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21

[科技新闻] 史上最惨一代?AI延长人类寿命,下一代活到200岁不是梦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新智元报道  


编辑:KingHZ
【新智元导读】AGI炒作还是现实?AI新闻老将Matt Wolfe直击美国AI核心:从Demis Hassabis的理性谨慎,到扎克伯格的巨资投入,探索递归自我改进的潜在爆炸风险。
OpenAI、谷歌、微软、Meta、Anthropic等耳熟能详的科技大厂,高喊AGI将至。  
人类可能正在站在命运的分水岭:AI或许即将自我进化,带来智能爆炸与生命延长,也可能制造出人类无法理解的「黑箱语言」。  
内容创业者Matt Wolfe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人工智能,并曾有幸对多位重量级人物进行专访,包括DeepMind的创始人+诺奖得主Demis Hassabis、微软CEO纳德拉以及谷歌CEO劈柴等。  
这次,Matt Wolfe揭示了冰山之下的张力:巨头狂奔,能源告急,机器人崛起。
2.webp

在谷歌I/O会议上,Matt听到了哪些风声?未来会是繁荣的乌托邦,还是《瓦力》般的沉迷社会?
3.webp


各自狂奔,无暇他顾

Matt有丰富的一手行业观察。
比如,他会参加谷歌I/O之类的大会。而他和实际负责技术研发的工程师交流,而不是那些只负责宣传的高层。工程师能直接告诉你哪些技术真的有效,哪些没那么靠谱。
4.webp

那他心中的AI的「冰山之下」是什么样子?
在大众眼中,这些科技巨头看起来就像是只关心利润、想尽办法赚钱的怪兽。他们会偷用户的数据、用来训练模型、根本不在乎用户。大公司在整个企业结构上,确实很重视股东利润,这也是事实。
5.webp


但当你真正去和公司里的员工交流时,Matt从来没有感觉他们是想要操纵大众、偷数据或夺走大家的工作。他们只是对正在开发的新技术感到无比兴奋,希望能为人类带来全新能力。
比如,几年前在谷歌I/O的记者区,Matt和一位谷歌员工聊起来。
她很紧张又很激动,因为他们即将上台介绍她过去两年开发的技术。她并不需要上台演讲,但她特别在意观众会如何接受她参与的项目。她说:「希望大家不会讨厌这个新技术,希望大家觉得它真的很酷。」
她完全没有想过「这个技术会抢走谁的饭碗」,她只是希望大家认可她花了两年时间努力的成果。
这让Matt觉得,这份「人性」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6.webp


AI巨头如何权衡速度与安全?

Matt觉得这其实因公司而异。
比如,谷歌更倾向于谨慎,会确保技术真的准备好了才推出。
他和微软也有不少互动。有时,他会觉得微软的确更激进一些。
OpenAI则有点介于谷歌和微软之间。他们也许没有微软那么激进,但也不像谷歌那么保守。
这种差异其实挺有意思:有的公司把安全放在首位,有的公司则急于抢占市场。
最近,扎克伯格也明显转向了,他在「个人超级智能」项目上投入巨资,疯狂招揽人才。
7.webp

与此同时,马斯克也在拼命追赶,疯狂加码算力投资。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竞赛的关键是资本和人才吗?
在Matt看来,更大的瓶颈其实是能源
在芯片和AI训练相关的技术上,美国优势明显,而中国则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更强,但芯片受限。未来在美国,能源反而可能成为制约AI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然,大量投入资金与人才确实能让企业快速追赶。
比如两年前,大家都觉得谷歌落后了,根本不能和OpenAI和微软比。但现在谷歌几乎已重回前列,甚至在部分领域名列前茅。
8.webp


别无选择,只能加速

OpenAI和谷歌多少还能看到一些「理想主义」的影子,追求某种人类共同的未来。
比如,DeepMind的Demis Hassabis是业内最值得信任的人之一。
9.webp

