义误区。


有媒体探访多所高校发现,不少高校设置包括“抬头率”在内的多项精细化管理指标,因为有摄像头在拍,学生被提醒无论如何得抬头。


若管理手段过度依赖量化指标,有的教师会耗费一半精力提醒学生抬头,反而打断了教学连贯性。甚至有学校通过摄像头监控抬头情况,导致学生“身在心不在”,师生关系趋于“貌合神离”。


其实,真正的提升“抬头率”,是师生之间思想碰撞、逻辑共鸣的过程。当学生抬起头,意味着他们将注意力聚焦于教学内容,既能及时捕捉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跟上思维节奏,也能通过眼神交流、课堂回应等方式与老师形成良性互动。这种互动不仅能让老师实时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灵活调整教学节奏,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


对于课堂,高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反馈,发现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优化改进。比如麦可思曾对某高校进行了学生学习体验与成长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该校2023-2024学年大一至大三学生在校期间课堂学习积极性分别为64%、61%、65%。具体来看,有80%的学生能够专心上课,有78%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跟上老师的讲解进度,但做有预先准备的研究报告、主动提问或参与讨论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9%、46%)较少。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提升“抬头率”,关键在于老师从“被动要求”转向“主动吸引”,以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注意力的自然回归。而除了“抬头率”,高校更要关注学生课堂“参与率”和“互动率”,学生的主动思考与互动质量远比姿态上的专注更重要。




如何上好一门课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邢红军教授在四十余年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曾在《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反思与建构》一文中写道,教学技能概括起来包括讲授清楚、演示规范、互动充分三个亚维度。


其中,讲授清楚包括讲解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讲解具有启发性与趣味性,注意与提问、谈话等技能相配合,交互性好。演示规范是指教师的操作规范,呈现的现象清楚,操作步骤有条不紊,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示范性好。此外,演示规范还包括确保安全、确保成功等要素。互动充分是指教师通过情境塑造、借助表达关怀、激励学生、监控、提问、组织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教学行为。互动充分还包括互动监控、反馈点评、寻求共鸣、课堂控制等要素。


邢红军教授还曾和麦可思分享了其课堂教学的经验。他在上述亚维度的基础上,对其详细构成进行了讲解。他指出,一般来说,国内外公认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语言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互动技能这十项。这些技能有清晰的概念、构成要素和运用的要求。如果不清楚这些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就可能难以落实。邢教授说:“许多高校教师认为,只要学问好、学术水平高、会说话,就会讲课,其实不是这样的。教学技能是很专业的技能,并非业余的技能。”


在他看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音、语调、表情、手势、情绪、节奏、幽默感都会对课堂吸引力产生影响,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另外,教师知识的沉淀,是否能旁征博引也会影响课程的吸引力。


此外,他再三强调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并以“讲好一门课,七分在设计,三分在表达”进行了阐释。因此,在评价课堂教学设计时,他建议应依据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是否多样、教学本质是否清晰、教学逻辑是否顺畅以及教学创新是否显著六个指标来展开。


他同时提到,目前国内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还处在探索之中,尚待建立。基于长期的理论研究与自身教学实践,他分享了自己所做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到,立德树人、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是三个评价维度。他说:“立德树人维度的单列,契合了党和国家对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学设计六个亚维度的提出,超越了传统教学设计的束缚,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灵魂。而基于‘经验之塔’建立的教学技能三个亚维度,则充分彰显了课堂教学技能的精髓。”


1.webp



----
2.webp


重视“抬头率”,是对课堂教学互动本质的回归,但也需要警惕相关措施的实施下是否会本末倒置。老师以优质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以创新教学方式激活课堂,高校以科学评价体系引导教学,才能让“抬头率”成为课堂质量提升的自然结果,让每一堂课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充电站”。


主要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干货!这里有一份大学老师必看的课堂教学指南 [EB/OL]. (2022-11-15)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5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讲的200年前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现在的评职标准,教师很难投入巨大的精力到教学中,一是许多学校给予教学的货币奖励少。二是评职标准里多数是与科研相关的内容。  解决抬头率问题要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动力着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5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课堂上老师照念 ppt ,啥内容没有,这种情况该怎么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8 10:20 , Processed in 0.16377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