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回复: 20

[心情点滴] 教育新规出台,留言区天塌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color=var(--tag-t1)]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
[color=var(--tag-t1)]目标很明确,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
[color=var(--tag-t1)]措施很具体,“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推行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严禁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等等。
[color=var(--tag-t1)]
1.webp


[color=var(--tag-t1)]这10条举措用心良苦,从中亦可窥见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案犯”。
[color=var(--tag-t1)]排列第一的就是:[color=var(--tag-t1)]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
[color=var(--tag-t1)]调研显示,约54.66%的青少年将升学压力视为最大心理负担。
[color=var(--tag-t1)]过重学业负担挤压了睡眠时间,加剧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color=var(--tag-t1)]因为量化排名,恶化了亲子关系,加剧了家校冲突。种种教育悲剧,溯源起来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color=var(--tag-t1)]面对这个“罪魁祸首”,国家亮明态度:
[color=var(--tag-t1)]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严禁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color=var(--tag-t1)]规范考试管理,减少日常测试频次,合理设置考试难度,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color=var(--tag-t1)]诸如此类,其他9条均指陈病灶,开列处方。
[color=var(--tag-t1)]但是网络上似乎并不买账,留言区吐槽声远远超过点赞。
[color=var(--tag-t1)]有网友发出了灵魂一问:
[color=var(--tag-t1)]那高考还按成绩高低录取吗
[color=var(--tag-t1)]有人拱火:
[color=var(--tag-t1)]“教育部: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录取做限制。”如果这样,我绝对支持。
[color=var(--tag-t1)]很好我希望高考时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也不要以成绩排名取学生!!!!!!
[color=var(--tag-t1)]有人条分缕析:
[color=var(--tag-t1)]不了解自己在全区或全市的排名还可以理解,但连自己在学校里的名次都不清楚,这就扯淡了。
[color=var(--tag-t1)]一套试卷检测,150分的试卷,难度不同,平均分可能差几十分,你以为考到120分挺好了,但要是太简单了,120分可能连平均分都不到;如果题目太难了,120分可能是最高分。
[color=var(--tag-t1)]
2.webp


[color=var(--tag-t1)]有人语重心长:
[color=var(--tag-t1)]分数排一下没什么吧!让孩子和家长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方便查缺补漏
[color=var(--tag-t1)]不通过成绩进行排名,确实短期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但以后突如其来面临更大压力,会让家长和学生更无法适应。
[color=var(--tag-t1)]排个名就接受不了,抗压能力差,那更应该提高抗压能力。
[color=var(--tag-t1)]有人一针见血:
[color=var(--tag-t1)]唯独没有改善罪魁祸首之一的教育考评制度,改变唯分数论,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color=var(--tag-t1)]诸如此类,看了之后感觉糟心,堵心。
[color=var(--tag-t1)]这种公然唱反调,甚至挑衅,是不是网络清朗行动要打击的“恶意挑动负面情绪”?
[color=var(--tag-t1)]但是仔细想想,作为一个2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竟然无言反驳。
[color=var(--tag-t1)]这10条,虽然被媒体叫着“新规”,其实已经不新了,年年都弹着老调。
[color=var(--tag-t1)]譬如“限时令”、“睡眠令”早就颁发了,而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
[color=var(--tag-t1)]中小学生实际睡眠时间普遍比教育部建议的少:小学生平均睡7.65小时,远不到建议的10小时;初中生睡7.48小时,不到9小时;高中生只睡6.5小时,比建议的8小时少了快五分之一 。
[color=var(--tag-t1)]
3.webp


[color=var(--tag-t1)]评论区发言的家长说得痛快,也是受够了。有个家长说:
[color=var(--tag-t1)]光说每天2小时体育运动,有几个学校能落实的?
[color=var(--tag-t1)]
4.webp


[color=var(--tag-t1)]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后还是孩子和家长承担了所有。不知道出台政策的专家有何感想?
[color=var(--tag-t1)]新出的这10条措施、或10副药能否奏效,还是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吧。
[color=var(--tag-t1)]但我还是希望,专家们挺身而出,严词批驳,绝不能任由这种言论动摇人心,混淆视听!
[color=var(--tag-t1)]网络清朗行动,人人有责;教育希望,靠专家了!
[color=var(--tag-t1)](防失联关注公众号“行者殷涛”)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儿早就有睡眠和体育要求,但作业还是多,孩子晚上十点睡是常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的心态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心态,也是致使中国教育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他到举的事项剖析,貌似合理振振有词,但是那都是在牺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代价基础上衍生出来功利主义观念,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迟缓不一,某一阶段的落后不代表他一直不行,而这种各种成绩的横向比较早早扼杀了孩子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让他过早地得出我不行,我不是学习的料,从而自甘放弃。有位教师说的好,毎一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只是早晚不同,最后都能长成一棵属于自己的参天大树。为什么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他一些空间?让他少受一些伤害?身心健康地前进。而不是把他捆绑在家长设定的轨道上,毫无选择地往前冲呢?究其原因不是孩子需要自己的排名,而是家长需要孩子的定位,没了这些参照,家长及部分老师心里恐惧,他们心中没数才是真的。说什么国家不改变应试教育,你在以孩子为中心完成相应的学习后,统一高考就是检验孩子按自己能力意愿所学的结果,而非有了高考必须有应试教育跟着去摧残孩子身心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的旅游市场上不去就是因为好多家长要陪孩子写作业,大人孩子都走不了,也不能去户外锻炼,现在孩子们出去都是人手一部手机,个个都戴眼镜,可以做个调研问问娃娃们每天上课瞌不瞌睡,越发住校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中考高考中的英语考试总分降下来,把体育考试分数加到150分,不用什么“规定”、“强调”,出来的学生各个体素都会增强,说白了,中考高考就是“指挥棒”,就是压力的源头,不从根本上改变,说什么都没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时不知道成绩怎么样,只有高考后才知道能上什么大学,这个规定好啊。辛苦十几年读书,只有最后才知道自己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的过程,而不必在意结果,是个好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把手机里监管到位就行,出一个这种功能只要手机捕捉到是孩子的脸就只能打电话其他功能自律打不开,年龄限制在17周岁以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只有高分才能进行大学教育吗?国家应该扩大大学招生范围,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应试教育国家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5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小学一二年级下课时间都不能出教室上厕所都得排队,上完厕所回教室还得排队,老师给出的答复是怕学生下课奔跑打闹有安全风险,一天在学校不是在排队就是在排队的路上!搞得孩子都很反感待在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9 23:24 , Processed in 0.22519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