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11

[汽车资讯] 固态电池真的要量产了?电车一统天下的时代要来到了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先,固态电池量产这事,我觉得快跟“狼来了”的故事一样了, 从三四年前开始,过一段时间,就有这样的消息放出。结果一直到现在,也没见谁家真正拿出量产的实物,甚至没有哪款新车明确表明搭载计划。所以,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车媒或者圈内人士,基本都是听听就好的心态,东西没真正量产前,咱不浪费感情和口水了。
1.webp


那如果真量产出来了,它能让电车在车市一骑绝尘吗?我不这么认为!首先,影响固态电池进入市场的瓶瓶颈有两个:一个是大规模量产的难度。另一个就是当下的成本巨高。那怕量产了,它也会比普通锂电池贵很多,成倍的差价,消费者会为此买单吗?固态电池现在没量产,但是半固态电池一两年前就能量产了,之前有些新车上市时,还拿半固态电池作为噱头,但是实际上厂家根本不生产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因为太贵没人买,而固态电池可比半固态电池更贵!
2.webp

3.webp


其实我们来分析一下,固态电池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不就是能量密度更高,动辄有上千公里的续航吗?但实际上我们要仔细想想,一台电车有多长的续航才算够?这其实早就是个心理问题。你问问身边的电车车主,常规使用哪怕400公里的实际续航,也够他们上下班代步用一周了,不经常开半月一充也没问题,这还不够吗?而多出来的续航,都是你所谓长途或者冬天用车时的“里程焦虑”。
4.webp


但是要解决里程焦虑,也不是只有“堆续航”这一个办法!现在新款增程车的纯电续航已经达到400公里的量级,这种车日常开一样就是台纯电车,而对于你的里程焦虑和冬天焦虑,它还有增程器顶着,就是可油可电自发电,是不是让你放心坦然的使用了呢?固态电池确实很香,但前提是它的成本至少得跟普通电池差不多才能形成规模效应,那时候才是入手的时机,大家觉得呢?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固态电池量产难且贵,提升续航非唯一解,降本才有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航不是硬需,安全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了电瓶车的又可以换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9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换车的速度比换手机速度还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樂觀估計,全固態電池2027年左右裝車實驗,2030年開始批量上車,且將與液態和半固態電池長期共存,完全取代非固態電池可能需要到2038年甚至2040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吸引的是不起火,不是一千公里还是600公里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贵也不行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空调续航有1000公里就可以考虑电瓶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1 14:01 , Processed in 0.21222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