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6|回复: 11

[科学观察] 这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吸血鬼”一生只吃三顿饭,但一顿就可能要人命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的环境变好,野生动物变多,蜱虫的密度增加,人和蜱虫的接触机会也多了

可能很多人对蜱虫并不是很熟悉,但实际上它在我们身边已经非常常见了,然而大部分人认不出它来。


蜱虫是什么?


蜱虫有 8 条腿,它不是昆虫,属于蛛形纲,在全球广泛分布,是绝对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就是说它只能从动物的血液里面获得必需的营养。它吸血的时间比较长,要一到两个星期,而且体重能增加上百倍。


1.webp

 
左边这个图实际上是它吸血前的状态,非常扁平,像个二维生物。右边是吸完之后,像是一个黄豆一样。所以它有两个俗称,一个叫“草爬子”,另一个叫“狗豆子”


2.webp

 
它的生活史实际上非常复杂。它从卵孵化成幼虫,幼虫一般在小动物上吸血,像老鼠、小鸟什么的。吸完血之后再蜕皮变成若虫,若虫既可以在小动物上吸血、也可以在大动物上吸血。再蜕皮之后变成成虫,通常都在大动物上吸血了,包括我们人,然后它会去产卵。


它一生就吸 3 次血、吃 3 顿饭,平常多数时候待在土里面,所以很难见到,也很难去消杀。通常看到的时候,要么爬到你身上去了,要么爬到你的宠物身上去了。


3.webp

 蜱虫的吸血宿主:陆生哺乳动物、鸟、爬行类甚至两栖类



蜱虫吸血的宿主非常广泛,除了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甚至连水中的一些两栖类都可能会被它吸血。


据统计在 1000 多个县里面有 120 多种蜱虫,分别属于 9 个属。也就是说不管是大漠、高原还是非常偏远的小岛,都有它们的身影。


那么与此同时,蜱虫传播的一些传染病也越来越多了。除了气候变化、畜牧业发展之外,实际上很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的环境变好,野生动物变多,蜱虫的密度也增加了,人和蜱虫的接触机会也多了


像小朋友们喜欢去草地玩耍,喜欢去郊游,有些人家干脆在郊外买个房子,这都增加了人和蜱虫接触的机会。


4.webp

左:沙漠公路 右:塔里木塔中镇位置


为什么环境好了蜱虫会多呢?我讲一个极端的例子。这是哪里?这是浩瀚的塔里木盆地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它中间有一条穿越流沙的沙漠公路,中间有一个重要的供给站叫塔中镇。


5.webp

塔中的植物园


沙漠公路如果没有植物保护的话,很快就会被沙子埋没。所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有一位叫常青的老师,她在塔中镇建了一个植物园,给沙漠公路提供树种。经过她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300亩规模的很大的植物园。


6.webp

 
植物园有了之后,动物也多了,像沙蜥、鸟、塔里木兔甚至猛禽也有了。常青老师跟我说,以前这里是没有蜱虫的,但是随着植物园越来越好,蜱虫就越来越多,每次他们下地去植物园,身上都会沾上十个八个蜱虫。


7.webp

图兰扇头蜱


我们可以看到照片里两个小点,这就是蜱虫。后来常青老师给了我们 100 多个蜱虫,我们鉴定了一下,这叫图兰扇头蜱,名字好像还蛮好听的。


一种迅速蔓延的蜱传病毒


实际上蜱虫很大的一个危害在于传染病。蜱虫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传播人类疾病的媒介节肢动物,它的重要性仅次于蚊子。它传播的疾病很多,包括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这个病名字很长,我们简称它发热伴还有新疆出血热、莱姆病、斑点热和蜱传脑炎等


8.webp

左:贾斯汀·比伯  右:乔治·W·布什
在美国莱姆病是很普遍的,很多名人像唱歌的贾斯汀·比伯,像美国前总统小布什都被蜱虫叮咬得过莱姆病。美国现在有 50 万人因为慢性莱姆病得上痛苦的关节炎,要长期吃抗生素。


9.webp

蜱传病毒的传播
蜱传病毒的传播实际上是很复杂的。在自然界里面,这种病毒是在蜱虫和野生动物之间循环的。蜱虫叮咬感染病毒的野生动物,从它的血液里面获得病毒,然后把自己感染了,通过下次吸血把病毒传给下一个动物,这样形成一个循环。


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人实际上是偶然宿主,偶然被蜱虫叮咬然后感染,实际上这些病毒很难在人和人之间通过蜱虫来传播。


