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回复: 2

[汽车资讯] 特斯拉自断其臂,美工厂禁用中国零件,马斯克这是做给谁看?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7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特斯拉自断其臂,美工厂禁用中国零件,马斯克这是做给谁看?
2025年11月15日,一则震撼全球供应链的消息传出:特斯拉宣布其美国本土工厂将全面禁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并计划在两年内完成供应链的“去中国化”。这一决定不仅让特斯拉的供应商措手不及,也让全球汽车行业感到不安。要知道,特斯拉曾依靠中国供应链起死回生,上海超级工厂更是其全球产能的关键支柱。如今,这家电动车巨头为何选择与中国供应链“割席”?是迫于美国政策压力的无奈之举,还是一场高风险的商业豪赌?
1.webp

 

特斯拉的“去中国化”并非偶然,而是美国政策环境推动的结果。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规定,只有电池和关键零部件完全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电动车,才能获得每辆7500美元的联邦补贴。这一政策为特斯拉设下了“红线”,任何依赖中国零部件的工厂都无法享受优惠。同时,美国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关税步步升级,锂电池、天然石墨等关键材料的关税高达25%以上,进一步增加了中国零部件的成本。特斯拉的决定也与近年来美国政府推行的“去风险化”战略相吻合。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美国试图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特斯拉此举无疑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然而,特斯拉的“去中国化”背后充满挑战。中国供应链在特斯拉的全球成功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2024年,特斯拉全球交付的91.6万辆汽车中,超过50%来自上海超级工厂。特斯拉北美工厂的零部件50%由中国公司提供,其中20%由中国直接出口北美,剩下的30%由中国供应商在墨西哥的工厂提供。强行切断与中国供应链的联系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并可能削弱特斯拉在技术上的竞争力。
2.webp

 

尽管特斯拉试图将供应链转移至北美和东南亚,但这一过程面临诸多困难。北美的制造成本高昂,而东南亚的供应链配套设施远不及中国成熟。此外,中国供应商在电动车关键技术上拥有明显优势,这些技术并非短期内可以复制。特斯拉的“去中国化”不仅对自身发展带来风险,也可能加剧美国本土供应链的脆弱性。美国车企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依然严重,供应链调整可能导致生产停滞和价格上涨,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供应链企业已开始向其他市场转移。例如,宁德时代在印尼建设电池工厂,拓普集团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并加速进入欧洲市场。特斯拉的“去中国化”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豪赌。短期内,它可能通过迎合美国政策获得更多补贴,但长期来看,这一策略可能导致技术劣势、市场份额流失以及品牌形象受损。
特斯拉的决定表面上是为了迎合美国政府的政策要求,但实际上却是一场自断其臂的冒险。中国供应链的成熟与高效是特斯拉成功的关键,而强行切断这条生命线,可能让其付出高昂代价。正如马斯克曾在上海工厂投产仪式上所说:“中国奇迹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复制。”如今,特斯拉是否会为自己的选择后悔,我们拭目以待。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7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待歧视中国的企业政策,中国可以对其稀土管控。例如对特斯拉美国工厂断供稀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炉火纯青
  • 打卡总天数:78
发表于 2025-11-17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7 21:15 , Processed in 0.15533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