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华为)
从产品线的角度来看,华为的策略已经非常清晰:MatePad Pro主打高端商务与创作,MatePad Air 和MatePad 11.5S定位主流价位,而MatePad Mini填补了便携与高端并存的空白。这样的矩阵覆盖了从2000元到6000元的主要价位区间,让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再加上鸿蒙系统的持续优化、AI 智能功能的逐步落地,以及多设备互联体验的完善,华为平板已经不再只是“娱乐工具”,而是逐渐变成学习、办公、创作场景中的主力设备。 不难看出,华为能保持市场的超高份额,与其在平板市场的每一步几乎都踩在了用户需求的节点上,而非仅仅延续了过往在高端产品上的优势有关。这也充分证明,只有从市场需求出发,才能延续产品的活力。
排名第二的苹果的iPad家族在今年除了iPad mini系列,其他款也基本更新到2025款。包括iPad 11、iPad Air 7、iPad Pro M5款。iPad家族今年的更新其实主要还是更新处理器,设计、外观、屏幕面板部分都延续前一代。
(图源:苹果)
实际上,苹果自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在平板电脑市场的表现就可以用一路下跌来描述。一方面,定价高昂的iPad已经开始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基本使用需求,如高刷新率的缺失等;另一方面,仅更新处理器的换代方式,无法撬动原有的iPad用户的换新意愿。加之越来越多优秀的竞品出现,iPad也逐渐从平板市场里的「唯一」,变成备选「之一」。 对苹果冲击较大的,除了华为,还有排名第三的小米。小米目前的平板矩阵包括小米平板、小米平板Pro、REDMI Pad、K Pad和小米平板Ultra,今年除了Ultra款,其他产品线也已经更新。
今年小米发布的新品REDMI K Pad,是小米第一款主打电竞的小尺寸平板。电竞平板一直都属于细分赛道里的蓝海市场,前两年时间里,只有联想拯救者在默默耕耘。而REDMI K Pad可以说是小米向这个赛道投下的重磅炸弹:旗舰级处理器、3K分辨率165Hz、双USB-C接口、对称扬声器+双X轴线性马达。这样豪华的配置,在8.8英寸的平板产品里,几乎没有。
(图源:小米)
另外,在主打极致性价比的教育市场里,小米也带来了REDMI Pad 2,定价仅999元。而正是这样的定价和市场定位,也让这类产品成功抢走了不少标准款iPad的潜在用户。
联想、荣耀上涨,全靠产品线够清晰?
在全球平板电脑市场里,联想的表现一直相对出色。市场调研机构omdia近期出具的2025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市场报告中,联想以出货约370万台,同比增长约23%的成绩,位列第三。
联想在全球市场表现出色的答案就是AI。联想积极将平板与“智能终端/AI终端”的概念结合,不断强调平板不只是娱乐设备,而向“生产力”、“教育”、“场景化”发展。这样的概念成功吸引到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对AI、办公感兴趣的用户。
而回到中国市场,联想在今年推出了小新平板GT Pro 11.1、小新平板12.1 2025款、拯救者Y700四代。其中小新平板GT Pro 11主打旗舰级大屏体验,作为一款定价1799元起的平板,搭载了骁龙8 Gen 3、144Hz刷新率和8860毫安时大电池,性价比极高。
主打电竞的拯救者Y700四代,也是市场较为罕见的8.8英寸平板里配备骁龙8至尊版的产品,而LPDDR5X Ultra+UFS 4.1的组合,也让这款电竞平板在性能表现上相当出色。
(图源:联想) 得益于性价比产品的布局,以及对细分赛道的耕耘,联想在第三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TOP5厂商里,成为增速最快的一家。
荣耀在第三季度里增长表现也颇为喜人,这主要得益于其在去年重新调整平板电脑产品线,推出多款新品。荣耀目前有Magic Pad、荣耀平板GT、荣耀V、荣耀数字系列和荣耀X系列。
截至11月初,荣耀V、荣耀X两个平板系列仍未更新,其余几个系列均在2025年发布了新品。而新品里,最具优势的自然是「抢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荣耀MagicPad 3 Pro 13.3,除了首发高通旗舰芯之外,其本身也有不少优势,例如PC级Q-Sync技术,提高游戏体验;PC级WPS,提高办公效率;完整版的荣耀AI智能体等。
(图源:荣耀)
可以说,从前的荣耀平板电脑产品线,缺少的就是一款面面俱到的旗舰级重磅产品,而MagicPad 3 Pro 13.3很显然就是用来秀肌肉的一款平板。当然,在性价比和AI办公这部分,荣耀也更新了荣耀平板10、荣耀MagicPad 3;去年新增加的GT电竞线,今年更新到荣耀平板GT2 Pro,也相当受欢迎。
创新是平板市场持续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