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第一作者、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林奥黛丽在声明中表示:“此前主流科学观点认为,若犬类携带过多狼族DNA则难以被界定为家犬。”
为深入探究,研究团队分析了公共数据库中数千组犬与狼的基因组数据。
结果显示超过64%的现代犬种具有狼族血统,连娇小的吉娃娃也携带约0.2%的狼族基因。“所有吉娃娃主人对此结论应该深有体会。”林奥黛丽打趣道。 谁是“最野”犬种?
捷克斯洛伐克狼犬与萨卢斯狼犬携带的狼族DNA比例最高,达到40%。宠物犬中,大英法三色猎犬以约5%的狼族基因成为“最野”品种,萨路基猎犬与阿富汗猎犬等视觉猎犬也位居前列。
虽然携带狼族基因的犬只通常体型较大,但圣伯纳犬却未检测出任何狼族基因。研究还显示,所有村落犬(栖息于人类聚居区但无特定主人的犬只)均具有狼族血统。
基斯特勒推测,与狼群接触机会更多的村落犬可能是狼族基因流入犬类基因库的媒介。他指出,因栖息地遭破坏等人类活动被迫脱离狼群的母狼,最终可能会与流浪犬交配。 友善还是领地性强?
研究人员还将他们的发现与养犬俱乐部用于描述不同品种性格的术语进行了对比。
体内狼性基因极少或全无的犬种更可能被描述为友善、易训且亲昵。相反,狼性DNA较多的犬类则更常被视为警惕陌生人、性格独立、威严或具有领地意识。
基斯特勒强调,品种描述具有局限性,无法预测单只犬只的行为特征。“狼是为特定栖息地和特定条件而进化的,而狗则被人类带到了有人居住世界的每个角落,”他表示。
他解释道,狗类只需适应人类带它们去的地方,而“狼基因为其在特定环境中提供了生存优势”。这项研究已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原标题:Scientists Say Most Dogs Have Some Wolf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