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回复: 5

[心情点滴] 亚马逊裁员3万人,Meta上班压力拉爆,卷进了美国大厂的学霸们直呼:“上当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0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上周,亚马逊宣布裁员3万人,紧接着美国各科技大厂纷纷爆出裁员。UPS48,000 名员工,英特尔:24,000名员工,雀巢:16,000名员工,埃森哲:11,000名员工……


好多卷进美国科技大厂的超级学霸们,都在网上哀嚎。上班根本不敢懈怠,压力拉爆不说,马上又要被裁员了,日子过得太苦了。


前几天有个朋友打电话给我吐槽,说孩子非要去美国读书,要爬藤,他苦恼的不行。


我这位朋友在深圳一家大厂工作,这几年经济环境不好,降薪裁员的剑一直悬在他头上。


他希望孩子能去香港、新加坡或日本读书,但孩子坚决不同意,说一定要逃离“亚洲的内卷”。


朋友对我苦笑着问我:“美国真的就不卷了吗?”


正好前段时间有个美国的朋友来深圳出差,特意来看我,给我讲起了她在美国的经历,从她的叙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看美国到底卷不卷?


分享给大家。


为了方便阅读,以第一人称叙述。


01

— 湾妈看世界 —





美国和中国

简直是一体两面



我是在中国的那套逻辑里长大的: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份体面的工作。


一路往上走,才算不辜负父母和自己。


我家境不错,一直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深二代,我从小到大一路名校读上去,本科考上知名985高校,研究生去了美国。


我去美国的原因就是为了逃离东亚内卷,换一个方式生活。

结果来了美国才发现,这里也没什么不同。



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对标中国的清北复交。

有一张藤校的文凭,哪怕是冷门专业,投简历的时候都自带光环;



美国很多大企业都有Feeder School的名单,不在这个名单里,第一步人工智能筛简历的时候就过不了。


而顶尖企业的Feeder School基本上就是藤校前十,最次也是美本前三十。


我有个同事,某州立大学毕业,成绩优秀,人也勤奋。


但他申请华尔街知名投行时,连面试机会都没拿到。


理由很简单:那家公司基本上只要藤校和前十的学生。

这不就是“中国版校招只去985”的翻版吗?



来美国之前,我对美国的想象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自由、多元、尊重个体差异,人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可没想到,到美国学习和工作的四年后,我却越来越觉得:美国,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中国
1.webp



02

— 湾妈看世界 —



Hustle文化 ≈ 中国式“内卷”



国内很多人以为美国人下班就躺平了,我以前也这样认为。


来了美国,我才知道有一种Hustle文化


“Hustle” 在英文里原意是“忙碌、奔波、拼命干活”。


这个词在美国流行,尤其是在硅谷创业圈和华尔街等,后来延伸成一种职场文化。


你可能听过 “Rise and Grind” (起床就拼),就是 Hustle Culture 的典型口号。


只要你进了硅谷、投行、律所等地方工作,你就会发现里面的氛围和中国的“996”差不多。


“Hustle文化”的核心是: 把“忙”、“拼命工作”、“不停折腾”当成一种值得骄傲的生活方式。


我现在硅谷上班,经常觉得身边的人非常非常卷。


周围全都是常春藤精英或来自国内清北复交的学霸,他们个个都好努力,有些人晚上十点还在写代码。


有人圣诞节前夜都要去公司加班。


这跟在北京深圳的大厂有什么区别?


纽约的投行更狠。


一个我认识的中国女生,在华尔街做分析师,凌晨三点才从办公室出来,拎着外卖回家。


她对我说,走出办公楼的时候,恍惚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北漂打工人”。
2.webp



03

— 湾妈看世界 —



 “美国梦”与“中国梦”

同样的叙事



中国人爱说“我要努力发财”,美国人则讲“我为了美国梦拼搏”。


本质没差别。


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普通人的梦想都是买大房子、开好车子,以及孩子上名校。


我有一位美国同事,父母是蓝领工人,他拼了命考上常春藤,进了咨询公司,每天加班到深夜。


他跟我说:“我唯一的目标,就是让我以后孩子不用过我父母那样的生活。”


而更多的中产家庭,则是拼命鸡娃,生怕孩子滑落到蓝领阶层。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简直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3.webp



04

— 湾妈看世界 —





美国

就是一个巨大的中国



美国社会强调:只要努力,你就能成功。

中国社会说:只要拼命学习,你就能出人头地。



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靠努力改变命运。


在中国,农村孩子和大城市孩子的起跑线不同;


在美国,白人中产的孩子和贫困移民的孩子,也在不同的轨道上奔跑。


哪里都有自己的‘拼爹’游戏。


来美国越久,我越觉得这里像中国。


当初我以为自己逃离了中国的那套“卷文化”,结果在美国,却依旧活在“绩优主义”的大网里。


唯一不同的是,在中国,你卷的是高考、编制、体制;

在美国,你卷的是藤校、升职、财富自由。



但这两者的底色是一样的:


用外在的成就来定义一个人
把工作当作身份认同的核心
在“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幻象里奔跑



原来,我只是从一个主流叙事,进入了另一个主流叙事。


所以我常常想,美国,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中国。
4.png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说美国大厂裁员还超卷,可只提藤校简历筛选和Hustle文化,没考虑新兴科技领域灵活就业模式,有点局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0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认清现实,客观事物是保持加创新做出来的,而不是靠数据靠嘴一通胡说外加神笔马良写写画画就变成现实的。全球买家都是监视器,死贵还不实用的东西都将被未来淘汰,同样企业里真正不创造价值的行政文字管理类岗位都将被压缩剔除,还有效率不是数量上的优势,是品质跟数量的平衡,绝不是比率问题,在全球经济外表光鲜内里持续低迷时期,消费者只会越来越谨慎,不只是货比三家,叠加了AI,货比几百家,不是谎言跟噱头能轻易撬动的了。当然针对洗钱用途和诈骗分子转移诈骗所得的商品不予评价。所有商品背后的企业都该重新思量一番了。国内专坑国人的企业,老百姓也不会买单,就怕架不住群体睁眼说瞎话,群体沉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0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笑死了,拿个例代表全部!人家去美国,就算当快递员当外卖员,也是给人均GDP6万美元的人送外卖送快递,你在印度送外卖送快递,很有可能是给电子厂流水线人均gdp才1万多美元的牛马送外卖!那能一样吗? 同样的,在印度大厂年薪能跟美国大厂年薪比吗?你比得过吗?现在还有2022毕业的大学生没找到工作,在家啃老或备考公务员考试呢!会缺你一个回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0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Meta确实很卷,白人也很卷,更别说中国人,除了印度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0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送外卖也能月入 6、7 万,实在太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4 02:03 , Processed in 0.17596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