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回复: 1

[心情点滴] 美国报告:中国大学扩招,美国教育受益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美国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声称: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美国的高校圈层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中国留学生的涌入引发了正面的“外溢效应”,刺激了美国STEM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留学生的消费也带来了“大学城经济”的增长。该报告力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为美国带来的持续益处,并驳斥了“中国留学生挤占美国学生受教育机会”的论调
2.webp



近日,来自非营利组织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研究人员通过整合中国高校招生系统的数据与美国方面的留学生签证数据,追踪了中国扩招政策对美国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得出了三个主要结论:


第一,中国高校扩招推动了赴美研究生数量的增长,具体而言,中国每增加100名大学毕业生,就会相应产生3.6名赴美研究生。


第二,赴美中国留学生,产出了积极的外溢效应,能够催生新硕士项目的设立,这些新项目又会反过来吸引了更多留学生以及美国本土的研究生,从而刺激学科发展。这一效应在STEM领域尤其显著。


第三,留学生的大量涌入为支大学城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大量的校外就业岗位。


报告表示,中国的扩招政策对美国教育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赴美留学生带来的外溢效应,对美国的学术与经济格局起到了一定的重塑作用。


01


中国留学生潮的溢出效应


自1999年来,中国启动了规模空前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使得高校年招生体量从当年的100万增至2020年的960万。报告认为,中国的扩招不仅变革了其自身的教育面貌,也在美国STEM领域引发了中国学生潮。


下图展示了中国高校本科生录取人数的变化趋势,以及赴美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变化趋势(按照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开统计)。中国方面的录取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美国方面的数据来源于 SEVIS 数据库。图中1999 年划下的垂直线用以标注中国高校扩招政策正式启动的年份。


3.webp

图片来源:NBER


据统计,从2003年到2015年,美国STEM硕士项目增长了23%,总数量接近一万。而由上图可见,中国大学的本科生扩招与赴美硕士研究生的上升趋势呈现出同步性。于是该报告进一步估计,美国STEM硕士项目的增长,约有15%可归因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研究人员将其称之为中国赴美学生潮带来的溢出效应。他们指出,中国高校每扩招100名本科生,就会刺激美国在相关领域启动一个STEM硕士项目。


报告认为,中国的赴美学生潮引发的溢出效应,不仅刺激硕士项目的诞生,也进一步令美国高校扩大了助教队伍,使其能够开设更多的本科STEM课程。并且,额外的留学生收入也补贴了大学的各项活动,缓解了高校的经费压力。这种种益处,使得美国大学能够在接下来的15年里为国内学生增加机会,同时也加强了大学城当地的经济。


报告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并非言过其实,因为自2005年后中国留学生几乎就一直稳居美国国际生数量的榜首位置。下图统计了在美国就读的国际生中数量排名前四的国家,分别为中国、印度、韩国、沙特阿拉伯。其中中国留学生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开统计,其余三国则合并统计。所有数据来自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开放之门》(Open Doors)报告。


4.webp

由该图可见,中国留学生的数量规模不仅常年位居榜首,并且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与其余三国的波动乃至持续走低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02


深远影响与未来走向


本研究的两位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贾瑞雪、斯坦福大学的李宏彬两位教授以中国大学招生数据来追踪STEM人才流向美国趋势及其影响。鉴于中国独特的高校招生体系,各高校的年度招生名额依赖于中央的统一规划决策。以教育部为代表的中央机构,会根据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经济与社会需求、整体教育资源等因素,分配、核定各省份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就是说,高校的招生名额是由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而高校本身仅在执行时具有一定自主权。


贾瑞雪指出,中国对招生的宏观调控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着变化,而这些调控措施的变化也透过学生潮影响到了美国。他说:"起初政府认为生物技术是未来,所以我们能看到大量生物专业的毕业生去了美国。但这种倾向逐渐转变为计算机科学,乃至如今的人工智能。" 


研究合著者之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Gaurav Khanna表示,中国留学生除了给高校贡献学费收入之外,也刺激了当地商业,促成大学城经济的发展。研究人员通过挖掘、追踪大学城社区经济活动的调查数据,发现了这种相关性。"他们租房、买车、下馆子,"Khanna说。


总而言之,报告研究揭示出了中国教育政策对于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的穿透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中国对于本科招生的宏观调控能够影响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同时,这种影响的范围又是如此之广,以至于它不仅重塑了美国高校的学术格局,还对美国的本土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评论者认为,这项新研究挑战了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人借以限制中国留学生主要论据,即:中国学生挤占了美国本土学生的入学名额。按照本报告的分析,事实的情况是:大量优秀且能支付全额学费的中国留学生,正在推动美国STEM硕士项目的快速增长,为美国本土学生造就了更多入学机会。根据NBER的另一项统计,每增加4名中国留学生,就会在同领域项目中为美国本土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名额。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经济学家Kevin Shih指出:"这项研究最酷的地方在于,它首次记录了中国政府如何在发展国内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为美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STEM领域的硕士层面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Shih虽未参与本报告的研究,但他此前的研究曾指出,中国家庭财富的增长以及贸易壁垒的减少,是中国学生大量涌入美国的主要驱动力。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国家之间的人才交往更多地呈现出“一荣俱荣,同气连枝”的格局。


但是,这些积极的影响可能正在减弱。特朗普政府在第一任期就对学生签证采取打压措施,而在第二任期这些措施更是升级扩大为更大规模的移民限制行动。贾瑞雪表示,一项近期未发表分析的初步结果表明,自2017年以来,STEM硕士项目的数量出现了显著下降,在共和党州的大型公立大学中降幅最大。


Science报道称,有证据表明,一些先前可能来美国接受研究生培养的中国留学生正在考虑前往其他国家。Khanna表示:"其他国家已经认识到中国学生潮意味着人才和收入。" 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地区都倾向于增加中国留学生数量,而中国本土的研究生培养能力也在逐步上升,出国深造的吸引力似有下滑趋势。


贾瑞雪认为,他们的研究"为中国留学生对美国产生的积极的溢出效应提供了一些确凿证据"。但她不认为这项研究能够缓和美国在移民问题中流行的反华论调。她无奈道:"人们似乎难以被数据说服。"
5.gif
参考文献:https://www.nber.org/papers/w34391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1-7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用不起不放人谁也没奶喝,这叫损人不利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8 01:27 , Processed in 0.13118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