这就导致了这些病毒的两个特征。第一个,它是散发的,不会有一大片病例;第二是传播速度非常慢,因为不管是蜱虫还是它整个的传播圈基本是不能飞的。
 
这类病毒的传染流行病学更多是一个生态学问题。我们要研究是哪个虫子传播的,宿主是哪个动物,环境对它们会有什么影响,这些具体的问题。


我们实验室具体做的是简称发热伴的这个病毒,英文简称 SFTS。实际上这个病毒是 2009 年最先在我国大别山区发现的,在河南、安徽和湖北的交界处,尤其是河南的信阳。


经过 10 年时间基本上扩散到了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现在主要流行区域是中国、日本、韩国这几个东亚国家,另外过去几年在缅甸、越南、巴基斯坦也有发现。


它的主要传播媒介是长角血蜱,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在中部、东部非常多,在日本、韩国也广有分布。2018 年在美国新泽西州首次被发现,几年之内就传遍了整个东部还有中部的很多州,另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实际上分布也很广。


发热伴的症状包括发热、血小板减少甚至多器官衰竭,死亡率可以达到 6%-30%,非常严重,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它。它每年病例有数千起,但实际上因为不是法定报告传染病,所以统计数字并不一定完整,实际病例可能远高于这个。


以前主要是农村里放羊的还有种茶的农民会感染,但是过去几年,实际上这个病毒有向东部发达地区扩散的趋势。像现在最严重的是山东烟台,尤其是蓬莱,另外像辽宁的大连,江苏的南京,浙江的台州、温州这些发达地区病例也越来越多了。
 
这个蜱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除了有性生殖之外,还有一个孤雌生殖的种群。有性生殖我们可以理解是有爸爸、有妈妈,而孤雌种群只有妈妈,它自己会产卵,然后产生一个新种群。


孤雌种群最先是在日本北部发现的,咱们国家实际上只在少数地区像甘肃、四川、上海有过报道,另外在美国、新西兰这些地方发现的全都是孤雌的。


我实验室开始研究这个病毒的时候,第一个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为什么这个病毒扩散得这么快,因为基本上其他蜱传病原或者病毒扩散是比较慢的。


10.webp

 
首先我们比较了一下两个病原,一个是发热伴,另一个病原是也是长角血蜱传播的,是一种寄生虫东方泰勒虫。发现长角血蜱传播病原的速度远快于其他一些蜱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到全国各地采样,采集这个蜱虫,然后把它拿回来之后,分析它的繁殖方式。我们发现在 18 个县是只有孤雌的,43 个县是只有有性繁殖的,而 12 个县是兼有的。简单统计一下,就是有 41%的县有孤雌的长角血蜱,也就是说它的分布远超过以前的报道,是非常普遍的
 
我们采集了中国的,还有日本、韩国的,然后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的蜱虫,把它们的序列做一下进化分析。


11.webp

12.jpg

我们发现这个孤雌的虫子和两性的虫子实际上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并没有遗传交流。虽然它们的外形非常相似,很难区分开,但是我们通过序列发现实际上很容易区别,因为它们的线粒体序列上差一个碱基。孤雌的虫子少了一个T,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标红的部分。


另外我们也发现,实际上两性繁殖的虫子跟孤雌的虫子它们的遗传多样性非常相近,这也超过我们的预计。另外我们还计算了一下这两个种群的扩散速度,发现孤雌种群的扩散速度是两性种群的 2.3 倍,比它快得多


实际上这也可以理解,比如说我拿一个孤雌的虫子扔到一片树林里面,它到时候会产卵,形成一个种群。那两性繁殖的,可能丢几对进去,它们要发现对方,最后配对成功再繁殖,是不是概率就低得多了?


另外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发现孤雌的这些虫子跟发热伴的病例是高度相关的,而跟两性生殖的这些虫子基本上没有相关性。换句话说,孤雌的虫子就像是发热伴这个疾病的一个征兆,一旦一个地方发现了孤雌的虫子,要么它本来就是疫区,要么很快就会有新的病例出现。


长角血蜱为什么扩散得这么快?


