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14

[科技新闻] 最新!我国芯片领域取得新突破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经编辑:张锦河
光刻技术是推动集成电路芯片制程工艺持续微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据科技日报,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团队及合作者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指导开发出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相关论文近日刊发于《自然·通讯》。
“显影”是光刻的核心步骤之一,通过显影液溶解光刻胶的曝光区域,将电路图案精确转移到硅片上。光刻胶如同刻画电路的颜料,它在显影液中的运动,直接决定电路画得准不准、好不好,进而影响芯片良率。长期以来,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微观行为是“黑匣子”,工业界的工艺优化只能靠反复试错,这成为制约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良率提升的关键瓶颈之一。
光明日报报道,面对这一挑战,研究团队另辟蹊径,首次将“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引入半导体研究并取得奇效。研究人员最终合成出一张分辨率优于5纳米的微观三维“全景照片”,一举克服了传统技术无法原位、三维、高分辨率观测的三大痛点。
高毅勤说,首次出现的清晰三维视图带来了一系列颠覆性发现。研究不仅推翻了业界长期认为的“溶解后聚合物均匀分散”观点,还首次在真实三维空间直接捕捉到了光刻胶聚合物之间的“缠结”行为,并由此找到了芯片图案上的缺陷根源——“团聚颗粒”。在工业显影中,由于光刻胶本身疏水性强,这些团聚体会重新沉积到精密的电路图案上,造成如“桥连”之类的致命缺陷。研究团队通过缺陷表征发现,一块12英寸晶圆上的缺陷数量可高达6617个,这是大规模工业生产所无法接受的。
基于这些微观发现,研究团队提出了两项简洁高效且与现有半导体产线兼容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令人振奋:12英寸晶圆表面由光刻胶残留引起的图案缺陷被成功消除,缺陷数量骤降超过99%,且方案表现出极高的可靠性和重复性。”王宏伟说。
“这项研究运用的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其应用潜力远不限于芯片与光刻领域。”彭海琳指出,它为在原子/分子尺度上窥探各种液相界面反应(如催化、合成与生命过程)提供了强大工具。对于半导体产业而言,这次对液体中聚合物微观行为的成功解码,将推动先进制程中光刻、蚀刻、湿法清洗等关键工艺的缺陷控制与良率攀升,为芯片性能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能。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科技日报、光明日报
每日经济新闻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团队破解光刻胶微观难题,芯片良率提升有望大突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团队这波操作太牛了,就像给光刻胶做了个高清全身CT,把困扰行业的‘黑匣子’问题照得明明白白,以后芯片良率肯定蹭蹭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6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感觉很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6 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看了篇文章好像是通过冷冻和光普束缚技术设置电子阱方式使光刻胶能均匀分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6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团队这波真的很厉害,让良品率飙升,这意味着每片晶圆的报废率大幅降低,芯片生产成本直线下降,对于正在冲刺先进制程的中国厂商来说,这相当于用一把钥匙打开了利润宝藏的大门,量产能力将呈指数级跃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6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也没想到,研究病毒结构的冷冻电镜技术竟然成了芯片制造的超级显微镜,这种跨界式的创新恰恰体现了基础科学的可怕威力,未来,这种技术或许还能在生物医药、新材料领域复制奇迹,彻底改变科研范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6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EDA软件、光刻机、光刻胶曾被称作芯片自主的三座大山,如今北大团队在光刻胶领域实现突破,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这意味着中国芯片企业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在14纳米、7纳米甚至更先进制程上大展拳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6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宝 这个突破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6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骄傲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8 05:49 , Processed in 0.21181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