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回复: 20

[科技新闻] 中国AI横扫硅谷,奥特曼的铁杆兄弟也叛变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作者 | 荣智慧
编辑 | 向现
唯物的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观察
多家硅谷公司“沉迷”中国人工智能模型。
此前,硅谷的风向是“憎恶”和“封杀”。
今年年初,中国公司深度求索的人工智能应用DeepSeek刚问世,美国Open 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便上书美国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请求美国政府“封杀”中国AI。他的理由没什么想象力,只会套用冷战老调——自己的闭源模型是“民主AI”,中国的开源模型是“专制AI”。
近来,硅谷相当“实用主义”,管他黑猫白猫,先把中国AI用起来。
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家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Chamath Palihapitiya)对谈白宫“AI沙皇”大卫·萨克斯,在播客《All-In》中提到,其合作的某公司已经把运算服务放到了中国月之暗面最新推出的Kimi K2模型上。他说,该模型比Open AI和Anthropic的便宜太多。
Airbnb的CEO布莱恩·切斯基也承认,其开发的旅行应用程序,用的是中国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模型。他的评价是“又好又便宜”。
要知道,布莱恩·切斯基和山姆·奥特曼堪称“铁杆兄弟”,奥特曼极其倚重切斯基——“他几乎总是对的,我学会了闭嘴并听他的建议”。这一次,连最好的朋友都“用脚投票”了。
作为世界先进技术的发源地,硅谷的态度转变值得玩味:一直以来,未来被谁创造、在哪里创造,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身份问题。
硅谷看似相悖的“身份焦虑”和“实用主义”,正映衬出美国对“未来想象”的掌控权的丧失。
01

硅谷嫉妒

硅谷沉迷中国AI,有点出人意料。
贸易战和美国芯片封锁持续数年,两国科技界多少也有“针锋相对”之意。今年以来,中国AI大模型以成本不到美国同类产品三分之一、效果接近的能力,拼出了极致“性价比”,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大模型可能横扫东南亚和欧洲,美国用户大概没那么积极。
转变静悄悄地发生了。
除了上文提到的两家公司,越来越多的硅谷公司公开承认使用中国大模型,有的还发博文“致谢”。
比如Open AI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创立了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其在一篇博文中表示,最新研究受阿里巴巴Qwen3团队工作的启发,并建立在Qwen的基础模型之上。
2.webp

TML创始人兼CEO米拉·穆拉蒂

比如炙手可热的AI编程应用Cursor,估值约100亿美元,上个月刚发布了编程助手的新版本。它使用哪个模型并未公开,不过,一位科技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指出,使用Cursor时,模型的“内心独白”曾为中文。
比如估值同样约为100亿美元的Cognition AI,使用的是中国智谱清言的大模型Z.ai。智谱曾在社交媒体上证实此事,称“突显了开源模型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和价值”。
美国机器学习平台Hugging Face的数据,直观体现了这一转变。
中国开源大模型的累计下载量已经超过美国。2024年初,Meta的大模型Llama下载量为1060万次,而阿里巴巴的大模型Qwen下载量只有50万次。截至2025年10月,Qwen的累计下载量为3.853亿次,而Llama的累计下载量为3.462亿次。
如今,基于Qwen构建的衍生模型占Hugging Face上发布的新语言模型的40%以上,而Meta的份额已降至15%。
转变有迹可循。几个月前,硅谷开始传出赞扬中国大模型的声音。
2025年5月,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模型是开源大模型里最好的。推特创始人杰克·多尔西也发文,为Qwen3-Coder“点赞”。甚至特斯拉CEO马斯克看到通义万向Wan2.2训练生成的图片,也表示效果确实“真假难辨”。
3.webp


