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回复: 1

[科学观察] 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中止郭伟外籍院士资格,正核查当选相关信息;单项2500万的“新基石研究员”最新名单揭晓 | 科研圈日报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微信推送模式又双叒叕变了!如果不想错过更及时、更优质的学术资讯,别忘了点击右下角的“
1.webp
”和“
2.webp
”,科研圈日报每个工作日与你相见ღ( ´・ᴗ・` )




· 热点事件


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郭伟院士资格暂予中止,正核查“当选外籍院士”相关信息


11 月 21 日,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发布情况说明,称“已关注到江苏科技大学郭伟学术造假事件”,目前正核查其 2025 年当该院外籍院士相关信息,核查结果将及时公布。次日,俄罗斯工程院向新京报记者回复邮件称,郭的院士资格暂予中止,并对其提交的材料合规性进行审查


3.webp




此前,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教授郭某被指学术履历造假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今年 7 月,郭某收到俄罗斯工程院主席古谢夫发来的贺信,祝贺其在俄罗斯工程院全体院士大会上当选为外籍院士。在今年 9 月的一篇媒体报道中,郭某曾以“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身份与国内某企业完成签约。


俄罗斯工程院官网介绍,俄罗斯工程院于 1991 年由俄罗斯联邦司法部登记为全俄公共机构,于 2001 年和 2004 年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认证。目前,俄罗斯工程院拥有 1350 名科学家、工程师及大型生产企业组织管理者,其中还吸纳了来自世界 30 个国家的 200 余名外籍院士。(俄罗斯工程院中国总部,新京报)


相关阅读:
江苏科技大学前“首席科学家”涉嫌学历造假、学术造假,校方称已报警,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




· 学术资助


单项高达 2500 万的“新基石研究员”最新名单揭晓,首位外籍非华裔科学家入选


11 月 24 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第三期“新基石研究员”获资助名单,35 位科学家上榜。此次获资助人平均年龄 45 岁,其中青年科学家 9 位(男性未满 40 周岁;女性未满 43 周岁),最年轻的获资助人仅 35 岁。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的 Yuval Rinkevich,成为首位入选的外籍非华裔科学家;王伊龙、郁金泰两位医师科学家入选,将在神经系统治疗领域寻求突破。


4.webp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类别分为实验类和理论类,资助期为五年,期间实验类每人 2500 万元人民币;理论类每人 1500 万元人民币;期满可申请续期资助。截至目前,已有三期共 139 位杰出科学家成为新基石研究员。(新基石科学基金会)




· 航天技术


SpaceX 下一代星舰助推器发生地面爆炸


5.webp

爆炸时的录像截图 来源:SpaceX


当地时间 11 月 21 日,SpaceX 的最新型星舰首级助推器在发射前测试中遭受重大损失。一段独立视频显示,火箭的下半部发生了爆炸(或内爆)。事故后的图像显示,助推器下半部,即大型液氧储箱所在位置,出现了严重损伤,可能是一种压溃现象。截至目前,埃隆·马斯克尚未对此事件发表评论。


据悉,此次测试在美国得州 SpaceX 一处试验场展开,目的是检验该公司首个超级重型 V3 火箭——助推器 18 号(Booster 18)重新设计的推进剂系统及其结构强度。SpaceX 在事后发布的推文中称,在结构验证测试前进行的气体系统压力测试中,火箭出现异常,当时箭体未装载推进剂,发动机也尚未安装,目前团队正在调查具体原因,此次事故无人受伤。超级重型 V3 火箭是 SpaceX 为即将推出的星舰 V3 配备的首级助推器,后者将于 2026 年进入飞行测试阶段。(SpaceX, Ars Technica)




