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心情点滴] 创新教育并非一土爆雷的原罪,背后是……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24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png

2.webp


最近全网谈论的一土爆雷,我们看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有惋惜,有加油。但对这一事件持审视及反思态度的家长相对居多。

我们也看到,每一位家长的声音,背后呈现的都是,个人的教育价值观。

或许,这一次的事件,还值得更多人一起来审视整个教育生态。

01
一土暴雷的警醒
家长到底在追求什么样的教育?


  • “加油,创新教育必须有开拓者!”
  • “20万+的学费,500+学生,一年上亿的营收,应该先把股权、运营都先搞定!”
  • “教育是需要情怀,但更需要稳定的运营执行体系,我们都是孩子家长,谁也不想拿孩子去试错当个试验田!”
  • “创新学校的学费也不便宜,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选择办学历史较长且运营经验成熟的国际学校?”
  • “如何定义创新教育和国际教育?如果以高价格作为区分,本质上还是在办精英教育,为什么要冠上创新教育的帽子?”

在众多家长的讨论中,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精英教育、贵族教育成为高频词汇。这背后一方面反映出家庭对高品质教育的强烈渴望,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部分家长对教育本质的模糊认知。
3.webp


在教育人看来,一土的暴雷,影响的不仅是其学生,更是对整个教育生态的冲击与警示。

家庭教育工作者这样说:

给孩子找创新型学校,背后呈现的还是家长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失望和批判。

有些家长或许仅仅是为了“我们与你们不同”,本质上是希望获得某种虚幻的尊贵感。

迷信创新教育,背后隐藏了家长对孩子科学养育和用心陪伴的认知和方法的缺失。

所以,一土的暴雷,应该引发家长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思考: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教育?如何接纳现实,拥抱变化,让孩子葆有热情,与时俱进探索未知?

国际教育媒体人这样说:

任何先进教育理念的落地开花,都需要确保环境、师资、课程这些基本要素的稳定,商业如此,教育更要如此。

在我们看来,一诺在办学过程中似乎带有一些精英式的自信。尽管历经10多年发展,实现了全龄段办学且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却一直未有固定的办学资质和办学场地。

这种运营模式本身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随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一诺不得不多次进行场地搬迁,且在选择合作方时缺乏深度调研与严谨评估,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风险。如今出现这样的结果,令人遗憾。

02
创新谈何容易
仅仅是办学已门槛极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考验办学者。
例如一土的教育理念,确实很有情怀,是教育美好的样子。

一土教育理念:

  • 成全每一个人,才是好教育。
  •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内心充盈的人。
  • “善良、担当、热情、真实、行动”的核心价值观。

4.webp


对于已经探访过很多学校的小湾来说,“责任、合作、尊重、耐心、友善、明智、勇敢、友爱、创新……”这一类的高频词,基本是所有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包括体制内的公立学校。

但时至今日,办一所好学校已门槛极高,更何况是办创新型学校。

所以,每一个希望孩子获得个性化教育和综合成长的家庭,要学会对“创新”祛魅,然后学会用内行视角,审视一所学校的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

课程体系
融合创新考验的是办学实力

一土学校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融合课程+拓展项目”的模式。

因为属于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1-9年级要采用国家课程,小学阶段用IB PYP 理念,中学部植入美国 Common Core 标准内容,PBL(项目制学习)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真的很多,从6周到6个月不等,对师资要求也很高,其它兴趣拓展类的高尔夫、网球、击剑等课程,对场地要求和师资要求也都很高。
5.webp


事实上,一土的困境,也是目前很多民办学校的困境,情怀和理想,教育理念已打不动人,家长们要看到而是要切切实实的落地情况。所以近些年的新落地学校,都是资金、背景、运营实力都在线的办学主体。

从目前敢于做融合创新教育的学校来看,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大厂或大学为依托,在这里,大湾区有两所榜样学校值得一提,而另一所刚诞生于前海的明湾学校,也值得期待。

东莞清澜山学校
6.webp


这所由清华附中和华为共创的学校,从创办开始就吸引了太多的眼球。而连续举办几届的清澜山创新教育论坛,也吸引了家长、从业者、全球的创新教育者。

清澜山绝对称得起创新教育的典范,每一个PBL项目都着力于解决真实问题,与学科创新前沿的实验室和大师共建,让学生们从现实切入,探索未知,种下创新的种子。

华外同文外国语学校
从2014年创办开始,这所学校就以融合教育作为底色,以IB课程为框架,在小学部及初中部分别践行IEP和CEP两种体系,分别指向国内中考和国际高中两个高中升学模式