特别是黄仁勋近日直言“中国将赢得人工智能竞赛”,虽有讨好中国客户并暗示白宫放行英伟达尖端芯片之嫌,但也揭示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并未落后于美国的事实。
同时,嫉妒和焦虑随之在硅谷兴起。
“随着中国以高速运转的方式促进货物、人员和信息的快速流动,我们可能会深陷(落后的)旧时代。”风险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近日的一篇博客文章提出警告。
02

“模仿”中国

硅谷的嫉妒和焦虑,核心原因在于,曾被视为模仿者的中国企业成了硅谷的模仿对象。
有人呼吁建立美国“自己的”DeepSeek项目,也有人呼吁学习“996”工作文化,即一个星期工作6天、每天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
总之,无论是中国国家主导的科技计划,还是企业自上而下的严密管理,都不再是一种政治负担,而成了硅谷人眼里效率和执行力的典范。
尤其中国自2024年底以来实行“过境240小时免签政策”,蜂拥而来的美国游客纷纷在社交媒体发布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果”——横跨江域的大桥、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铁、送货上门的酒店机器人以及被摩天楼分割的都市天际线……既震惊了对中国知之甚少的美国人,也令他们同时感到“美国梦”的幻灭。
4.webp

2024年1月至11月,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近60%/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用硅谷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里森(Marc Andreessen)的话说,中国“在构建物理事物的所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出口“新三样”锂电池、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类似,中国AI模型的领先地位同样具有“成本优势”。只不过区别在于,AI模型的成本优势在“使用端”,而“新三样”的成本优势在“制造端”。
具体而言,中国AI模型的成本优势,也是战略选择带来的市场优势。
首先,中国是在缺乏顶级GPU的前提下,用精打细算的软件提升来“榨干”硬件的能力。其次,中国头部AI公司普遍采用开源策略,将模型的蓝图公开发表,直接大幅降低了开发者和企业的使用和二次开发门槛,也使中国的免费AI模型触达全球用户。
这是用技术民主化换来的市场优势。
而且,在中国头部AI公司里,既有互联网巨头,凭借云设施和现有产品矩阵,构建从模型到应用的全栈服务,如阿里(通义千问系列)、字节跳动(豆包)、腾讯(混元)和百度(文心一言);也有凭借技术原创性寻找差异突破口的初创公司,如智谱AI、阶跃星辰、深度求索、月之暗面、面壁智能、MiniMax、百川智能等。
还有一些“跨界玩家”,用AI提升产品竞争力,比如智能手机制造商OPPO、汽车制造商吉利等。
5.webp

10月15日,2025OPPO开发者大会在深圳开幕,发布了OPPO AI的“新计算、新感知、新生态”全新战略布局/图源:OPPO官网

关键,中国AI模型的技术优势也在增强,叠加成本优势后几乎“横扫千军”。
11月6日,月之暗面推出开源思考模型Kimi K2 Thinking。知名AI基准测试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发表长文,将其综合排名认定为世界第一,超越了GPT-5、Grok4、Sonnet4.5等美国顶尖模型。
它的训练成本仅为460万美元,约为Open AI或xAI顶级闭源模型训练成本的1%。
值得注意的是,Kimi K2 Thinking采用Modified MIT许可证,在免费开源和“赚钱”之间找平衡:允许自由使用、修改、分发,甚至用于商业产品,唯一附加条件是,一旦用户的商业产品月活用户超1亿,或月收入超2000万美元,则必须在用户界面显著位置标注“Kimi K2”。
这个许可证的实质是,你没发达的时候随便用,发达了别忘标注“来源”——比“开源但不可商用”或“API绑定”的策略友好且自信得多。
03

