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文转载自:菁kids上海(ID:Jingkids_Shanghai)
2025年11月16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4号留学预警:
近段时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发,治安形势和留学环境不佳,在日中国公民的安全风险上升。
教育部提醒已在日和近期拟赴日留学人员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加强风险评估,切实增强防范意识。建议中国公民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
结合之前外交部及之后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给在日中国公民人身和生命安全带来重大风险”和“避免前往日本”,这几条新闻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让那些为孩子规划日本留学路径的家庭陷入焦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预警并非禁止赴日留学,而是强调“谨慎规划”。教育部作为主管教育涉外事务的权威部门,其发布的留学预警本质上是风险告知行为,目的是让留学家庭充分了解目的地国家的安全环境,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作出理性决策,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风险暴露。
对于正处于国内日高阶段的学生而言,预警带来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 一是升学路径的不确定性增加,原本计划高中毕业后赴日就读本科或预科的学生,需要重新评估目的地安全风险;
- 二是签证申请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审查,结合2026年日本留学签证收紧的政策趋势,资金来源审核、留学动机核查等环节的严格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 三是心理层面的担忧,家长和学生难免会对赴日后的生活安全产生顾虑,这种情绪可能影响后续的学习规划和心理状态。
孩子多年的日语学习与学业积累是否会付诸东流?现有留学规划该如何调整?是转向国内教育体系,还是切换至其他国家留学轨道?本文将详细分析。
Photo by Kazuyuki AOKI on Unsplash
国内日高项目全景
近年来,随着日本留学热度的攀升,国内多地国际学校纷纷开设日本方向留学项目。以上海为例,目前已有近50所开设日本方向课程的国际学校,涵盖公立国际部、民办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三大类型,选择空间极为丰富。
公立国际部中,上外附中国际部、上海工程大学多语种高中、JHS上海纺工大日本课程中心等凭借公办院校的资源优势,学费相对亲民,课程体系兼顾国内基础学科与日本留考内容,适合注重学术基础的学生。
民办学校是上海日高项目的主力军,30所民办院校各具特色。其中文来日高今年拿到13枚早稻田大学的录取,比去年的6枚,翻了一倍多。甘泉外国语也斩获4枚。去年首届毕业生就考出东大、早大的东光明中日国际高中,今年继续保持势头,获得2枚早大录取。而新纪元双语学校的日本东大班也有收获1枚早大录取。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方面,上海日本人学校作为经教育部批准的非营利性院校,仅招收日籍学生,课程与日本本土同步,适合家庭有长期日本发展规划的学生。
除上海外,广州、深圳、北京、成都、苏州等城市也有部分院校开设日高项目,多以民办学校为主。这些项目通常采用“2.5+1”或“3+1”培养模式,国内阶段完成日语强化和基础学科学习,最后一年赴日本语言学校或预科班过渡,适合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学生选择。
整体来看,国内日高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于“本土化适应+国际化衔接”,学生无需过早赴日即可接受针对性培养,同时降低了海外生活的初期适应成本。但在教育部预警发布后,这些项目的学生及家长也需要关注后续的转轨可能性。
转回国内学校?切换其他国家留学?
对于目前已在读日高的学生,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另外也要考虑一下Plan B,比如转回国内学校或切换留学目的地。
国际学校日高项目学生如何转回国内学校,取决于学籍状态和学段要求。若学生此前在国内公立或民办学校就读过,已注册全国学籍号,转回流程相对顺畅。可先联系原学籍所在学校或教育局,确认学籍当前状态(正常、休学等),避免因学籍问题影响转学。
从学段上来看,高一、高二学生更适合转学。且公立普高通常要求提供中考成绩(需达到当地普高录取线)或国际学校学业测试成绩(数学、语文、英语等核心科目),部分学校会组织入学考试。
由于日高项目学生的日语基础较强,但国内高中的文科(如政治、历史)和理科深度可能不足,或需要提前进行课程补习,避免入学后成绩差距过大。
若公立学校学位紧张,可考虑开设国内课程的民办高中,部分民办学校对国际学校学生的学业评估更为灵活。
当然,对于一心想要留学的孩子来说,还可切换至其他国家留学。如果孩子年级较低,可以选择IB或A Level学校。这两类学校留学目的地比较广泛,不至于受一国关系所限,就无法留学。只是这就要求孩子的英语能力,需集中力量提升英语成绩。
此次赴日留学预警,也为所有计划选择小语种留学的家庭敲响了警钟:小语种留学虽能避开英语赛道的激烈竞争,但需警惕单一国家语种的潜在风险。
像日语这样主要仅一个国家通行的语种,一旦该国家出现安全形势变化、政策调整或双边关系波动,学生的留学规划、学业衔接乃至未来就业都会受到直接冲击。
这类语种的使用场景高度集中,若后续不打算在对应国家长期发展,语言技能的实用性会大幅下降,前期的学习投入可能面临“沉没成本”风险。
相反,选择英语国家,或者选择与中国关系良好、语种通行范围广的小语种国家,能显著提升留学规划的稳健性。
例如,西班牙语通行于21个国家,全球使用者超5.8亿人,中国与拉美地区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所需人才数量庞大;法语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中法在能源、奢侈品、基建领域合作紧密,法语学生毕业后可以去很多国家发展。
这些语种不仅使用场景多元,更依托稳定的双边关系,为学生提供了留学安全保障和广阔的就业空间。
结语
近年来,开设日高课程的国际学校招生大多比较好,一度被视为国际学校的转型方向。然而此次教育部的留学预警,再次让我们看到了留学项目的风险性。
建议家长在为孩子规划小语种留学时,务必将“国家关系稳定性”“语种通行范围”“就业需求前景”作为核心考量因素,优先选择与中国经贸、文化合作紧密的国家和地区,避开单一国家依赖型语种的潜在风险。
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的留学之路走得更稳、更远,真正实现教育投资的长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