在小湾看来,这所“外国语学校”与公办的外国语学校不一样,切实是融合教育的典范。而且办学十年来,学校不断优化这两种体系,也切实赢得了湾区家长们的口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育人模式
教学、评估与协同考验的是办学执行力

一土合并致知后公开的 “国内升学学部培养方案” 显示,初中阶段数学周测、英语月考频次与公立学校持平。这种 “课堂教宽松,课后拼成绩” 的双重标准,使SEL课程沦为“口号式安慰”

《2024 民办教育创新报告》对国内 20 所创新校SEL实践评估显示,一土SEL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真实行为的比例仅为17%,远低于上海包玉刚(72%),并指出其核心问题在于“将国外SEL框架直接移植,未针对国内升学竞争环境做本土化改造”
7.webp


另外,办学稳定性也是学校建立长期社会合作的根本,例如联动科研机构开放室验室需要资质,做PBL项目需要足够的场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评估需要长期持续的进行……办学已到了集团化学校高举高打的时代,单一创新型学校在这样的时代下,确实举步维难

在这里,小湾也提醒家长们一句,择校需谨慎,选择集团化办学的学校或办学历史足够长的学校,也是在现在的经济下行时代下,确保孩子得到稳妥托举的重中之重。

在大湾区,这些拥有多年集团化办学实力的学校值得家长们重点留意:


  • 哈罗国际教育集团
集团在香港、深圳、珠海均有外籍学校、双语学校、港人学校,即将在广州开办的是该集团在亚洲的第15所成员校,也是一所高品质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 诺德安达教育集团
全球有几十所成员校,遍布全球多个国家的这个教育集团,在大湾区有广州诺德安达双语学校和广州英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两所学校,都是值得家长托付的好学校。

  • 耀中耀华国际教育网络
成长于香港本土的这个教育集团已历时90余载,其中位于湾区的广州耀华、香港耀中、香港耀华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湾区教育网络,提供“梯度化”和“个性化”的升学路径选择。

而近年来在本土成长起来的集团化学校(特别是经历了民促法落地,熬过了三年口罩期)我们也非常认可:


  • 爱莎国际教育集团
办学仅10年的爱莎已发展出四所各有特色的学校,其中科学城爱莎以IB课程体系著称,荔湾爱莎走出一园多模式的办学特色,而拓展至华中的武汉爱莎,在原普林斯顿数理学校创校校长的加持下,已成为华中地区创新拔尖教育的典范。

  • 维港教育集团
借着DSE课程火爆内地而异军突起的维港教育集团,以“暨大港澳”形成品牌先入优势,而在DSE+的领域也已拥有难以撼动的课程教学和师资的实力。

此外,小湾也想为在广州办学多年的加拿达、优联,华美,中黄……这些国际化学校打Call,与广州教育生态良性发展贡献了20年甚至更长的学校品牌,也是广州家长(长情、信任身边朋友)的首选,就好像广州人喝茶喜欢去广州酒家和陶陶居一样,这些教育品牌也会是见证着一个家族几代人成长的教育长青树

小湾观点

教育生态应拥有创新常态

在小湾看来,无论是公办、民办还是国际教育,根据时代变化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这本来就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不标新立异,对“创新”0期待,或许才能迎来真正的创新。

之前与一位行业内的朋友聊起,他认为真正的创新教育会发生在湾区——在他的观点里,湾区家长的接纳和包容,以及这片热土的创新意识,是促成这一可能性的不二条件。

的确,湾区家长拥有的是理性且平视全球教育模式的视角,那些贵族、精英、创新的热词,在这些看过世界的人眼里,仅仅是一个词而已。

所以小湾认为,教育创新,本来就应该是教育的常态。

一个具备创新常态的教育生态,既要有教育者致力于课程和教学的革新,也要有家长致力于更新自身教育认知

小湾也一直致力于此,从当下真实出发,为生态良性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 THE END -


文稿 | Megan

编辑 | 昱彤

审核 | 超逸、Tingwai

以上配图来源于学校公众号

8.web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4 22:29 , Processed in 0.16119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