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心情点滴] 中国学生为何追捧理工科?这部现象级纪录片,深深刺痛了韩国社会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8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png

2.jpg


3.webp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精英说 (ID: elitestalk)


内容合作 | 微信号:waitan2022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丨石霖    编丨Luna 

前不久,韩国广播公司(KBS)推出了一部纪录片——《洞察:人才战争》,重点讲述了中韩两国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区别。


纪录片上线后,播放量迅速突破百万。考虑到韩国人口总数,这个数据堪称是爆火的现象级纪录片。


4.webp



纪录片一共分为两集。第一集名字叫《中国,痴迷于工科》,展示了中国DeepSeek、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以及科技背后的热衷学习理工科的年轻人。


我国社会和教育普遍重视工科。小学生梦想成为工程师,父母也会感到骄傲。中学有各种科技类课程,也会对理工尖子生进行多样选拔竞赛考核。
大学生学习工科会有许多发展机遇,无论是走学术路线,还是创业做公司,再或者入职科技公司,都有机会实现高薪就业。


5.webp



第二集名叫《韩国,痴迷于医学院》,聚焦的是韩国的教育和社会现状。不同于中国学生为工科疯狂,韩国顶尖学生选择一窝蜂地涌向医学院。


韩国经历经济危机后,许多工作不再稳定,唯一稳定且高薪的工作是医生。韩国医生的平均薪资超过3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150万),而IT工程师的平均年薪,通常不到医生的四分之一。


韩国成绩好的学生大多会选择报考医学,理工科被忽视冷落。一些考上理工科的大学生甚至会退学,复读后再去报考医学相关专业。


6.webp



纪录片播出后,韩国民众大感震惊。有个高赞短评是“我从未见过如此悲伤的纪录片”。中国现状令他们感到巨大的冲击,而本国的现状更让他们感到悲伤。


而有意思的是,熟知中国的专家同样感到惊讶:韩国普通民众竟然那么不了解中国……明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们却仿佛刚刚发现。


7.webp

8.jpg

中国学生追捧工科



杭州高价学区房里,住着郑彦允一家。他们为了孩子的教育,已经搬到那里住了三年。


读小学三年级的郑彦允,喜欢数学和物理。除了学校的学科,父母还鼓励他多接触科技、信息技术类知识,给他报了计算机编程课,他也多次在比赛中获奖。


郑彦允会和父母一起看科学纪录片,也会自己动手做一些科学小发明,比如懒人养花器。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代码师,也就是工程师。父母为此非常开心和骄傲,因为和AI相关的专业,用人单位会抢着要。


9.webp



郑彦允之所以会有这个梦想,还是受到了梁文锋的深刻影响。梁文锋因开创出震惊全球的 Deepseek 模型,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备受瞩目的人物。


梁文锋毕业于浙江大学,并是该校竺可桢学院的一员。竺可桢学院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会在大一阶段对学生进行严格筛选,选拔具有潜力的优秀学子。


浙江大学周边还设有专门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科技园区。学生毕业后如果有创业想法,可以直接在园区内与投资人面谈,争取启动资金。该园区已投资多个创新项目,包括 AI 智能眼镜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与实践能力。


10.webp



顶尖大学会设立科学精英班,北京大学有图灵班,清华大学有姚班,都由全球知名的权威学者教授课程。


通过层层选拔的精英学子,在学校同时准备研究和创业,毕业后在全球IT领域做出世界性的成果。据统计,全球顶尖AI研究者中,近一半都来自中国。


近年来,中国在尖端产业领域成绩尤其显著。亮相春晚的机器人,销往40多个国家的机器狗,还有无人驾驶汽车等等,背后都是出身工科的年轻人。


11.webp

图自@央视频



我国一直很重视理工科,认为科技人才要早发现、早培养,部分中学已经设立创新特别班。


杭州某高中是政府选定的理科中心创新高中,每个年级只有40人能进入特别班。


特别班的学生会早早穿梭于不同的实验室,接受科学重点教育,其科研水平已经能达到大学水准。


12.webp



除了选拔学生,政府对海外高科技人才也给出了许多政策,包括高薪、住房福利、研究经费、实验室等,以此吸引人才回归,甚至一些外国科学家也选择来中国发展。


研究超材料的韩国终身科学家李英培教授,因韩国有预算消减计划,退休后来到复旦大学。复旦任命他为讲座讲授,为他提供了研究室和五星级酒店的住所,他很满意,终于能安心做研究。


13.webp



在就业市场,理工科向来强势占据优势,Deepseek能为实习生开出月薪过万的薪资。名校的理工硕士,如果经验丰富,工作年薪基本在100~150万之间。一些工程师年纪轻轻,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


中国学生一直追捧理工科,这几乎是自然而然的现象。早在几十年前就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如今形势依然。


14.webp

15.jpg
韩国学生痴迷医学



去年韩国大学修学能力考试(韩国高考)中,徐章(音译)拿到了满分的好成绩。他从小喜欢数学和电脑,立志要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他按照自己的兴趣,报考了计算机工程系。


然而这件事却一度成为韩国的热门话题。在韩国主流意识中,学习好就应该去医学院。而徐章拿着满分的优异成绩,却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他身边的人都在问:“为什么不报医学院”、“至少应该填一个吧”,父母也认为应该填医学专业……对于徐章的选择,所有人都觉得“太遗憾了”、“去工科可惜了分数”。


