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5292
注册时间2008-3-26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阅读权限75
|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几年,英国本科申请持续升温。根据UCAS最新数据,国际学生人数再创新高,其中医学专业的热度飙升。
今年共有25,770人申请英国医学本科,同比上升10.4%,其中,国际生申请人数达到5,040人,较去年的4,590人增长了9.8%。
图源:UCAS
在中国香港,这股学医热更加明显。
今年16名DSE状元中有11人计划攻读医学,而35名IB满分状元中,圣保罗男女中学的谭同学成功拿下剑桥医学院录取,多位状元都表示未来会留港或赴海外学医。
从UCAS申请数据到香港状元的选择,都在说明一个趋势:在全球经济波动与AI取代浪潮之下,医学正成为最受追捧、最有投资价值的学位。
英国医学院录取的真相,远比想象中更卷。如何走好医学申请之路?11月22日,我们在深圳举办年度重磅活动现场将有留学圈大咖、知名高校教授来讲透如何摸准风向
牛剑录取率不到20%,A*AA只是最低门槛
英国的医学教育,一直以门槛高、录取难、周期长著称。英本留学想读医,不仅要成绩顶尖,还要有强大的学习毅力和对医学的真热爱。
医学专业申请通过UCAS系统进行,和普通专业不同,医学院申请人最多只能选择四所医学专业,第五个志愿必须用于非医学专业。
医学申请截止时间通常比其他学科早,在每年10月15日前结束。
标准入学学位为5年制的MBBS或MBChB、BMBS,部分大学比如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会为理科基础略弱但学术潜力突出的学生开设6年制医学预科课程Medicine with a Preliminary Year。
图源:Medical School Council
在入学考试方面,UCAT(University Clinical Aptitude Test)是英国医学院的入学门票,多数大学比如爱丁堡大学、KCL都要求参加这项笔试。
过去被剑桥、牛津、帝国理工等采用的BMAT考试已在2024年取消,如今已改考UCAT。
图源:The Medic Portal
在学术要求上,A-Level申请人一般需达到AAA,其中化学和生物是必修科目,数学或物理是最佳选修课程。
竞争激烈的学校通常要求A*AA或更高,IB体系申请者通常总分在38/45以上,HL阶段的化学与生物成绩要达到6或7分。
以牛津大学为例,医学是全校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过去三年里,累计申请人数超过5,076人,进入面试的有1,289人,面邀率为25.39%。
2025申请季医学专业申请人共计1,164人,最终发放offer173封,offer率为14.9%。
图源:牛津大学招生报告
牛津的医学课程分为两个阶段临床前(Pre-clinical)和临床阶段(Clinical)。
前三年主要学习医学科学的理论知识,比如生物化学、解剖学、免疫学等,属于打基础的阶段。
学生需要修完BM(Bachelor of Medicine)和BA Honours课程,之后才能进入Oxford Clinical School开始真正的临床训练。
牛津的医学教育非常重视科研能力,它的医学与生物医学科学学院规模不大,氛围紧密,学生与导师之间互动频繁,这也是牛津以研究驱动教学的体现。
牛津大学医学专业的要求也相当严格,A-Level需达到 A*AA,其中化学必须是A*或A,生物/物理/数学/进阶数学为A;
IB要求总分39分,HL科目766,必须包含化学和生物/物理/数学中的一门,实际录取多数在43分以上。
图源: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医学课程为期六年,分为前后三个学年。前三年以科学基础为主,包括讲座、实验课和导师小组讨论,每周约20至25小时。学生要掌握人体结构、分子机制和疾病机理。
后三年则完全进入临床实践,学生会在医院、门诊和全科诊所中跟随医生学习诊断、沟通和病人管理。
剑桥在第三年还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方向进行科研,比如神经科学、免疫学或公共健康,这让学生能更早地接触学术研究。
剑桥的录取标准略高于牛津,A-Level要求A*A*A,IB要求总分41–42分,HL 776,要求化学必修,另一门科目可选数学、物理、生物。
图源:剑桥大学
2025申请季剑桥大学医学专业共收到1,530份申请,最终发出307份offer,offer率为20.1%,较上届增加3.98%左右。
但实际录取者成绩普遍更高,82%达到A*A*A*,IB平均44分或HL 777,所有A-Level学生都学习了化学。
图源:剑桥大学
全球最难申请的专业,烧400万不一定能上
英国医学本科申请,最难的还不是高入学门槛,而是英国每所医学院的国际收费医学生人数受政府配额的限制。
牛津大学官网提到,目前标准入学课程(A100)和研究生入学/加速医学课程(A101)的国际生名额合计每年只有14个。
图源: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虽然未公布具体数字,但根据历年数据推测,其国际生录取配额同样很低。
至于其他英国医学院比如IC、KCL、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国际配额一般在个位数到十几人之间,真正分配到中国学生的名额更是少之又少。
UCAS曾提到,申请标准A100课程的国际学生中,大约32人中才有1位能进入面试阶段。国际申请人UCAT的录取分数线通常更高,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图源:The Medic Portal
造成这种稀缺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医学教育是一种国家投资型职业培养体系,而不是单纯的学术教育。
据统计每一位医学本科生,当地政府平均要投入25万至30万英镑的培养成本,其中包括教学医院的床位、导师临床指导、实习保险、药物及医疗耗材费用。
而这些费用主要由英国纳税人承担,因此政府倾向于将名额优先保留给未来可能在英国长期执业、服务NHS体系的本土学生,而不是国际学生。
该图片属于AI生成
AI生成
而且医学教育依赖于NHS医院的床位与指导医生数量,目前英国的医院体系根本无法同时容纳太多医学生。
过多国际学生涌入医学专业会挤占名额,可能会导致未来本地医生短缺将进一步恶化,影响公共医疗安全。
所以,国际学生即使能够支付更高的学费,也无法破除临床教学容量的限制。
说到学费,英国医学本科的学费也是高到惊人!