不管怎么讲,哪怕它是孤雌的,但是它毕竟不会飞嘛,为什么能扩散那么快呢?实际上根据以前的研究,很多蜱虫都可以叮咬候鸟,然后跟着候鸟的长距离迁徙实现扩散


为了证明是不是孤雌的长角血蜱也会通过候鸟来扩散,我们去了疫情比较严重的一个地区,就是山东烟台的蓬莱。那里有一个群岛叫长岛群岛,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候鸟跨过渤海湾迁徙的咽喉要道,鸟往北飞都要经过那个地方。


13.webp

 
到了北隍城岛,我们就采集这个鸟类,检查它身体表面的蜱虫。我们发现这几种鸟,斑鸫、灰背鸫、大山雀还有栗耳鹀,它们身上都有很多蜱虫,而且很多是孤雌的长角血蜱。这些鸟主要是在灌木和草丛里面觅食,所以很容易沾染蜱虫。这就证明了长角血蜱可能可以通过候鸟迁徙来进行扩散。


我们在蓬莱采集了很多蜱虫,把它的序列跟全国各地采集的长角血蜱序列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右图红色的这些都是蓬莱的,你看图上是不是非常分散?换句话说,蓬莱这些虫子的亲戚遍及全国各地。再换句话说,蓬莱的这些虫子很可能是通过候鸟迁徙从全国各地携带过来的。


14.webp

类和孤雌种群在SFTSV的扩散中起关键作用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就发现,实际上鸟类携带孤雌的长角血蜱,在发热伴这个病毒的扩散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一些偏远的岛屿会有病例,会有孤雌的虫子。像舟山的枸杞岛还有渤海湾里的砣矶岛都有病例,而且发现的虫子都是孤雌的。


另外还有北京奥森公园里的仰山,山上也有孤雌的虫子,而且只有孤雌的。仰山实际上是 2008 年奥运会时现堆起来的,它也相当于在混凝土森林里的一个小小的生态孤岛。


寻找蜱传病毒的宿主


下一个问题关于宿主,现在每出现一个新病毒,大家都会很好奇哪里来的,它的宿主是啥?


那么对于蜱传病毒来讲,成为一个宿主要满足这么 5个 条件:在疫区密度要很高;有很高的蜱虫滋生率,有虫子会去叮它们;还有因为蜱虫是通过叮咬吸血获得病毒,所以宿主的血里要有病毒,我们称为病毒血症;另外感染之后不发病或者是很轻;最关键的是什么?这个病毒得能在虫子和这个宿主之间转起来,得循环起来。


15.webp

浙江舟山市岱山县野生哺乳动物与蜱虫实地调查



我们的故事开始于浙江省舟山市一个叫岱山县的群岛,这个地方是浙江发热伴最严重的地方。我们去调查的时候跟当地疾控的同志们交流,发现有一个岛叫秀山岛,它的植被、人口密度跟周边的岛基本上一样,但是它就没有病例,所以以前的专家都没有去过这个岛。


16.webp

浙江舟山市岱山县野生哺乳动物与蜱虫实地调查



后来我们就在最严重的岱山岛和没有病例的秀山岛做野生动物调查。我们发现主要的动物是啮齿类,还有鼩鼱类那些,但是岱山岛我们额外还逮了 9 只刺猬,秀山岛是没有的。而且这 9 只刺猬里面有 1/3 的血清有发热伴病毒抗体,呈阳性。而其他啮齿类、鼩鼱类都是没有的。那么我们就怀疑,可能刺猬就是病毒的宿主。


17.webp

 
为了进一步证实,我们计算了它的密度。刺猬在舟山岱山岛密度很高,可以到 80 只/平方千米以上,另外它体表的蜱虫很多,平均每个有 145 个蜱虫。而其他动物像什么老鼠、鼩鼱,有的有一个,有的压根儿就没有。后来我们在全国其他疫区也做了调查,基本刺猬的密度都是大于 100 只/平方千米。这就满足了宿主的前两个条件。



18.webp

东北刺猬对SFTSV感染的易感性


那我们就做下一个实验,看刺猬能不能产生病毒血症,血里面有没有病毒。我们通过腹腔注射或者皮下注射给刺猬接上毒,发现它的体重并没有什么下降,但是它的血里产生了很多这个病毒。


19.webp

SFTSV在刺猬和蜱虫间的传播

那么进一步,我们看它能不能循环。我们首先把病毒接到刺猬上面去,再拿没有感染病毒的蜱虫去叮咬。叮咬完之后发现,最后所有蜱虫都接上病毒了。然后我们拿这个蜱虫去叮其他刺猬,发现所有刺猬都感染了,这是不是就说明它能够循环起来了?这也就证明:刺猬是可以作为宿主的。


但它是不是最主要的呢?得用排除法。我们知道咱们国家中东部大型野生动物非常少,常见的是啮齿类的老鼠、鼹鼱另外还有些兔子、野猪。但是研究发现它们实际上对病毒都不是很易感,那么剩下的动物实际上也就是刺猬了。而且刺猬因为有刺,而且行动缓慢,很难把蜱虫清理掉,所以很容易滋生很多蜱虫。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发现,刺猬是这个蜱传病毒的主要宿主。


