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回复: 7

[心情点滴] 国际学校遍地“爱马仕妈妈”,A8家庭被降维打击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4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有家长发帖问:我这种阶层,要送她进去读国际学校吗?

博主自述,自己一直坚持女儿要富养,但这一次真正动摇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观了国际学校,家长几乎清一色的爱马仕,她开始犹豫自己要不要送孩子去国际学校。

1.webp


图源:小红书@创业家智库

她认为自己这种一年买三五个香奈儿的消费群体,A8家庭离这种学校很远,担心孩子比较之后会自卑,有人说奢侈品是国际学校的社交货币。

到底是托举孩子到更高的平台,还是让孩子承受可能出现的落差这一个问题,这是很多家长择校时的两难选择。

01.
转轨国际学校
孩子吵着要买香奈儿

国际学校的攀比现象,一直都是家长圈里的热门话题。孩子之间会比较,家长之间也会暗暗过招。

前段时间,又出现了一个类似的帖子。家长提到,孩子从公办学校转到国际学校后,突然要求家长给自己买一个香奈儿包包。但在此前的学校环境里,这个孩子对奢侈品完全没有兴趣。

2.webp


图源:小红书

评论区也炸开了锅,有人认为国际学校在正常不过了,孩子不穿名牌、不用奢侈品,就会在学校里被孤立。

有人甚至提到,国际学校的社交货币本来就是靠奢侈品,如果不能给孩子买,建议别送进国际学校。

3.webp


图源:小红书

但是也有人认为,真正好的国际学校完全不会攀比,学校不允许穿有带有logo的衣服。

之前也有家长提到,孩子入读国际学校后,暑假开学突然变得闷闷不乐,追问下才知道,同学们暑假都在欧洲、美洲、日本旅行,而他整个假期都待在家里。

虽然谈不上攀比,但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旅行见闻聊得热火朝天,自己也没什么可以分享的,感到格格不入。

这种转变在普通孩子转轨国际学校的时候最为常见,落差也最大。普通高中的学生上一样的课、考一样的试,课后兴趣班也大多是钢琴、篮球、舞蹈、书法等常见的项目。

4.webp


图源:小红书

但国际学校倡导全人发展,校内就提供了马术、高尔夫、击剑等高端的项目,学生假期飞到瑞士滑雪、参加南极科研夏令营并不稀奇。

虽然这些项目可以让孩子接触不同背景的同学,可以增长见识,但是如果没有家庭资源的支持和托举,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和压力。

为了淡化攀比氛围,不少国际学校也开始出台相关校规。其中最常见的一条,就是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全程穿着统一校服。

统一着装,既能保持校园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环境中尽量减少对品牌、款式等外在物质的关注。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校服成为平衡点,让孩子们可以把注意力更集中在学习和活动本身,而不是谁穿得更有钱。

02.
国际学校看不见的竞赛
拼的是父母的认知与资源

在国际学校圈子里,攀比的不止是有孩子,更有家长。

谁家妈妈接送时背了爱马仕、谁家爸爸开着什么车、孩子参加了什么顶尖营地和科研项目…在成年人眼里,这些象征着资源、人脉、见识,统统都会被拿来比较。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的家庭调查显示,参会家庭中选择国际教育的只有23.6%的家庭年收入低于50万,其余绝大多数都在50万以上。

新浪网的调查也显示,选择国际教育的家庭中,父母学历硕士、博士占61.5%,高层和决策层职位占比50%,其中不乏985/211毕业生和海归家长。

在一则“读国际学校的孩子,家庭背景都是怎么样的?”的帖子下,评论区简直令人大开眼界。

“爸爸是一家公司的高层,妈妈原本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主管,后来为了我读书辞职在家做家庭主妇了,后来又自己创业开甜品店。”

还有外国来华高管、机长船长医生等各行各业的人士,以及手握十几套房的土豪…

不过也有普通创业者、体制内工作的公务员、教师、教授等。

5.webp


图源:unsplash

这些家庭有财力、有资本、有见识,虽然并非人人都是精英,但起码都是中产以上。

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愿意在教育上持续投入,而且拥有一定的视野与规划能力。

当这样一群背景差异大、教育理念不同的人群在国际学校这个原点相遇,竞争比拼的就不只是孩子的成绩那么简单。

谁为孩子找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谁提前做好了更清晰的升学规划,谁能让孩子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更高阶的人脉,谁能把孩子的成长路径走得更“完美”...

换句话说,在很多国际学校的家长圈里,真正被比拼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父母的能力、格局和底气。

孩子的起点就是家长综合实力的体现,而这场看不见的竞赛,可能比孩子之间的攀比更激烈,也更加隐秘。

03.
30万只是入场券
孩子的三观和格局用钱买不来

虽然这些年越来越多人的认知已经摆正了,国际学校并不只是富二代的地盘。

但是国际学校涨价的幅度,未来可能真的要把普通中产排除在外了。

今年,一线城市的国际学校几乎全面涨价。上海德威高年级的学费逼近40万元/年,北京鼎石高中三年总费用超过43万元/年,深圳哈罗的学费也攀升至36万元/年。

6.webp


图源:unsplash

这是最基本的支出,国际学校还有不少隐形成本,除了每年高达三、四十万元的学费外,学生在校外补课的开销同样惊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物质攀比、消费文化、阶层固化等问题的讨论就越来越突出。

但是高价买来的教育并不是奢侈品,更不是为了在同龄人之间比拼消费,而是让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树立更健康的三观。

当孩子看到别人有奢侈品、名牌包包,而自己没有,就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如别人,这正是父母可以进行引导三观建立的时候。

父母可以让孩子理解:家庭条件的不同,是出生差异,不是优劣等级。

每个人拥有的资源组合不同,别人有财富,你有坚持、好奇心、创造力、学习能力,社会的多样性本来就意味着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

还要把孩子从价格比较拉回到价值比较,让他们知道贵,不等于价值,流行的东西也不一定适合自己。

7.webp


图源:小红书

最终还是要帮助孩子梳理自己无法被物理代替的核心竞争力。孩子之所以爱比较是因为除了眼前可以看到的东西之外,不知道自己还能比什么。

如果能够找到自己的优势,比如某项兴趣爱好的深度发展、长期投入的习惯等,那么孩子就会找到自己的主体性,不会被物资牵着走。

在这过程中,家长也要起到带头作用。不要一边嘴上说反对攀比,另一边又在无形中炫耀自己的资源和成就。

家长越通透,孩子越松弛。

如果进入国际学校,还只会攀比,那么就彻彻底底误解了国际化教育的理念和真谛了。

真正的国际教育,不是培养站在物质顶端的人,而是培养能够独立判断、尊重差异、心态健康、拥有更大格局的人。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4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不起包包,随之而来的就是霸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家庭受到任何变故(人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阶级滑落惨不忍睹。坚强的意志,对世界的好奇心,战略目标制定能力,目标分解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考核评价能力,比高尔夫马术重要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4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4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常,能上得起贵族学校的,不差这三瓜两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4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攀比的国际学校绝对管理有问题,实际上京沪优秀的国际学校管理很严格,学风非常好,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普通中产。再多说一句,那些外籍国际学校千万别去,大多学风不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庆后那么大的老板爱穿布鞋,难道他缺钱?每个人的格局不同,现在都往钱看,都比穿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成绩不重要,大部分都是学渣,好吃懒做,又馋又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174
发表于 2025-11-2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徒增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4 22:28 , Processed in 0.23495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