· 碱基编辑


刘如谦团队推出可一次性纠正多种突变的全新碱基编辑技术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刘如谦(David Liu)团队 11 月 19 日在《自然》Nature)发文,宣布开发出一种新型通用基因编辑策略——先导编辑介导的过早终止密码子通读(PERT),为治疗“无义突变”引发的遗传病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全球目前约有 3 亿人深受 7000 多种罕见遗传病的困扰,其中约 11% 是“无义突变”引起的。这类突变会在基因序列中过早插入一个提前终止密码子(PTC),细胞因此提前“停工”,最终只能生成功能缺失或完全无用的蛋白质。PERT 并非针对每种特定致病突变进行单独修复,而是另辟蹊径,从细胞内的转运 RNA(tRNA)下手。研究人员利用“先导编辑”技术,将基因组中原本冗余的内源性 tRNA 基因改造为“抑制性 tRNA”(sup-tRNA),使其识别并忽略致病的过早终止信号,携带氨基酸强行“通读”该位点,恢复正常的蛋白质合成过程。研究团队通过筛选数千种变体,找到了一种可以高效通读常见终止密码子(UAG)的 sup-tRNA。在实验验证阶段,对人类细胞系的测试结果显示,PERT 成功恢复了与囊性纤维化病等多种遗传病相关的蛋白质功能,恢复率在 20% 至 70% 之间。随后,团队在赫勒综合征(一种 I 型黏多糖贮积症)的小鼠模型上进行了活体实验。治疗七周后,小鼠体内受损酶的活性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的约 7.6%,已能显著减轻疾病症状,且未观察到脱靶效应等明显副作用。与以往为突变专门定制基因药物,以及需要终身服药的病毒疗法不同,PERT 技术理论上可通用于多种疾病,且能实现抑制性 tRNA 的永久表达,即“一次治疗,终身有效”。目前,该技术仍有较大局限,仍需长期试验验证人体安全性。(《自然》新闻)




· 医学与健康


根管治疗或可显著降低血糖及改善心脏健康指标


根管治疗虽然痛苦,但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据《卫报》(The Guardian)消息,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成功的根管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与心脏健康密切相关的胆固醇和脂肪酸指标,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


研究人员对 65 名患有根尖周炎(一种常见的牙齿感染)的患者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纵向跟踪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分别在根管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 3 个月、6 个月、1 年和 2 年分析患者的血清代谢组样本。结果发现,根管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糖脂代谢,患者体内超过一半(54.5%)的受测代谢物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而言,治疗在短期内降低了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胆碱和脂肪酸水平;两年后,患者的葡萄糖和丙酮酸水平显著下降,色氨酸水平逐渐上升。研究指出,牙齿长期感染会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增加全身性炎症负担,削弱身体控制血糖的能力。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即可减轻炎症反应。一周前,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另一项临床试验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发现治疗严重牙龈疾病有助于减少炎症,防止动脉阻塞,降低冠心病和中风风险。研究人员强调,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紧密相连,及时治疗牙齿感染可能有助于预防 2 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研究论文 11 月 18 日发表于《转化医学杂志》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卫报》)




· 海外学界


美国疾控中心将终止所有猴子研究


11 月 21 日,《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报道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接获政府官员指令,将逐步终止所有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该决定由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高层官员萨姆·贝达传达,涉及约 200 只用于艾滋病及其他传染病研究的恒河猴和豚尾猴。


此举系继十年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黑猩猩退役计划后,美国联邦机构首次终止内部非人灵长类研究项目。据称,HHS 计划于年底前批准具体关停方案,部分动物可能转移至庇护所,感染特殊病原体的个体或将实施安乐死。美国 CDC 方面称将持续优化研究项目评估体系,优先推进非动物研究方法的应用。科学界对此决定持审慎态度,认为灵长类研究对传染病防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该决定可能影响新型预防药物开发,而动物权益组织“白大褂废物项目”则对此政策转变表示支持。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 1 月就职以来,美国 FDA 、 NIH 等美国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已宣布计划减少对动物实验的依赖。据悉,这些机构打算在器官芯片和其他“新方法学”上投入更多资金。(《科学》新闻,中国科学报)


编写:杨梦、字鑫楠、魏潇
编辑:魏潇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379
发表于 2025-11-24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5 05:14 , Processed in 0.14356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