他非常理性谨慎,深知AI发展中人类的恐惧与担忧。
如果完全由他决定,DeepMind的节奏会慢得多、更为审慎。
但现实是,谷歌作为大公司,有其他声音推动加快商业化。
但回头想想看,两年前ChatGPT吃掉了大量搜索流量,而谷歌每年光靠搜索赚个五六百亿美金。
这对于谷歌来说是生存威胁。那时候,Demis Hassabis肯定也面临巨大压力,没得选,只能加速。
而Meta,它的目标未必是「人类乌托邦」。
Meta的终极目标是全自动生成内容,这或将彻底重塑创作者经济。
10.webp


炒作还是现实

现在越来越多的AI实验室负责人都在说:
我们开始看到AI「自我改进」(recursive self-improvement)的迹象了。
甚至有很多论文都这样说。比如,Leopold Aschenbrenner在论文里提到的那种「一飞冲天」的发展路径。
11.webp

论文链接:https://situational-awareness.ai/wp-content/uploads/2024/06/situationalawareness.pdf

人类快要迎来所谓的「智能爆炸」了吗?
Matt觉得目前这些说法更多还是理论上的猜测。
这些AI巨头很有动力让大众觉得AGI马上就要来了,这样大家就会一直关注他们、支持他们。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但一旦真正达到AGI的临界点,那发展就真的会像爆炸一样迅猛。
超级人工智能ASI距离AGI不远。一旦模型具备了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发展就会加速。
所以Matt觉得,一旦AGI出现,ASI会很快跟上。那时候的发展曲线就不再是线性的,而是一条「冰球棒」曲线——急剧上升。
12.webp

在某些领域,AI表现超人般强大,但在另一些简单任务上却依然出错。比如它能解决复杂的数学与能源问题,却可能数不清「strawberry」里有几个字母R。
这种AI的锯齿形性能让一些人掉以轻心,觉得「它连数字母都不会,怎么可能聪明到那种程度?」
但如果他在科研和工程上比任何人都强,这就足以改变世界。
真正应该担忧是:AI或许会在AI研究本身上远超人类,能够自主提出新的模型架构、新的训练方法,甚至自动化完成实验循环。这一旦出现,人类可能根本无法理解它的推理逻辑
实际上,类似的雏形已经出现了。比如,谷歌的DeepMind的AlphaEvolve的项目,本质上就是用AI来设计新的算法。
13.webp

AlphaEvolve如何助力谷歌构建更高效的数字生态系统
换句话说,递归改进的开端已经在路上。
还有一个具体的担心:AI可能会创造出人类完全无法理解的新语言
14.webp

当它们用这种语言编程、交流甚至创造产品时,人类根本无法debug。
这听起来像科幻,但其实类似的情况已经在发生。比如,谷歌的搜索算法:今天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完全理解它的全貌。经过多年迭代,无数人参与开发,它已经复杂到超越个体的理解力。
如果未来的AI系统真的发展出属于自己的「黑箱语言」,那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不透明性与风险。
而这些科技巨头掌握了叙事权
马斯克、扎克伯格、奥特曼,他们的一句话往往能影响数百万人的观点。但他们的言论往往带有「隐性动机」。例如:
当扎克伯格宣称「超级智能即将来临」,这既能让投资人掏钱,也有助于Meta在AI领域招揽人才;  
当奥特曼强调「安全风险」,这既是责任感的体现,也可能是为了推动监管,让自己获得先发优势;
马斯克会警告「AI威胁」,但与此同时,他的xAI却在拼命扩张。
媒体作为观察者,必须揭示这种「公开理由」与「真实动机」之间的落差。
15.webp


下一代能活到200岁?