剑桥国际生学费按专业性质分为五档,医学和兽医学专业在最高档,国际生年费高达£70,554,较去年的£67,194上涨5%,增加了£3,360。
图源:剑桥大学
2025-2026学年,牛津大学前3年学费£49,400/年,后三年临床阶段£65,250/年,而英国本土学生每年的学费只有£9,535。
图源:牛津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医学学费从£55,800上涨至£58,600,上涨5.02%;医学生物科学专业从£43,300调至£45,500,上涨约5.08%。
图源:帝国理工学院
这意味着,一名国际学生如果要完成6年制医学本科学位,学费总额在£330,000至£360,000之间。
如果按当前汇率£1≈¥9.37计算,总学费支出将达到约310万至337万元人民币。
再加上伦敦或剑桥等城市的生活开销每年约£18,000至£20,000,约17万至19万元人民币,整体就读成本将轻松突破400万人民币大关。
超低配额、超高门槛、超严筛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英国医学院本科申请挑战重重,能拿到入场券的中国申请人,不仅是学霸,更是精英中的战斗机。
顶尖学霸扎堆医学专业,英国医学院选人标准可能变了
即使医学专业门槛高,但近年来,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霸选择医学专业。
在英国,医学几乎是最稳定、最确定的高端职业路径。不同于金融、法律或科技等领域的周期性波动,医生属于典型的抗风险职业。
英国医生的就业几乎与国家公共医疗系统NHS绑定,毕业后只要通过执业考试如PLAB,未来的职业晋升和薪资肉眼可见的步步高升。
一名完成实习的Foundation Doctor起薪约为£38,831-£44,439,几年后进入专科培训阶段薪水可达£61,542-£99,216,而高级专科医生和顾问级别Consultant收入更可达到£100,000以上。
图源:NHS
而在国际学生群体中,尤其是华人与印度裔家庭,医学更是终极理想职业的代表。
无论未来留在英国、赴香港、新加坡或澳洲发展,甚至回国,医学学位都是一张全球通行证。
对于很多中产家庭来说,学医既是热爱和使命感的选择,也是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风险对冲。
该图片属于AI生成
AI生成
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AI的崛起重塑全球就业结构,让很多留学家庭重新思考专业和职业发展的问题。
根据美联储最新数据,自ChatGPT出现以来,美国职位发布量下降了约32%,因为企业正快速采用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工具。
斯坦福大学的报告指出,自2022年以来,在AI暴露度高的行业如软件开发、客户服务中,22至25岁早期职业工人的职位发布下降了13%。
图源:Fortune
但在医疗行业却是例外,美国劳工统计局BLS数据显示,医疗保健岗位受AI影响最小。
未来十年,美国预计每年将新增约190万个医疗保健职位,其中不仅包括家庭健康助理等基层岗位,还包括执业护士、医师助理、麻醉师、公共卫生分析师等高技能岗位。
执业护士的年薪中位数约为13万美元,预计未来十年增长率高达40%,属于全美增长第三快的职业。
也就是说,在AI取代的浪潮中,医疗体系反而成为最稳定的就业避风港。
更重要的是,医疗行业不仅不会被AI取代,甚至还能在AI时代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英国医学院理事会MSC和英国健康数据研究中心HDR UK近期发布的报告《Data Science in the Medical Curriculum: Equipping Future Doctors for the Digital Age》指出,未来的医学教育必须纳入AI、机器学习与数据科学,以培养能在数字医疗时代中发挥作用的新一代医生。
图源:HDRUK
这说明了医学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调整为培养融合人工智能、数据分析与生物工程的复合型人才。
从这一点来倒推,招生官在选拔医学生时可能会越来越青睐具有跨学科思维、能将医学与科技结合的申请人。
除了学术成绩优秀之外,会Python、懂数据科学、参与医疗AI研究项目的学生,在面试与个人陈述中更能脱颖而出。
对于志在冲击英国医学院的国际学生来说,这一变化带来了新的启示。
申请人如果能参与医疗科技、AI健康研究、数据分析课程或医学创新类竞赛,比如iGEM、BMAT相关科研项目,打造出医学+科技的独特竞争力,可能是顶尖学霸英国医学院留学规划的新方向。
参考资料:Medical schools to integrate AI and data science skills into educationJob openings have plunged 32% since ChatGPT’s debut—now, $35K healthcare work is one career option left for Gen Z, according to a Stanford study 都想当医生,留学学医要怎么搞?
责编:萝拉
排版:Y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