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回复: 4

[汽车资讯] 都快忘了吧?“国七”快来了,这次不仅管尾气,连刹车都不放过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9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很多小伙伴已经忘记了几年前“国六”排放刚刚落地时,很多经销商和厂商的慌张样。实际上,在国六落地之后,国七排放也已经在酝酿的路上,而且可以确定的是,相比于当年就被吐槽非常苛刻的国六排放标准,国七排放标准只会更加严苛,对于很多高排放、高油耗的燃油车来说,始终是一个威胁。
1.webp


今年9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透露:国七排放标准的制定思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将从以往的“单车型排放限制”,转化为“单车型排放限制+企业平均排放强度”的双轨制管理模式,这也是国内在汽车领域对限制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里程碑式飞跃。
2.webp


实际上,国七排放的双轨制和现在国六的单车排放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和之前一样,在国七标准下,单辆车型的尾气管控门槛一定会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作为车企,在发动机燃烧效率、尾气处理等层面,能够实现技术突破,这一点非常重要。
3.webp


而企业平均排放强度,则有点像之前的碳排放积分,车企生产和销售了大量的车型,那么这些车型的平均排放标准必须低于一个规定的限值。如果某些车型的排放比较高,那么也会提升整个车企的平均排放标准,所以尽管有些车型的排放水平较低,但是依然可能受到处罚。
其实从国六标准落地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到一些端倪了,那就是随着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本质上就是督促车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因为随着国六向国七转型,对于排放的水平要求会更高。那么这就要求车企要么大量转型新能源汽车,要么在内燃机燃烧技术上再突进一步,很显然,转型新能源汽车的难度会低很多,内燃机在燃烧效率的提升上,难度还是很大,阻碍还是非常多的。
4.webp


另一个方面,国七排放新增了企业平均排放强度,对于那些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力,燃油车销量占比比较高的车企,可能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原因很简单,前面我们也说了,降低燃油车的排放要比转型新能源汽车在技术难度上大多了,但是对于很多品牌来说,转型新能源汽车在商业、经营方面的难度,似乎要比突破燃油车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更难,所以当国七排放标准落地之后,这些车企遭遇到冲击会非常明显。
5.webp


而且国七排放标准的各类要求也更多了,排放限值据说要大幅度收紧,比如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预计将降至30mg/km,相较于国六排放标准降低约60%,这种拦腰砍的标准变化,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而且据说国七标准还要引入刹车片磨损颗粒物等非尾气管控项目,这些要求就更加复杂了,有些车企想要在刹车片的材质上作假,都可能造成过不了国七标准的限制。
6.webp


所以本质上来说,国七标准虽然还没有来,但是已经不远了,尤其是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相关层面也会更加快速推动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节奏,我们认为这种方式是正确的,必须要用规则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高品质发展,否则有些车企老是躺在燃油车的功劳簿上,还要取笑新能源汽车厂商……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样整,中国车企会不会倒下,还能再发展下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9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国六标准的有些小车在城区油耗相当于大卡车要二十多个?问厂家解决办法回答:时不时去跑下高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9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为啥加快推行国行标准?地球又不是只有中国,标准推行越快,百姓口袋会越空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9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害人的玩意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4 09:41 , Processed in 0.15557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