一年前说,Matt认为他的孩子有75%的概率能活到200岁。
现在,他还是差不多保持原来的看法。
原因在于:AI正在快速推动生物医学突破。例如:
AlphaFold已能预测蛋白质折叠方式;
Isomorphic Labs  在用AI提前一年检测脑肿瘤;
还有AI能在糖尿病症状出现前多年做出预警。
如果这些技术继续发展,癌症、心脏病等致死疾病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被攻克。那意味着寿命曲线会被彻底改变。
他觉得这一切的发展都在给人类「延寿」提供可能性。
英国作家兼老年生物学家Aubrey de Grey提出了「长寿逃逸速度」理论。
16.webp

该理论的大意是:随着科技进步,每活一年,你的预期寿命就会增加两年或更多。
等人类真正达到那个转折点后,人类可能就「永生」了。
17.webp

最近,Aubrey de Grey公开表示:2030年或最迟2035年,人类可能会「技术突破」,实现长寿逃逸速度。
也就是说,再过5年,如果你还活着,就有机会见证这一切。
对现在10岁以下的孩子,Matt认为他们活到200岁的可能性可能高达50%以上。
现在的这代人可能会成为「最悲催的一代」——眼看下一代人活到了200岁,自己却永远停在了80岁。
18.webp


机器人全员上岗

如果未来人类寿命延长,而出生率下降,那么「机器人补充劳动力几乎是必然。
想象一个场景:家务、清洁、做饭、搬运、园艺……几乎都由机器人完成
人类获得大量自由时间,有人可能选择创作艺术、旅行、抚养孩子;也有人可能像电影《瓦力》一样,沉迷娱乐,虚度一生。
19.webp

AI和机器人社会可能走向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

  • 一种是繁荣与创造力爆发;
  • 另一种则是全民懒散,沉迷快感。
目前的短视频已经让人们轻易陷入「无意识刷屏」。
20.webp

现实更可能接近《瓦力》版本,这不得不让人担心。
如果人类真的能活到200岁,那么女性的生育窗口也许会被技术大幅延长。人工子宫、基因修复、激素疗法等都可能让「高龄生育」成为常态。
这将彻底改变家庭结构与人口模式。年轻人不再急于结婚生子,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在100岁时仍有可能成为母亲。
一些迹象表明,家用机器人很快会进入前10%富裕家庭。
Matt预测:再过15–20年,机器人会像今天的汽车一样普遍。
也许那时,孩子们的玩伴里就有「人形机器人」。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8ITECqgfs
https://x.com/WesRothMoney/status/1956878444874322052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源瓶颈会阻碍AGI发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说AI能源瓶颈是最大障碍,可按现在数据中心耗电速度,全国一年电量都不够支撑大规模AGI训练,这瓶颈怕不是说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AI表现出的“自我改进”迹象是真正的质变开端,还是仅仅是优化算法的量变?如何区分炒作与现实?@元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两百岁哪。估计是仅剩被AI养动物园里的。剩下的都被消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AI巨头们都在拼命内卷,OpenAI和谷歌抢人才就像打仗一样。最近谷歌急得把DeepMind和Brain团队合并了,明显是被ChatGPT逼得没办法。这种竞争虽然推动技术发展,但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最后赢家通吃的话,整个行业生态就不健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训练大模型太耗电了,GPT-4一次训练要耗电接近100万度。中国在光伏和特高压这些新能源基建上优势明显,说不定真能靠清洁能源实现弯道超车。毕竟电费占AI成本大头,谁的电便宜谁就赢在起跑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爆出AI开始自己发明密语交流,这比算法黑箱更吓人。就像当初Facebook发现两个AI用英语变体对话后紧急关停那样,万一它们用人类看不懂的语言策划事情,我们连干预的机会都没有。这种风险不亚于核武器失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AI制药领域突破太快了,去年还只能预测蛋白质结构,今年就能设计新分子了。有个初创公司用AI找到的抗生素分子比传统方法快100倍,照这个速度,可能真像Matt说的那样,10后小孩人均寿命要翻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器人行业最近有件大事:特斯拉的Optimus已经开始在工厂做简单搬运了。虽然还比不上波士顿动力,但马斯克说三年内要让成本降到2万美元,这价格真普及了,家政行业估计要洗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5 23:07 , Processed in 0.24485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