FOMO爆发

美国硅谷把持了半个世纪的“未来”话语权。
硅谷的实力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和军方大量研究和项目的信息处理技术向民间溢出,其中最重要的两大成果,一是所有测量、存储和计算仪器围绕微电子重新设计;二是数据传输手段经历反复技术改造而不断扩容、提速,硅谷适逢其时,成为承前启后的科技创新“圣地”。
在硅谷的神话里,中国一开始并没有位置。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造访北京的几个星期前,美国在太平洋上部署了一颗新卫星,好让尼克松的访问实况得以向全球电视和电台播放。
那时,中国最大容量的国际通信设备就是一条从哈尔滨到平壤的6通道电缆,还是日据时期安装的。
中美关系“蜜月期”,中国进口了4个卫星地面站。截至1977年底,中国即将开通的200多条卫星电路中,将近四分之一(46条)与美国联通,八分之一(25条)与日本联通。
可以说,中美关系的缓和有一个非常实际但常常被忽略的重大影响:中国真正开始向信息时代迈进,努力理解和模仿硅谷的“理想”,用“现代化”一词而非意识形态用语来概括多个领域的技术攻关实践。
6.webp


吊诡的是,时至今日,反而是硅谷用“专制AI”和“民主AI”等意识形态来定义两国的人工智能路线。这一反转不仅映衬出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也折射出硅谷的话语和想象力的双重匮乏。
其实,中美的人工智能路线,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以通用人工智能(AGI)为目标。
硅谷AI公司普遍将AGI奉为圭臬,无论是Open AI的山姆·奥特曼,还是Anthropic的达里奥·阿莫代伊,或是谷歌、Meta的高管,乃至马斯克自吹自擂“Grok5实现AGI概率达10%”,他们都把匹敌甚至超越人类大脑的机器(超级智能)作为奋斗的终点。
相比之下,中国AI公司则对AGI保持沉默。
奇怪的是,硅谷为何宁肯炒作中国“专制AI”,也不愿意鼓吹自身追求AGI的路线的先进性?
7.webp


其中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AGI的概念难以定义,连科学家也无法就“人类智能”的定义方式来达成共识,而且真正媲美人脑的机器依然遥不可及,硅谷科技公司只是在“赌博”——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症。
谷歌前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近期指出,硅谷应该“少谈点主义,多谈点问题”,不要长篇大论地分析AGI带来的长生不老、世界和平,而是向中国同行学习,让人工智能融入工业、融入生活。
当然,硅谷的“政治化表述”也有其“小九九”,极端夸大中国的AI能力和威胁,可以从华盛顿拿到更多的税收、监管优待,乃至真金白银的补贴。话说得越耸人听闻,公众就越警觉,政客就越在乎,硅谷的影响力就越大,最终获得的权力也就越大。
而真正动摇美国技术创新根本的削减大学经费、收紧技术移民签证、打乱盟友供应链等问题,硅谷避而不谈——毕竟迎合总统特朗普而不是“对着干”才是硅谷的新风气。
8.webp


AI领域的竞赛并不是短期的“头脑发热”。
当Open AI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中国的人工智能从业者称其为“ChatGPT时刻”,那是一个震惊、激动而压力巨大的时刻。当时中国在卷积神经网络上已经颇有建树,但对GPT背后同属于深度学习范畴的Transformer知之甚少。
两年后,美国人工智能从业者迎来了“DeepSeek时刻”,这个效果优秀、成本低廉的聊天机器人,甚至来自一家“不务正业”的中国私募基金公司。
竞赛没有止境。
值班主编 | 张来
排版 | 八斤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关注南风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硅谷这帮人精,一看中国Kimi K2模型便宜又好用,立马就倒戈了,就像发现超市打折鸡蛋,谁还不抢啊,中国AI这波赢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11-1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硅谷从封杀到真香,中国AI靠实力赢回话语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吹牛。除了Deepseek啥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AI大模型太多,用不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国内研究ai并不比美国落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但是国内的缺点就是缺乏先进芯片,就像一个拥有F1驾照的车手,车队却只能提供一台夏利,所以才在前几年落后这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天横扫这个横扫那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11-19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搞ai的目的与国际完全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里想过理念,身正不怕影子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0 01:55 , Processed in 0.34077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