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冬梅 法律和金融专业人士把“爆雷”定义为通过隐瞒真实经营情况、财务造假或欺诈,让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025 年初,一家名为 Infinite Reality 的科技初创公司连续抛出数个令人咋舌的消息:先是宣布从一位匿名投资者处获得高达 30 亿美元的融资,紧接着又在完成一次全股票收购后,其自报估值飙升至 155 亿美元。这家公司及其首席执行官约翰·阿昆托(John Acunto)的雄心壮志,正面临着一系列对其财务状况和商业模式的严峻质疑。
在今年 2 月下旬的一次投资者活动中,联合创始人兼 CEO John Acunto 慷慨激昂地向大约 100 位股东喊话:“一切都已成定局。你们打造了一家价值 120 亿美元的公司!”首席商务官阿米什·沙阿(Amish Shah)更是将目标市值设定在“今年提升至 500 亿至 1000 亿美元”。
那么,这么一家此前没什么太大声量,一露面就抛出上百亿美元估值的 AI 创企到底什么来头?
1 AI 创企背后匪夷所思的高估值与匿名融资Infinite Reality 成立于 2020 年,原为专注于企业级元宇宙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业务涵盖虚拟会议平台和数字资产交易系统。
Infinite Reality 创始人兼 CEO 是 John Acunto,他在科技和创意领域经验丰富:曾与 IBM、Apple、eBay、Amazon 和 Facebook 等公司合作,也创业多次。他早年创办了社交电商平台 “display”,还运营了音乐互动平台 212Db (旗下有 Play Gig-it、Rock This),并曾搭建数字媒体零售设施 Outernet。
Infinite Reality 联合创始人兼 CEO John Acunto
Infinite Reality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为 Amish Shah,他负责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合作、资本运作等多个关键职能。
Infinite Reality 联合创始人 Amish Shah
Infinite Reality 是一家专注于“沉浸式技术 + AI + 空间计算 ”的创新型公司,其愿景是推动下一代数字媒体和电商体验。根据其官网介绍,Infinite Reality 致力于构建逼真的 3D 虚拟空间,让品牌和创作者能够完全掌控内容分发、用户参与和变现方式,同时保有对用户数据和客户关系的所有权。
今年 5 月,Infinite Reality 向内部股东 (约 1500 人) 宣布,将公司更名为 Napster Corporation,以统一其技术平台与音乐品牌。Napster 是 1990 年代末标志性音乐共享服务品牌,后因版权诉讼倒闭,近年被多次转售。
在技术层面,Infinite Reality 拥有自己的端到端平台 “iR Engine”,这是一个支持虚拟空间创建、管理和分析的框架,结合 AI 和空间网络 (3D Web) 能力,为音乐、娱乐、电商、社交等多个行业提供基础。
iR Engine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ir-engine
从融资与并购方面看,Infinite Reality 扩张非常迅速。2024 年 7 月,Infinite Reality 宣布完成 3.5 亿美元的新增投资,并收购 Landvault(专注于数字孪生和高保真虚拟世界构建技术的公司),使公司估值升至约 51 亿美元。Landvault 曾为 Mastercard、赫希 (Hershey) 等多个大型品牌构建虚拟体验。此外,Infinite Reality 还完成了对社交体育平台 Stakes 的收购。
此外,为进一步增强 AI 能力, Infinite Reality 于 2025 年早些时候以约 5 亿美元收购了 AI 公司 Touchcast。 Touchcast 专注于“Agentic AI”,其 Mentor 平台可生成在视频中与用户对话、具备特定人格和领域知识的 AI “导师”。 Infinite Reality 引入这一技术后,计划将其用于 Napster 平台中,用于社区管理、客户支持、销售、粉丝互动等场景。
然而,Infinite Reality 的快速崛起却充满了不合常理的矛盾。
因为该公司直到去年才推出其核心产品——一款将网站转化为 3D“虚拟店面”的工具,并称 2024 年营收达到 7500 万美元(高于 2023 年的 5000 万美元),但细究就会发现,其 155 亿美元的估值相当于其营收的 200 倍。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了最炙手可热的 AI 初创公司,例如 Anthropic(估值约为营收的 44 倍)和 OpenAI(估值约为营收的 24 倍)。
据《福布斯》一篇报道,Infinite Reality 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其自 2022 年以来全股票收购的十余家公司,包括制作公司 Thunder Studios、电竞公司 ReKT,甚至还有 Napster(现已面目全非)。这些收购交易不断推高其自报估值,但其核心业务的价值依然成谜。
Acunto 曾将公司的高估值归因于与谷歌的“五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称公司正在为谷歌的 AI 产品 Gemini “注入强劲动力”。然而,谷歌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将 Infinite Reality 描述为谷歌云的普通客户,直接否认了这种特殊合作关系。
Acunto 大肆宣传的 30 亿美元融资,据称全部来自一位匿名投资者。
据 PitchBook 统计,去年只有少数几家全球知名的 AI 巨头(如 OpenAI、Anthropic 和 xAI)筹集了比这更多的资金。耶鲁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宋马直言,这种巨额且单一来源的投资“很可能成为年度最大的风险投资之一”,但其真实性令人存疑。
除了高估值存疑外,Acunto 的个人背景也疑点重重。
公司代表提供给 SEC 的文件声称他拥有佛罗里达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和哈佛大学的数据科学硕士学位,但这两所大学均无其就读记录。Acunto 否认了这些履历,将其归咎于公司人手不足时的“误写”,但拒绝透露其上过哪些大学。
