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691822
注册时间2013-3-14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阅读权限100
|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图片来源: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wikipedia
撰文 | 不周
审校 | clefable
珍(化名)是一位33岁的家庭主妇,过去从未患过严重的疾病,因此当她在流感季出现咳嗽、发烧这些症状时,她想当然地认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感冒。然而,4天后,珍开始感到呼吸困难。很快,医生便给出了初步诊断,她患上了左上肺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比起肺炎,ARDS听上去相当陌生,但它却是ICU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易引发其他并发症,而且即便治好,也常会导致认知能力衰退、肌无力、呼吸问题等后遗症。普通的健康人群只有遭遇严重的感染、创伤、溺水、烧伤以及需要大量输血等情况,才可能遇到ARDS。但奇怪的是,珍此前一切正常。
在医院进行一通筛查后,珍的多数指标均显示正常,并未发现任何常见的病原体。无奈之下,医生只能给她开了广谱抗生素,还让她服用了针对H1N1流感病毒的奥司他韦。但最终珍呼吸衰竭,症状日益加重,不得不住院借助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直到入院第四天,从珍气管的吸出物中检测到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医生才真正锁定了真凶。
图片来源: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wikipedia
原来珍的肺部感染了这种真菌,她表现出的发热、咳嗽,乃至呼吸困难的症状,均是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 的特征。尽管经过抗真菌药物治疗后,珍转危为安,但这个罕见病例还是令医生大感震惊——烟曲霉通常只感染那些免疫能力较差或患慢性肺病的人,其致死率高达30%~80%,但很少让健康的人生病。实际上,这种真菌的分布可谓相当广泛。你此刻吸入的空气中,可能就漂浮着几颗烟曲霉的孢子。
常见却致命
烟曲霉的孢子非常微小,通常仅不到3微米,因此它能轻易抵达人肺部的深处,还十分耐热,可以在37摄氏度的人体环境下愉快生长。事实上,我们每人每天都会吸入数千颗烟曲霉孢子。但无需担心,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各种病毒、细菌以及其他常见病原体一样,烟曲霉孢子也很容易被我们体内健康运转的免疫系统清除。它顶多会暂时定殖在我们的呼吸道中,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但烟曲霉是一个精明的“投机分子”,一旦宿主的免疫系统出现漏洞,它就会趁虚而入,轻则引起过敏反应、浅表性真菌感染或慢性肺部感染,重则会引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最严重时可能会扩散侵袭血管、脑部乃至全身。大多数人熟悉的足藓、甲藓都属于浅表性真菌感染,通常只需使用外用抗真菌药膏治疗即可。但对于那些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或接受化疗的重症患者,或患有肺部疾病的高危人群,真菌很容易突破层层防线,深入器官与血液内部,引发所谓的侵袭性感染。
一项2024年发表于《柳叶刀·传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的全球性严重真菌病调查研究显示,每年有超过200万人罹患侵袭性曲霉病,粗死亡率约为85.2%;有超过180万人罹患慢性肺曲霉病,其死亡率约为18.5%。在所有人类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烟曲霉约占65%,可谓是真菌中的“毒王”。结合其极高的致死率,烟曲霉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极度优先关注”的真菌病原体清单中。
图片来源:WHO
针对烟曲霉的研究已持续数十年,科学家不仅分析了这种致命真菌的基因组,也追踪了它和免疫系统的攻防战。但关于其复杂的致病图景,始终存在一片空白——是否存在某些隐藏的变量,影响着这种真菌的生存力,乃至致病性?
小鼠-真菌-病毒“套娃”
尽管真菌在令人类、动物和植物致病上的能力相当强大,但“恶菌有恶报”,它们本身也会遭受病毒的侵害。这些能够感染真菌的病毒,被称为真菌病毒。它们是如此常见,在已检测的真菌分离株中,有超过20%的真菌都感染了病毒。而许多针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发现,一些真菌病毒会削减真菌的毒力,使农作物免受毁灭性的真菌感染;然而,还有一些会给真菌带来有利的加持作用,比如增强它们的毒力、耐药性和适应性等。
但对于真菌病毒如何介导这些或有利或有害的影响的潜在机制,特别是与人类病原真菌有关的研究,仍不够充分。因此,今年8月,在一篇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的论文中,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了烟曲霉,希望探究潜伏其中的病毒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研究人员从一位死于曲霉病的患者肺部,分离出了烟曲霉菌Af293,其中天然携带了一种病毒,名为AfuPmV-1M。这种病毒本身不会伤害人类或者小鼠,因为它需要和特定的受体或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通常,能够感染真菌的病毒也只能感染一种真菌,比如AfuPmV-1M就只能感染烟曲霉。
此前有部分研究调查了AfuPmV-1M感染烟曲霉带来的影响。一项研究在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一种蛾类,常用作动物模型)感染模型中发现,该病毒提升了烟曲霉的毒力。不过另一项研究却在患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中,观测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图片来源:CDC/Dr. Libero Ajello (PHIL #4297)/ Wikipedia
造成彼此结果相矛盾的因素有很多,为了真正厘清真菌病毒感染对烟曲霉的影响,研究人员基于Af293菌株,培养了三组实验菌株。第一组是已确认感染AfuPmV-1M病毒的菌株,第二组是体内病毒被清除的菌株,第三组则是在去病毒株中重新引入病毒 AfuPmV-1M的菌株。
通过比对三组菌株在高温、氧化应激、营养匮乏等极端环境中的表现,研究人员发现AfuPmV-1M病毒感染的菌株存活率明显更高,而且它们能产生更多孢子和更多的黑色素,前者可以提升真菌的传播性,后者则增强了真菌的毒力,并帮助它抵御免疫杀伤。研究人员还让这三组菌株感染小鼠,发现带病毒的菌株感染会导致小鼠更快出现呼吸衰竭,它们的死亡率也会显著增加。
幕后推手现身
这项研究的结论似乎颠覆了过往的认知:与其说病毒入侵真菌,不如说“加入”真菌,“合谋”攻击宿主。研究人员表示,AfuPmV-1M病毒可能通过控制真菌处理RNA的某些过程,增强了真菌的应激反应及蛋白质合成能力,从而提升了烟曲霉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微观世界的联盟远比想象中复杂,但这项新发现也带来了一种曲线救国的可能。既然AfuPmV-1M病毒是烟曲霉的帮凶,我们是否可以针对病毒治疗,来削弱真菌感染的威力呢?
令人鼓舞的是,当研究人员给感染病毒菌的小鼠额外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活性后,其肺部真菌感染水平和病毒水平都比未服用药物的小鼠有所下降,存活率更是有了明显提高。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真菌-病毒共生体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引入了一种开创性的治疗方法。如果可以找到靶向感染人类真菌病原体病毒的药物,或许也可以削弱真菌,甚至绕开耐药性这些难题,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5-02096-3
https://www.livescience.com/health/viruses-infections-disease/russian-nesting-doll-virus-hides-inside-a-deadly-fungus-making-it-even-more-dangerous-to-people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48861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3007124000145
https://bmcinfectdis.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79-022-07366-7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60241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23)00692-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如需转载,请在“环球科学”后台回复“转载”,还可通过公众号菜单、发送邮件到newmedia@huanqiukexue.com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