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全球AI行业“年度风向标”的《State of AI Report 2025》,首次将“中国AI体系”从“外围追赶者”提升为“平行竞争者”,并明确指出:“在2025年,中国不再是追赶者——它正在开源AI和商业化部署方面设定节奏。”
这并非空泛的赞美。报告在盘点年度最重要的技术进展时,仅列出了三个代表性大模型:OpenAI的o1、以及中国的DeepSeek-v3系列和Kimi-K2系列。在全球AI的最高研究殿堂里,中国模型已占据三分之二的席位。
这背后,是全球AI演化出的两种发展范式:美国的“技术攻顶”范式:以OpenAI、Anthropic为代表,以学术和研究实验室为核心,倾尽资源冲击AGI,追求绝对的技术高度。中国的“应用共荣”范式:以月之暗面、深度求索、通义千问等为代表,致力于构建开放、繁荣的应用生态,通过高性价比、快速迭代的开源/开放模型,赋能成千上万的开发者,让创新自下而上地生长。因此,Vercel、爱彼迎和查马斯的“倒戈”,戳破了“唯最强模型论”的泡沫。他们正是在用脚投票,选择“应用共荣”范式下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这标志着中国AI的发展已走完“追赶”的序章,转而开始“生态突围”。一个“技术攻顶”与“应用共荣”双轨并行的AI世界格局,正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