我们生活的城市会不会成为疫区


我们这些研究实际上又带来下一个问题,城市环境会不会成为疫区?实际上城里面野生动物挺多的,晚上也很热闹。



这是在我们家小区里面用红外相机拍的,就在中关村,可以看到左面是一个黄鼠狼,右面树叶底下是一个刺猬,中间的碗是干啥的?实际上是喂猫的。晚上你会看到猫来了,黄鼠狼来了,一会儿刺猬又来了,很热闹。


20.webp

 
我们在北京也调查了这个病例和野生动物的关系。在顺义有一片很漂亮的别墅,2021 年我们在别墅中间的花园里面,还有奥森公园的仰山上都发现了孤雌的长角血蜱。而且顺义的蜱虫是携带病毒的,奥森公园没有。


2021 年 10 月份,门头沟有了第一个发热伴病例,当时大家都并不知道。2023 年我们去那儿采集了 5  只刺猬,全部都是血清阳性的。2023 年 5 月份平谷也有了两个病例,得的是很严重的脑炎,但是还好都治愈了。


21.webp

 
我们把这个蜱虫还有病毒的序列进行了进化分析,发现在顺义发现的病毒序列实际上跟河南信阳的病毒序列最接近,而顺义和朝阳的蜱虫序列最接近的也是河南信阳光山县的。


我们知道,北京也是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地方,实际上咱们这儿的鸟也很多,所以很可能是鸟携带着蜱虫和病毒从河南信阳疫区带到了北京。


22.webp

城市也可能成为SFTSV的疫区



实际上,城市里的蜱虫和刺猬的密度比大家想象的要高的多。你看左边这是清华大学的,中间这个是北大的。我在校园里 5-10 分钟就能把第一个刺猬找出来。右边是奥森公园的那个塔。


实际上,北京市四环以外所有的山山水水,但凡有点草、有点树的地方全都有刺猬,非常多,而且平均滋生上百个蜱虫,也包括长角血蜱。


如何防范蜱虫叮咬


那怎么预防蜱虫叮咬呢?我相信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首先,蜱虫生活在草地、树林里面,水泥地上是没有的。所以大家如果走在路上的话,实际上是不会被叮咬的。


假如要进草地、树林,就穿浅色裤子,拿袜子把裤腿包起来,然后及时检查身上有没有蜱虫,回到家里先把衣服脱了丢到洗衣机里——蜱虫怕水,然后仔细检查身上有没有蜱虫。


在野外时要喷趋避剂,实际上就是驱蚊水,含有避蚊胺的驱蚊水都有一定效果。另外政府应该把有蜱虫的地方加上警示牌,让大家都认识到并且做好防范。


我们实验室因为常年在野外采集这些蚊子、蜱虫,所以我们防范主要都是靠趋避剂。我们用了很多趋避剂,效果总体来讲还是不太满意,后来实验室就自己做了一个趋避剂,效果远比单纯用避蚊胺要好。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你被蜱虫叮了怎么办?蜱虫一般在哪里叮?平常挠不到的地方,比如膝盖的后面、腰部、腹股沟、腋窝,还有什么发迹线、耳朵后面这些地方。如果你发现以前皮肤白白净净,忽然多了一个痣或者一个痦子,那就得小心一点了。


23.webp

如何安全拔掉蜱虫

 
怎么拔呢?很简单,用最尖的镊子紧贴着皮肤往下按,夹着它的头,贴得越紧越好,垂直往上一拔就出来了,关键别把头给拔掉了。


拿下来看看,如果头还在,没事儿,消消毒就完了。如果头留在体内,就赶紧去医院处理一下。但根据我拔了成千上万个蜱虫的经验,从来没有把头拔掉过,只要是贴着皮肤就肯定没事儿。


讲了很多,大家也不用太惊慌,虽然蜱虫最终会像蚊子一样,占据绝大多数的草地、树林,但是只要你们了解蜱虫,注意防护,实际上蜱虫叮咬是可以避免的,毕竟蜱虫不是真的会飞。




策划制作
来源丨格致论道讲坛(id:SELFtalks)
作者丨郑爱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丨甄曦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露营被蜱虫咬了,按文章方法自己拔的,现在想想还后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蜱虫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能给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能抑制某些生物的数量?与某些生物有共生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一堆没用的,关键我关心的是,到底要怎么彻底消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蜱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太长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可怕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点担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从狗子身上抓下三个,两个在头上,一个在肚子上,圆圆的肚子砸开全是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狗身上抓过好多个,大黄豆那么大,恐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8 09:43 , Processed in 0.23635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