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有一个更加讽刺的事情。
通过数据喂养 AI 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他们在给这些 AI 机器人做“保姆”,纠正它们错误的同时,又在积累操作的数据,通过不断地纠正、训练 AI ,让它们变得更聪明。
最后,结果不言而喻:他们正在亲手教会机器人抢走自己的饭碗。
万万没想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老谚语,竟然在赛博时代同样适用,只能说,我们的古人还是太超前了。
赛博时代,人在何处
自从 Alpha Go 围棋下赢了柯洁;Midjourney 开始冲击画手;ChatGPT 开始会写文案,老狐我就已经开始担忧了。
或许这是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冲击到我的个人生存,这样的焦虑,无法避免。
今天,菲律宾的年轻人在远程操控日本机器人。
明天呢?会不会是我们在办公室里,远程操控着某个非洲国家的建筑机器人砌墙?会不会你叫的外卖,是由另一个国家的人远程驾驶着无人车送来的?
这种“跨国云外包”模式,将体力劳动彻底数字化、零散化,然后打包扔给全球最便宜的劳动力市场。
它打破了地理的限制,在全球低价择优选择劳动力,老板们肯定是高兴的,但也是更加无情的。听起来很遥远,但其实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了。
你以为和你聊天的电商客服是真人?可能只是 AI 模型。
你以为 AI 绘画工具是凭空创作?背后是无数画师的作品被当做数据投喂。
你以为自动驾驶真的能自己开?后面同样也是有安全员在操控着。
我们一边享受 AI 带来的便利,一边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这个巨大系统里的一颗螺丝钉,一个随时可能被替换的“远程驾驶员”。
所以,当你下次惊叹于某项完全自动的黑科技时,或许你也可以多问一句:这背后真的没有人吗?大多数时候,它背后肯定还有人在监控着。
但假如它背后真的没有人,
人,又在何处呢? 参考资料:
Telexistence to Install AI Restocking Robots in 300 Convenience Stores Across Japan,Telexistence Inc;
Japanese convenience stores are hiring robots run by workers in the Philippines,rest of world。 编辑: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