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回复: 2

[综艺大观] 陌生人随意开,形同虚设的指纹锁如何“锁”住安全?|新京报快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新京报资料图:北京市民焦女士反映,有陌生男子通过指纹解锁智能门锁多次进入她家。
居民不在家时,陌生人竟能轻松打开指纹锁?
新京报报道,10月23日,北京市民焦女士反映,有陌生男子在她家中无人时,通过指纹解锁智能门锁多次进入她家。目前,焦女士已更换了门锁,涉事防盗门品牌也将换下的锁寄回工厂进行检测。辖区派出所表示,对男子闯入居民家中一事已介入处理。
从焦女士家的监控视频来看,闯入者不仅多次开门进入,还在室内实施了一些破坏行为。万幸的是,该男子并未进行盗窃等违法活动,且从行为表现疑似存在精神问题,但这件事依然让人感到后怕。
如今,主打便捷的指纹锁已逐渐取代传统机械门锁。它确实解决了不少生活痛点,比如不必为出门忘带钥匙、钥匙丢失而烦恼。但是,防盗始终是门锁的核心功能,不少厂商在宣传时也强调“比传统门锁更安全”。
从生理学角度而言,每个人的指纹都具有唯一性,这也是指纹锁安全宣传的核心依据。理论上,只要指纹锁符合设计规范,未经授权、未录入指纹信息的人,通过指纹打开门锁的概率微乎其微。
最新国家标准《锁具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防盗锁》要求,具有生物特征识别模块的电子防盗锁错误拒绝率小于或等于5%时,错误接受率应小于或等于1%。相比之下以涉事防盗门标注的认假率为≤0.0001%。
可焦女士的遭遇,却给安全打了个问号——指纹锁真的像商家宣传的那样万无一失,无关人员都无法打开吗?可陌生人大摇大摆地闯入家门,仅仅是小概率事件吗?
当前,最有责任给出答案的是涉事指纹锁的生产厂家。厂家必须立即认真开展全面核查与检测,不仅要找出焦女士家门锁能被陌生人打开的确切原因,更要向用户和社会给出一份透明、有说服力的交代。
公众真正关心的,并非单一事件的处理结果,而是背后的核心问题:这究竟是个别门锁偶发的技术故障,是因为操作不当让门锁没有“关好”,还是产品设计存在普遍缺陷?
若只是用户操作问题,需要明确操作误区并普及正确使用方法;若只是个案,那么故障是如何发生的?厂商又该通过哪些技术升级或售后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更关键的是,如果核查后发现产品设计存在普遍缺陷,那么厂商更有义务启动召回、替换程序,给所有使用同款锁具的用户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无论是免费更换新款锁具,还是提供全额退款,都需拿出明确的解决方案,保障用户的居家安全和消费权益。
鉴于指纹锁可靠性关乎千万家庭的居家安全,甚至涉及公共安全范畴,监管部门更有必要积极介入调查,而非仅依赖厂商“自证清白”。比如,通过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专业评估,全面调查涉事门锁的实际性能是否符合其标注的技术参数,是否达到国家强制标准要求。
若证实涉事门锁不符合技术标准,存在安全隐患,必须依法对该批次产品予以下架处理,并严格追究厂商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行政处罚、赔偿用户损失等。
门锁质量无小事,它一头连着每个家庭的安全感,一头牵着公共安全的底线。无论是厂商的品控,还是监管部门的监督与追责,都容不得半点儿松懈。只有让“安全”真正成为指纹锁的核心标签,才能让消费者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不必为居家安全担忧。
撰稿 / 南木(媒体人)
编辑 / 柯锐
校对 / 赵琳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10-24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指纹锁安全漏洞频出,厂商和监管都得动真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4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品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8 09:49 , Processed in 0.18560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