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回复: 20

[科学观察] 抵达中国不到一天,德国财长就威胁中方:这件事不解决,欧盟立刻动手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18日,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在中国访问期间放出重磅信号——如果中方在“产能过剩”问题上不给出解决方案,欧盟层面将不得不“采取行动”。而就在他话音落下的前一天,中德刚刚在北京完成第四轮高级别财金对话,签署了包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内的27项共识。
如此前后翻转的姿态,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德国官员嘴里。但这次的“双面操作”尤其鲜明。一边声称此访的目的是“修复中德关系”,一边又抬出欧盟“威慑性机制”,让中方不得不清楚识别德国此行的真实意图。
更关键的是,这并非克林拜尔个人即兴表达,而是德国政府的有组织部署。他本人在访华期间承认,所有行程都与总理默茨保持紧密沟通。而默茨本人也计划在后续安排访华行程。这种“前哨试探+主帅压阵”的方式,恰恰说明德方希望借财政部长这一“技术官僚”角色试水中方态度,再决定是否在欧盟层面统一推进对华制裁选项。
但德国政府没算好的一点在于:中国早已识破这种“笑面威逼”的谈判节奏——在表面合作框架下试图倒逼中方让利,不再具备任何实质操作空间。
1.webp


落空的财金对话:承诺刚落笔,背刺就亮相

回顾11月中旬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表面看双方氛围尚可,尤其是在全球货币政策协调、债务国援助、绿色金融合作等议题上出现共识。然而联合声明尚未被国际媒体完全报道完毕,克林拜尔就代表德国政府在公开场合对中方产业政策施压,并点名“若协商失败,欧盟会接手”。
这已经不是承诺打折,而是将对华合作的政治信用直接摔碎。
更令人侧目的,是德方几乎无缝衔接地将谈判平台从“财金对话”切换为“欧盟行动”,显示其早有两手准备。在北京说完“愿加强沟通”,回到布鲁塞尔立刻转向推进“反补贴调查”“产业补贴追溯机制”“碳关税配套”的整体部署。
这种操作方式,本质上是在透支双边对话框架的信任基础,把欧盟当成谈判后备工具,把中国当成临时应付对象。
从中方角度看,德国此举不仅违背对等交流精神,更在实际上破坏了中欧经贸框架下的信义根基。对话变成了预谋施压的前奏,合作被用作倒逼机制,让“中德伙伴关系”变成政治工具的前台布景。
不是中国产太多,而是德国制造退化

德方频繁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但始终没有正面回应一个基本问题:中国的产品究竟有没有市场?
当德国抱怨“产能过剩”时,全球消费者正在抢购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光伏组件、储能电池;而德系汽车的销量则在传统市场不断下滑,在新兴市场逐步丧失存在感。以大众、宝马为代表的德企电动化转型迟缓,不仅成本控制失效,研发周期也被中国品牌远远甩在后头。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超过30%,欧洲车企则集体出现库存高企、交付疲软的困局。
德国要讲“过剩”,讲的不是中国生产太多,而是欧洲消费者更愿意买别人的产品——这是需求失衡,不是供给问题。
更深一层的问题,是德国政界已将经济治理转向意识形态优先,牺牲产业逻辑追求“政治去风险”。“多元化”成了口号,“自给自足”成了幻觉。在能源成本高企、人才萎缩、基础设施迟缓的现实困境下,德国产业优势持续下滑,却不从自身结构找原因,而是将产业问题舆论化、政治化,最终变成“外部威胁叙事”。
这种叙事的作用,是为决策失败找替罪羊,是为选民制造敌人,也是为欧盟介入中国事务铺平路径。
绑架欧盟的试探战:稀土、安世与调查战线并行

克林拜尔此次访华还肩负另一个任务——摸底中国在稀土与半导体出口上的态度。
德国当前对中稀土依赖极高,特别是钇、铽、镝等用于永磁体与激光设备的中重稀土,一旦被中方收紧出口许可,将直接冲击德国电动汽车、风能与高端制造链。而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却在安世半导体案中配合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推动控制措施,并在欧盟推动“关键技术防护机制”草案,意图限制中方在芯片封装领域的渗透空间。
中方的反应非常明确:稀土并非德国的“战略后备矿”,而是中国基于自身产业安全进行调配的战略资源。2024年,中国出台《稀土管理条例》等配套规定,将稀土等关键矿产纳入更严格的出口和申报管理,德国已经发现,在中方掌控节奏下,想要“既占便宜又设卡”的策略根本行不通。
更为讽刺的是,德方在欧盟层面不断助推针对中国商品的贸易救济调查,从电动车扩展到光伏、钢铁、化工、医药等多个品类,但本国企业却仍在推动扩大对华出口和采购合同,德企高管密集访华的现实与柏林政府的表态之间,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裂痕。
德国政府嘴上要对抗,手上却离不开合作——最终只能靠“拉欧盟下场”来撑起一场失控的产业战。
言而无信者失尽信用

面对克林拜尔此番访华中的“压中求稳”策略,中方的应对已不再模糊。外交部在对话结束后未释放“双方合作诚意”,反而聚焦强调“中方反对保护主义”,这已经是对德国行动轨迹的明确回应。
对于德国政府一边谈合作一边逼迫欧盟出手的操作,中方态度愈发明确:“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胁迫,不接受通过制造危机推进所谓解决方案的逻辑。”
德国试图将国家利益嵌入欧盟机制,用“欧盟集体施压”取代“德中谈判博弈”,本质是战略焦虑下的外包投射。而中方早已识破其中套路,不仅在话语层面坚拒“产能过剩”标签,也通过法律、出口机制和供应链稳定度手段,逐步构建起对等抗压机制。
德国想借克林拜尔试探中方底线,为默茨访华铺路;但中方没有表现出任何退让信号,反而已将此次访问视为“合作信用检测点”。试探失败,就等于提前结束后续合作空间。
对中方而言,态度已定:无论德方用财政部长还是总理登门,只要谈判的起点是威胁和政治杠杆,就注定谈不出任何结果。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起来真正产能过剩的是德国,所以他们国家的企业大量裁员是正确的做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直接回他你谈不了叫欧盟来,他说出那句话后他的访问已经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混账德国企业在中国赚了不少钱,现在没事找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所有国家都对我们说一套做一套,那我们对他们也一样不就完了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过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诚意别来中国,浪费中国粮食,中国不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纳闷了,你们到底哪里来的底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9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惯着德国,给点实际的教训,让他们学会尊重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11-19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产能过剩?解释一下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大豆玉米是不是多到美国佬吃不完?欧洲的牛奶、海产品是不是多到到欧洲人吃不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0 01:54 , Processed in 0.22597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