16.webp



在韩国,精英学生们一窝蜂地涌往医学院,而工科备受冷落。有个说法是“没考上医学院,才会不得已去工学院”,学习工科意味着将来会成为工薪阶层。


曾几何时,理工科在韩国地位很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国将科技作为国家战略事业。那时候,物理系、机械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吸引着优秀学生。


政府支持国家科研项目,也为民间企业提供各种优惠,企业相继研发出半导体、数字移动电话等高科技产品。


但随着经济危机到来,大量企业倒闭,职工失业,研究所或开发岗位受到巨大冲击,唯有医生依然处于稳定且高薪的地位。


17.webp



家长普遍认为,医生社会地位高,赚钱多,比其他职业多赚好几倍。孩子们受影响,也认为只要考上好的医学院,未来将一片光明。


如今,韩国人才势不可挡地向医学院集中。在首尔江南区,家长们流行带学龄前孩子去做智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孩子是否可以进行以考上医学院为目的的超前学习。


如果孩子是理科倾向,家长会高兴,然后开始讨论如何考上医学院。


18.webp



在韩国,孩子从小就被灌输“医生是一个崇高而值得追求的职业”这一观念。许多小学生从四年级起,就开始参加以考入医学院为目标的数学特训班。这些特训班通常需要通过入学考试筛选,竞争激烈,培养方向明确。


韩国内卷严重,小学生会超前学习,在六年级学完初中数学,在初中学完高中。高考前,有的学生已经复习了十多遍数学,实力甚至在老师之上。


高三的珉奎(音译),每天结束学校课程后会去自习室学习。入室、退室、外出和睡眠时间,都有自习室管理。如果不按规定时间行动,自习室会立刻联系父母。


他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为医学院升学做准备,对于这种生活,珉奎早已习以为常。


19.webp



在韩国,高考排名前20的专业,全部都是医学类专业。这种现象严重积压了理工科的人才空间。


去年,韩国三大名校(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的理科定期招生中,大约42.3%的学生放弃了注册,其中大部分人选择复读去考医学院。


20.webp



一个直观的现实原因就是——就业。韩国工科毕业后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部分选择理工专业的学生在真正入学后会感到迷茫,不知道毕业后能做什么,最终选择退学去复读。


首尔大学工学院院长表示,学校每年录取850个新生入学,但毕业时却只剩下不到750人。每年都有100多人退学,而且这个数字还有不断上涨的趋势,如今已达到120人左右。


21.webp



韩国理工人才少,而且流失严重。毕业于首尔大学的赵哲俊,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了博士,在那里研究人工智能、脑机接。他打算以后留在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工作,年薪大约30万~40万美金。


像赵哲俊一样的工科留学生很多,如果回韩国,留给他们的职位不多,而且待遇会很快削减,这也导致了大量高端人才外流。


其实,韩国“理工科危机”早在本世纪初已被提及,之后二十多年没什么改变,只是如今更加严重了。


22.webp

23.jpg
韩国民众震惊了



纪录片播出后,在韩国引发了轩然大波,评论区里韩国网友被深深地刺痛了,他们普遍感到震惊、恐惧、悲伤和忧虑:


“中国孩子长大了想当科学家,帮助别人。韩国孩子想当医生,住在能看到乐天世界的地方(首尔繁华的地方)。”
“(韩国)最聪明的人都坐着给皮肤打激光。”
“这个真的是全体国民都应该看的视频,所有政府官员必须看。总统和部长应该10页的观看报告。”
“这是今年看过最恐怖的纪录片!”……

24.webp



看到第一集中国的现状,韩国普通民众感受到了剧烈冲击,中国科技发展给他们带来巨大震撼,评论区里的关键词清一色是“反超”、“惊讶”、“震惊”等。


而面对第二集中韩国的现实状况韩国人则直接破防了,倍感悲伤:“现实真的让人流泪。”


25.webp



主流媒体开始公开讨论,韩国专家在节目中明确指出:


“中国已经结束了追赶,反而正在拉开差距”、“韩国拥有竞争力的领域真的变得非常少了”、“未来将开启去中国留学的时代了”……

主持人听闻后大为破防,问首尔大学工学院院长是否能反驳这种说法。院长当场表示:“我不得不表示同意,这种情况令人惋惜。”


26.webp



熟悉中国的韩国专家,对纪录片引发的震惊也感到惊讶。


在他们看来,节目中揭示的现象已存在很长时间了。中国的发展几乎全世界都看得到,高科技发明也一直在被讨论。而韩国普通民众仿佛刚刚意识到这些事,他们太不了解现在的中国了。


说到底,纪录片刺痛韩国社会的根本原因,还是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任何时候,唯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不断发展下去。


作者:石霖,精英说作者,文字客,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


参考资料:
1.YouTube海外智慧精選,“为工科疯狂的中国”韩国纪录片《人才战争》
2.인재들의 ‘탈 공대’로 무너져가는 이공계 🤖한국 과학기술의 현주소ㅣ KBS 다큐 인사이트 - 인재전쟁 2부 의대에 미친 한국 


K12 成长与教育社区

追踪前沿资讯   洞察成长规律

挖掘充满温度的故事   探索融合世界的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9 23:20 , Processed in 0.14199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