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回复: 3

[心情点滴] 东亚孩子的共同创伤:没人教我们如何面对“搞砸”的人生时刻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那次考砸后,我躲在房间哭了一下午


1.webp

 



“78分” 的试卷被我揉得皱巴巴的,红叉像小刺扎在眼睛里。我坐在书桌前,脑子里反复转着两句话:“我是不是真的很笨?”“爸妈会不会觉得我没用?”


后来才发现,不止我这样。有人因为竞选班干部失败,再也不敢站在人前发言;有人因为第一次做项目搞砸,之后遇到新任务就下意识推掉。


我们好像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一遇到 “没做好” 的事,先否定的就是自己。


可回头想想:从小到大,我们被教过怎么算对数学题、怎么背熟文言文、怎么考更高的分数,却没人正经教过我们:“如果失败了,该怎么办?”


在 “成绩 = 优秀”“排名 = 价值” 的环境里,失败早就不是 “一次没做好” 那么简单了。它更像一种 “罪名”,暗示着 “你不够好”“你不配被喜欢”。我们学到的不是 “跌倒了再爬起来” 的复原力,而是 “千万别跌倒” 的恐惧感。




01
为什么我们会怕失败?





身处东亚环境的我们时时刻刻有着“评价焦虑”,这是我们心里藏着的 “怕被否定” 的担忧——总担心别人会因为自己没做好而给差评,怕爸妈说 “你怎么这么没用”,怕老师说 “你不够努力”,怕同学偷偷议论 “他连这个都做不好”。


在 “只看结果” 的环境里,这种焦虑被拉到了最大:考试要考第一才不会被说 “笨”,比赛要拿奖状才不算 “白参加”,甚至画画都要比别人画得好才配被夸 “有天赋”。


这种焦虑催生了“脆弱自尊”—— 不是 “我本身有价值”,而是 “我只有成功了才有价值”。


就像把自己的价值绑在 “满分试卷”“冠军奖杯” 上,一旦这些东西没了,自我认知就会立刻崩塌。


我们不是没能力处理失败,而是从没人给过我们 “失败也没关系” 的底气:考砸了,听到的是 “怎么别人能考好你不行”;比赛输了,得到的是 “早知道就别去丢人了”。


久而久之,失败不再是 “过程里的小波动”,而成了 “否定自己的证据”——“我连这件事都做不好,我果然很没用”。


2.webp

 



更关键的是,我们大多有“成长型心态”缺失的问题。成长型心态是相信 “能力能通过努力慢慢提升”,比如 “这次没学会,下次多练练就好”。


但缺失这种心态时,我们会默认 “能力是天生固定的”——“我这次考不好,就是因为我天生比别人笨”“我搞砸项目,说明我根本没做这事的天赋”。


这种 “能力固定论”,让我们把失败当成 “自己不行” 的终极证明,而不是 “需要调整方法” 的信号。


就这样,评价焦虑推着我们怕被否定,脆弱自尊让我们输不起,成长型心态缺失又让我们看不到 “失败能成长” 的可能,一步步把心智训练得越来越脆弱:不敢尝试新事物,怕做不好被嘲笑;遇到难题就想逃,怕暴露自己的 “不行”;哪怕只是一点小失误,也会陷入很久的自我责怪。




02
我们陷入了

越回避越脆弱的怪圈





为了对抗这种脆弱,我们会不自觉地用自我保护策略—— 这是我们为了 “不被失败打击” 想的 “办法”,但往往越用越糟。


有人选 “自我否定”:“我本来就不行,失败很正常”。其实是提前给自己贴 “差” 标签,用 “我早就知道会输” 的说法,躲掉 “努力了还输” 的更痛打击;


有人选 “彻底放弃”:“反正再试也会输,不如不试”,用 “摆烂” 切断 “可能失败” 的路径,却也把 “可能成功” 的机会一起丢掉;


更多人选 “回避挑战”:不敢报难一点的兴趣班,怕学不会被说 “笨”;


不敢争取需要努力的机会,怕搞砸了被说 “能力差”—— 宁愿待在 “能做好” 的舒适区里,也不愿面对 “可能被否定” 的未知。


这些策略看似能 “护住” 自己,可结果呢?越怕输,越不敢试;越不敢试,越容易输。最后陷入恶性循环:自尊越来越脆,心理弹性越来越差,明明想成为 “更努力的人”,却活成了 “不堪一点失败” 的人。




03
学会面对失败

是打破困境的关键





其实,改变这种困境,核心是打破“评价焦虑-脆弱自尊-错误自我保护”的链条,重建成长型心态。


把“惩罚失败”换成“解析失败”



别再对着错题骂 “你怎么这么粗心”,而是复盘:“这次错的题,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做题时太着急?下次可以怎么调整?”


重点放在 “策略调整”,而不是 “能力否定”。这样才能跳出 “我不行” 的脆弱自尊,明白 “失败是用来找问题的,不是用来否定自己的”,慢慢减少对 “别人差评” 的焦虑。


主动分享 “自己的失败”



与其空说 “要勇敢面对失败”,不如说 “当年考驾照,科二挂了两次,后来发现是倒车时看点的方法错了,调整后就过了”。主动暴露 “不完美”,和他人交流共鸣,能打破 “只有我会失败” 的错觉,也让他们看到 “失败能改,能力能提升”—— 这正是成长型心态的核心。


当我们不再把失败当成 “别人评价我的依据”,也不再当成 “我能力固定的证明”,而是当成 “过程里的一次调整机会”,比如 “这次没做好,下次换个方法再试”“我这次学到了新经验,这比成功更重要”,才能真正从 “怕失败” 的束缚里走出来。


3.webp




你第一次 “怕输” 时,有人拉过你吗?第一次因为 “失败” 难过时,身边人是怎么跟你说的?现在再想起那件事,你有新的想法吗?评论区聊聊吧~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7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亚教育缺教应对失败,重建心态才能走出怕输怪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瞎说,除了道德素质及底线方面的事情,其它事情我都不说孩子,失败了就鼓励,犯错了就劝诫他该认的错要承认,承认了就改正。我儿子大小事情失败了就不愿意再去干,只想呆在擅长的区域,我就一直跟他说,失败不算什么,但是不要放弃,要勇敢面对挫折,失败是成功之母,哪怕屡败屡战也不要轻言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8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亚没有人文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9 23:27 , Processed in 0.14712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