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回复: 0

[综艺大观] 金鸡奖朱一龙千玺竞争激烈,段奥娟有争议,网友:金鸡不需要观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12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金鸡奖即将影帝影后即将揭晓,从提名开始,这届金鸡奖就充满了争议。
1.webp


最佳男主角相对来说算是众望所归。
朱一龙、易烊千玺、刘昊然三人虽是新生代,但是演技和票房基本都得到过一定的验证。
朱一龙之前已经获得过金鸡百花的认可。
主演的《人生大事》《河边的错误》都在艺术片很难有高票房的前提下取得了极高的票房。
2.webp


易烊千玺也获得过金像和百花的新人奖。
其主演的《少年的你》堪称青春类型片的标杆。
刘昊然《唐探》三部曲,当之无愧的票房王者。
黄晓明演技人气皆优,之前业内早有肯定。
从《大汉天子》到《中国合伙人》再到《烈火英雄》黄晓明完全不受类型片限制。
大鹏,演戏导演双优,有深度演技自然。
虽然影帝提名很全面,但依然有遗珠,比如王源和葛优,他们携手主演的《刺猬》从理论上来说,很有希望提名。
王源的表演呈现了一种他日常少见的钝和质感,而葛优的表演,稳定到一个表情就是一个故事。
无论从突破性或者艺术性,他们都不输,但终归失之交臂。
3.webp


但同样的情况,在女演员中,舆情就不太一样了。
尤其是最佳女主角,段奥娟的《岁岁平安》徐海鹏的《但愿人长久》双双入围。
但一部没有公映,一部基本没人看过。
《但愿人长久》之前还被称为“没有影院肯排片”。
4.webp


段奥娟更是冷门中的冷门,之前没有拍过什么作品,偶像出道,拍电影就是金鸡女主提名,这在金鸡或者是其他类似奖项中都不多见。
尤其是,这部影片还没有公映,也就是无论是演技还是票房都没有得到过观众的检验。
她的提名出来之后,不少观众都发出了金鸡奖不需要观众的说法。
5.webp


6.webp


那么是其他参与拍片的女主表现不精彩吗?也不是。
同期张子枫的《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章子怡的《酱园弄》一度呼声很高。
在00花中,张子枫的文艺气质和细腻表演是top级,她的表演有强烈的个人特色,这部作品被称为她迄今为止的“顶级演技和美貌”。
《酱园弄》作品本身的口碑不算好,但作为电影奖项,演员的表演与电影本身的质量并不是完全划等号。
章子怡的表演完整,超额呈现了人物要表达的故事。
但她们还是只赢得了口碑。
7.webp


当然,没公映或者基本没有公映的作品之前有过得奖的先例,之前何赛飞的《追月》也是这种情况。
8.webp


不过何赛飞之前的演艺经历和演技给了大众信心。
但段奥娟之前无战绩可查,目前流出的片段似乎也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9.webp


值得一提的是,段奥娟之前已经凭此获得过上海的金爵奖了。
10.webp


杨幂在《酱园弄》里的表演一度也被认为值得一个最佳女配的提名。
但她与女主章子怡一样,颗粒无收。
如果说杨幂的落选是因为流量有原罪,那么马伊琍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她《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中的表演同样被忽视了。
张艺兴似乎面临与杨幂同样的问题,他主演的《不说话的爱》同样榜上无名,但在海外拿下了个金鹤奖。
11.webp


事实上,除了百花奖明确将观众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之外,其他大多数电影奖项似乎一直在强调一种曲高和寡的调性。
无论是金鸡还是欧洲三大奖,或者是东京、釜山电影节都是评委制,基本就是三五个评委决定奖项的归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金鸡奖不需要观众,其他电影奖项也不需要观众。
评委们在电影评选上,可以说是非贬义的“一手遮天”。
12.webp


但在当下,这种情况就显得尴尬了。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艺术电影不需要票房是个伪命题。
欧洲三大奖评选出来的艺术片也好,影帝影后也好本质上并非是为了弘扬艺术,而是为了卖片。
这些电影节更像是个大型交易会,在电影节上得奖的片子会更被认可,从而吸引更多发行方来购买版权,让制片方获得盈利。
所以,评奖的目的既是奖励好作品更是吸引客户。
这和其他商业产品用奖项背书从而卖得更好没有什么区别。
但随着传媒的发达,信息差被打破,这种模式现在越来越难行走了。
一方面,专业人士还在努力构建艺术欣赏壁垒试图引导大众审美,另一方面大众却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审美和消费体系,不太为大奖和小团体的审美买单了。
奖项的权威开始受到质疑和挑战。
13.webp


一方面,是艺术没有绝对的标准。
舒淇的《女孩》在戛纳的评价很一般,但在釜山得了最佳导演。
辛芷蕾戛纳得了影后,但得奖的过程里,赵涛与其他评委沟通功不可没。
同时,这里面更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对评委的影响。
郝蕾甚至直接炮轰金棕榈,直言奖项运作。
14.webp


而到了东京电影节,王传君和白百何之间的闹剧让人看到了电影节评委抱团的可能性。
东京电影节五个人的评审团,其中三人都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在一起合作了不止一部作品,即使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暗中操作,但在审美品位和投票上,显然不可避免的具有一致性。
人为的倾向性被熟知后,想通过一个奖项就获得绝对的声誉,基本已经不可能了。
其次国际冲奖特供的路越走越窄国内的权威也开始走下神坛。
之前说过,很多影片是通过得奖兜售版权赚钱。
这就让很多影片和演员根本不在乎票房和市场,只要得奖就好。
他们只注重评委的喜好,刻意迎合就好。
可当奖项被解构,评选标准被质疑,透露出可能被运作,甚至被戏称“水”奖之后,权威性被稀释了。
导致这些影片面对真正观众时,即使挂着奖杯,也无人买账。
1999年,张艺谋退出戛纳的时候,就曾经给评委会写过一封信,对评委会的评奖标准提出过质疑。
他是最早摘得欧三大奖的导演之一,不存在酸葡萄心理。
他的观点可能会偏颇,但感受不会偏差太远,那就是任何奖项的评选都会受评委主观喜好的影响,但这些影响不一定对。
15.webp


16.webp


17.webp


20多年后,这些感受普通观众也开始有所感知。
当观众的审美与评审团的选择有所不同时,观众不再一味反思自己的品位,而是会质疑创作者的真实水平。
当票房与奖项不匹配时,大众的评价除了曲高和寡之外,还有名不副实。
金鸡奖,到底需不需要观众?一定需要。
的确,奖项不能被观众评价、知名度和票房裹挟,但同样也不能抛弃观众故步自封。
阳春白雪与雅俗共赏并不是对立面。
如果一部作品需要不停向外界解释,它是美、是好、是无与伦比的,演员哪个部分的演技是高光,哪里的表演很动人才能让人意识到它的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缺憾。
从古至今,好的艺术作品一定是有着旺盛生命力、感染力和传播能力的。
因为真正打动人心的美,无需解释。
18.web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3 08:57 , Processed in 0.41953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