2 大额融资可能永远不会到账 Infinite Reality 的估值异常,在元宇宙领域显得尤其突出。
过去几年,风险投资以惊人的速度涌入科技初创企业。十年前,科技公司融资总额为 870 亿美元;五年前为 1750 亿美元;而到了去年,这一数字更是飙升至 2090 亿美元。如此巨额的资金四处流转,其中大部分都投向了鲜为人知的初创公司,这些公司在业内之外几乎无人知晓。
有趣的是,过去几年里,专注于元宇宙的初创公司,例如 Infinite Reality,却逐渐失去了风险投资家的青睐。这要归咎于马克·扎克伯格的惨败。
自 2020 年以来,Meta 公司已经投入超过 500 亿美元,试图构建一个他称之为“元宇宙”的持久虚拟世界,甚至在 2021 年将 Facebook 更名为 Meta。但这项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饱受技术故障(例如没有腿的虚拟形象)和用户兴趣有限的困扰。据《华尔街日报》报道,Meta 的主要元宇宙产品 Horizon Worlds 在 2022 年的月活跃用户不足 20 万。PitchBook 的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间,元宇宙公司的风险投资和成长股权融资总额从 56 亿美元骤降至 14 亿美元。这使得 Infinite Reality 的融资额显得更加不同寻常。
多家业内知名公司对 Infinite Reality 的高融资表示不解。
元宇宙开发商 Improbable 的创始人 Herman Narula 首次听说这家初创公司。据报道,Improbable 在获得软银和 Andreessen Horowitz 的投资后,估值超过 30 亿美元。
Narula 告诉《福布斯》:“过去一年,我们与一些全球知名品牌合作,举办了数百场元宇宙活动,吸引了数万人参与。到目前为止,我从未以供应商或客户的身份接触过这家公司,也没有任何合作伙伴提及过他们。”
同样,Animoca Brands 的创始人 Yat Siu(Animoca Brands 是 Web3、元宇宙和游戏公司中最活跃的投资者之一,也是 Sandbox 平台的拥有者,该公司在 2022 年的估值为 59 亿美元)表示,这笔投资“并没有在我们的行业引起任何波澜……没有人就此事与我们交谈过。”
在多重疑云笼罩下,《福布斯》再次发文,透露了 Infinite Reality 这比 33.6 亿美元、估值 120 亿美元的大额投资——很可能永远不会到账。
据《福布斯》报道,美国当地时间 11 月 20 日下午 4 点左右,Napster 召开了一场线上股东会。约 1500 名股东中,有近 700 人参会,涵盖公司员工、前员工及个人投资者。然而,这场原本例行的沟通会却突然变成“暴风中心”。
Napster CEO Acunto 在会上公开表示,公司此前声称已在今年 1 月获得的一笔 33.6 亿美元、估值 120 亿美元的大额投资——很可能永远不会到账。
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体参会者,因为这笔从未公开身份的“大投资人”被视为 Napster 重返舞台的关键一步。就在会议结束后,公司向投资者群发邮件,宣布部分原定发行的股份将被取消,一些现有投资者因此在账面上将获得更高持股比例。邮件中,Napster 直接将自己描述为“行为不当的受害者”,并称正“配合执法部门正在进行的调查”。
3 第四次承诺回购股票、四次食言 更令投资者气愤的是,公司同时宣布原本承诺的股份回购(tender offer)也被取消。这一回购计划曾被描绘为让员工和早期投资者“终于可以套现”的历史性机会,这也意味着 Naspter 让员工和投资者丧失了财务自由的机会。
然而 Napster 在邮件中写道:“由于该投资人同时也是本次回购的资金来源,我们已不再认为回购能够进行。”
事实上,这已是自 2022 年以来 Napster 第四次承诺即将启动回购、又第四次落空。不少员工和投资人已经被“马上到账”的说法吊住将近一年,期间充满反复、变动不断的预期管理。
Napster 发言人吉莲·谢尔登(Gillian Sheldon)在回应中表示,当时的融资公告“是基于公司当时掌握的信息、出于善意做出的”,但随后公司发现“存在可能的行为不当迹象,说明我们当时接收到的信息并不准确”。
除这一声明外,Napster 拒绝进一步置评。
目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司法部(DOJ)分别对相关事件展开调查。SEC 原本是在调查 Napster 2022 年计划以 18.5 亿美元估值进行的反向并购交易,该交易后来被搁置,但调查仍在继续且可能已扩大范围。SEC 发言人表示,机构“不评论是否存在调查”。
DOJ 的调查则集中于投资人及资金去向,而 Napster 目前并非其调查对象。司法部暂未回复置评请求。
Napster 让人吐槽点的还不止如此。在估值疑影重重背后,公司还遭遇人员流动与内部调整。
2025 年 7 月,有报道称公司裁员规模较大,据称约有三分之一员工或大约 100 名开发人员离开。2025 年 9 月,公司首席法律官 Jennifer Pepin 和首席财务官 Brian Effrain 在职务变动后离开公司。
在公开的融资运作中,有消息称公司与 Cova Capital 这样的中介机构合作,后者声称代表该“神秘投资人”。但 Cova Capital 之前因向零售投资者推荐私有公司股份出售时 “未进行足够尽职调查” 而被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 (FINRA) 处以罚款。
法律和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事实证明 Napster 及其管理层明知该轮融资不具备兑现条件、却仍对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作出重大错误陈述,这种行为可能触及证券欺诈 红线。
参考链接:
https://www.forbes.com/sites/phoebeliu/2025/04/24/infinite-reality-john-acunto-155-billion-metaverse-startup-biggest-fundraise/?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www.forbes.com/sites/phoebeliu/2025/04/24/infinite-reality-john-acunto-155-billion-metaverse-startup-biggest-fundraise/?utm_source=chatgpt.com
声明:本文为 InfoQ 整理,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