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参考消息网10月27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26日报道称,台当局将新竹科学园区“芯脏”移植美国,恐水土不服自我掏空。
报道说,台当局要协助美国以“台湾模式”打造科学园区,又承诺半导体生态体系的企业都会赴美投资,在可预见的将来必然有一波高科技产业赴美投资潮,但长期“去工业化”的美国土壤能复制台湾半导体产业奇迹吗?有悲观者视之为“钱坑”,一些业者恐水土不服;更有分析警告台湾将最具优势的半导体产业外移,会挤压内部投资动能,引发失业浪潮。
为换取美国降低对台湾的关税税率,台当局提出扩大投资美国的“台湾模式”,要输出最具竞争力的新竹科学园区经验,在美国构建完整半导体集群。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美琴称,不仅是台积电,包括整个生态体系的其他部分,从供应商到设计商,乃至其他芯片制造公司都会赴美投资。
新竹科学园区是孕育台湾高科技产业的摇篮,拥有从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等完整的产业链。
报道说,台当局将协助美国复制科学园区,构建完整半导体集群的消息传出后,首当其冲的新竹科技园忧喜参半,当地民众有些惶惶不安。陈姓的士司机坦言:“现在园区内高薪的人没感觉,但园区外的人都在担心,未来几年这里就衰退了。再过五年,可能园区内三分之一的人都会去美国,薪水高的几乎都被抽走了,甚至举家搬迁,这里的房价就崩了,生意一定受影响。”
台湾工业研究院前院长史钦泰认为:“一个厂可以搬走,但一个生态体系很难。”
资深产业顾问陈子昂指出,美国客户允许台积电涨价,让台积电毛利率维持在53%以上。但他不否认,美国关税已导致传统产业雪上加霜,获利丰厚的半导体产业赴美投资,的确会影响台湾的经济增长动能。
现代财经论坛9月中旬举办“台湾经济如何突破关税冲击”座谈会,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全在座谈会上指出,特朗普祭出的关税已经对台湾伤筋动骨,将来汽车、农产品难免要全面开放市场,台湾将来还会有一波高科技产业赴美投资潮。
王健全认为,特朗普希望美国能完成上中下游一条龙作业,这对台湾冲击很大。
参与同场座谈会的台湾中央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吴大任指出,美国生产成本高,劳动市场又缺乏弹性,半导体产业赴美投资并不乐观,若整个生态体系移至美国,环境不合适,最后恐怕沦为“钱坑”。
吴大任指出,美国要世界各国赴美投资制造业,届时对人力需求大为增加,此时估计一个工程师年薪20万美元,届时可能涨至三四十万美元,厂商投资成本大增,可能将面对很大的风险。
他说,更严重的是,台湾近年投资都是靠半导体,半导体供应链移转至美国,民间投资必然会下降,台积电要投资美国1650亿美元,在台湾的投资可能被排挤,台湾要面对的问题是下一个经济动能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