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们常把头发变白视为衰老或长期压力的表现,但日本东京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白发的形成可能并非单纯的老化现象,而是一种身体自我防御癌变的自然机制。
该图片可能由AI生成
人们常把头发变白视为年老或压力的象征,但日本东京大学最新研究指出,白发的生成或许并非单纯的老化现象,而是一种「身体自我防御癌症」的自然反应。示意图/AI生成
东京大学研究团队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上发表论文指出,毛发色素干细胞(Melanocyte Stem Cells,简称McSCs)在DNA受损后,会出现两种命运分化:
一是停止分裂并分化为普通细胞,使毛囊失去色素、头发变灰或变白;
二是继续增生,增加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的一种)的风险。
这项研究首次从“细胞命运决策”的角度揭示了白发与癌症风险之间的潜在关联。
研究由东京大学教授西村荣美与助理教授毛利康明领衔,团队通过长期追踪小鼠体内色素干细胞的活动,观察这些细胞在不同DNA损伤条件下的反应。结果发现,当干细胞受到辐射或化学物质等“基因毒性压力”时,会启动一种名为“老化性分化”(senescence-coupled differentiation)的防御机制。此时,细胞通过“p53–p21通路”进入永久停分裂状态,并退出干细胞库,从而导致头发失去色素。换句话说,白发的出现,可能正是身体主动清除受损细胞、预防癌变的重要过程。
不过,研究也指出,并非所有DNA损伤都会触发这种“保护性白发反应”。如果色素干细胞暴露在特定致癌因素下(例如紫外线B辐射),部分细胞可能逃避老化分化程序,继续自我复制形成“克隆扩张”,从而抑制正常的防御机制并提升癌变风险。研究人员形容,这就像细胞在两条道路之间做抉择:要么牺牲自身以保护整体健康,要么继续增殖,最终走向癌化。
西村教授表示,这项研究重新定义了白发与黑色素瘤的关系——两者并非毫无关联,而是源自同一类干细胞在不同压力下的不同命运。他指出,白发未必意味着健康衰退,相反,可能代表身体成功启动了防癌机制;而一旦这种“自毁性保护路径”失效,受损干细胞仍持续存在,就可能成为癌症的温床。
研究团队认为,深入理解这一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衰老与癌症之间的复杂联系,也为未来开发新的防癌策略提供了思路。
“换句话说,”论文总结道,“白发不只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更可能是人体为维持长期健康而付出的代价。”
阅读更多:
墨西哥:涉嫌芬太尼贩运的中国籍嫌疑人自古巴被引渡至美国
庆祝首位奈良出身首相 高市早苗应援卡车将驶遍日本
APEC期间或将举行“特金会”?韩国统一部长:可能性相当高
编译链接:https://udn.com/news/story/6810/9093266?from=udn-catelistnews_c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